APP下载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及水源优化配置

2011-08-02代炳勇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13期
关键词:饮用水水源饮水

代炳勇

(贵州省印江县水务局,贵州 印江 555200)

1 引言

“十二五”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促进小康社会建设。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也日益加剧,饮水安全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原苏联早在1937年就颁布了饮用水卫生标准。在1999年,联合国也发出警告:除非各国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否则到2025年,世界上将会有近1/3的人口 (23×108)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

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2.1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规模化发展

在具体规划中,应结合农村当地供水特点,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城乡一体、规模发展”的原则制定分阶段目标。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重点和目标。优先解决水质型饮水不安全问题,其次解决无供水设施和季节性缺水严重的问题,统筹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优先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工程,优先发展大规模的连片集中供水工程,优先发展管网延伸工程。确定工程规模时,结合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水源为依托,合理布局区域供水设施,打破行政界限,整合工程资源,大力发展集中连片供水,实现供水设施共建共享。充分利用现有城镇供水管网和已有工程,只要经济上可行、技术上合理都要向外延伸辐射,扩大供水区域。

2.2 高度重视供水水质,确保饮水安全

选择既要保证有足够的水量,更要高度重视水质;既要考虑当前,又要兼顾长远的水源,应符合当地水资源管理和规划的要求,优质水源应首先满足生活用水需要,要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选用含砷、含氟、含盐量、含碘及污染物超标的水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必要的水净化设施,对适度规模的水厂要设化验室,做好水质的常规检测,向用水户提供水质达标的饮用水。建立社会化的水质监测服务体系,对供水水质进行监测、提供水质检测服务,完善供水水质保障体系。

2.3 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工程方案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合理的选择饮水工程的规模、类型及供水方式。要坚持城乡一体、因地制宜、规模发展、先易后难的原则,避免出现重复投资,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资源,打破城乡分割和行政区划局面,挖掘已有供水设施的潜力,以水源为依托,按照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管理有效的原则,统一规划区域供水,以集中连片供水和原有供水工程管网延伸供水作为主要工程形式,扩大单项工程的供水规模。采取加大规模的集中供水模式,选择水源保证率高,有必要的水处理设施和稳定的供水设施,而且要有专人对工程进行维修和管理,有利于工程的长期良性运作。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农村学校的饮用水安全工程,确保学生喝上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水。

2.4 高度重视机制创新,确保工程良性运行

要把拟建的项目工程落实到项目法人,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明确工程建成后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必须时刻牢记“保证质量,严格标准,一次建成和长期使用”的要求。认真进行工程规划设计,优先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确保工程设计合理,运行高效,尤其要做好水源论证以及水处理选择工艺,保证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工程实施要在县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独立法人组织实施,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严把施工队伍选择关、工程质量监督关、材料设备采购关、工程竣工验收关。

必须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运营管理体制,实现供水工程管理的良性运行。工程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后,要在明晰工程产权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按照企业化的要求进行经营,实现公司化经营和专业化管理。要积极推行公司制经营管理体制,供水企业要坚决和政府脱钩,坚决摒弃政府管,政府建、集体管、集体建的旧体制。

2.5 群众自筹和政府扶持相结合,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按照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困难大的多补、困难小的少补等原则制定资金筹措计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事关亿万农民基本生存,是一项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性事业,所需投资多,按照城乡统筹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政府要通过公共财政增加投入,扶持引导,按照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困难大的多补、困难小的少补等原则制定资金筹措计划。确保饮水工程所需资金足额、及时到位;从省农村现实情况出发,受益农户也要在负担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承担一定的投劳投资责任;引入市场机制,吸收社会资金,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3 农村饮用水源优化配置方案

线性规划模型的特点是在满足一组已知约束条件下,使决策目标达到最优。它的一般数学形式为:

式中:xi为决策变量,ci、aij、bj为已知常数。其中:cj为目标函数的系数,又称价值系数;bj为资源约束常数;aij为系数。线性规划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方程必须是线性函数,且目标函数具有单一性。决策变量是连续分布的,它的解可以是整数、分数或小数,在某些实际问题中只能取整数。农村饮水水源的优化配置,目标单一,过程简单,可采用线性规划模型。

总目标:解决一个区域的饮水安全问题,使饮水水源合理分配,并要满足经济费用最小。线性规划模型计算的是各个水源地向每个供水目标的供水量,由于各水源地供水量的限制,为了达到目标最优,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个供水目标同时由两个水源地供水的情况。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个目标同时修两条供水管道是非常不经济的,与农村供水的实际情况也不相符。

4 县饮用水源优化配置

截止2010年底,我县已解决了98个村,1239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本次饮用水源配置是在此基础上,优化调度可用水源,解决剩余的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在我县农村饮水水源长期规划中,应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方针,对水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利用水资源,建设一批重点水源和水资源配置工程以及一批中、小及微型蓄引提水工程,提高水资源配置和调控能力。针对我县水资源特点,水资源开发利用采取如下措施;

4.1 现状工程挖潜除险配套改造

主要在对现有地表水供水设施和工程安全、工程布局和运行状况等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采取除险加固、更新改造和续建配套等综合性措施,消除蓄水和供水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恢复完善供水工程的供水功能,充分挖掘现状供水系统的供水潜力,使其达到设计供水能力。

4.2 新建一批水源工程

为了改善水资源调蓄能力不足、供水保证率不高的状况,规划在新建一批大、中、小及微型水源工程及在高山和半高山地区新建水池、水柜等蓄水工程。

5 结束语

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此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水源优化配置进行了分析。

[1]吕亚荣.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问题及政府管制[J].

[2]熊贵明.关于农村饮水项目供水水质监测的探讨[J].

[3]关兵妮.浅谈我省农牧区人畜饮水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猜你喜欢

饮用水水源饮水
保护水源
GC-MS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2-MIB和GSM
简易饮水鸟
南水源头清如许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防丢干伞饮水杯
我国将整合公布包装饮用水新标准
包装饮用水乱象:都是“标准”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