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内部空间识别定位系统”设计研究
2011-08-02姜喜龙
张 威、姜喜龙、赵 坚
张威: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艺术设计系副教授
姜喜龙: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
赵坚: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博物馆作为重要的信息与文化交流场所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各地区也都把如何打造一个代表本地特色、标志性的博物馆建筑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然而随着博物馆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内部空间形态日趋复杂,部分公众在观展的过程中常因无法识别方向、判定自身位置而难以快速到达位置,从而影响了观展效果。尽管博物馆内部也设置了相对完善的“平面视觉标识导向系统”及工作人员的协助,但这类“方向迷失”的问题仍时常发生。另外免费开放带给博物馆的观展公众人数增多、公众观展目的的多样化也是影响观展效果的原因之一。观展公众增多、公众层次良莠不齐导致的显性问题会随着博物馆管理、服务体制的完善而逐渐缓解;而如何在造型复杂、规模较大的博物馆内部采取合理的导向设计方法,方便公众在观展过程中准确定位,有效观展,同时在出现特殊情况时,帮助公众快速、安全疏散,对于提高公众的观展效果及博物馆的室内空间品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空间识别定位系统”的提出背景
目前国内外的博物馆在对内部空间环境进行设计时,为了便于公众观展,常采用“平面视觉标识导向系统”,即通过为公众提供博物馆建筑平面布置图、出入口标志、文字、箭头等视觉符号来引导公众观展。这种以平面视觉标识为主的导向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引导公众正常观展的作用,但当博物馆建设规模较大、内部空间形态较复杂时,“平面视觉标识导向系统”所起的引导作用会因视觉连续性的缺失大打折扣,从而降低公众的观展质量。因此针对部分公众在观展过程中出现的“方向迷失”现象,本文试图探索一种“空间识别定位系统”来辅助“平面视觉标识导向系统”,有效引导公众观展。“空间识别定位系统”是通过强化博物馆内部空间的可识别性,突出室内空间环境重要“空间节点”的特征,来帮助公众在博物馆内部观展时进行定位的。
二、“空间识别定位系统”的概念引入
“空间识别定位系统”是对博物馆采用常规“平面视觉标识导向系统”的一种补充和完善,“空间识别定位系统”是从突出公众所在空间的形态构成特征入手,依据公众在观展过程中的行为模式及思维定势,通过对建筑内部不同区域、空间节点、交通路线进行强化设计,使公众能够快速识别所处空间的整体形态构成,进而准确定位自身所在环境位置,最终方便有效地帮助公众完成观展活动及安全疏散。
三、“空间识别定位系统”的导向原理
“平面视觉标识导向系统”是建立在“视觉标识”连续性的基础上(如箭头标识,公众必须将箭头标识全部贯穿起来才能形成一条完整的行走路线,一旦其中的一个箭头没有找到,则这条完整的行走路线被会打破,即会影响公众正常活动),在规模较小、形态构成相对简单的建筑空间内,则很容易满足公众对“视觉标识连续性”要求;而对建筑形态复杂、规模较大的空间内部,由于公众视线范围有限,“视觉标识连续性”很难满足,“视觉标识”对公众的引导作用发挥的效果就会降低。
而“空间识别定位系统”的导向作用是建立在突出空间的可识别性,帮助公众快速建立起所处空间的大体形态;强化行走路线上重要“空间节点”的特征,以方便公众在行走过程中确定自身所处位置。因此“空间识别定位系统”在设计过程分为两部分:首先突出空间特征,让公众理解建筑空间的大体形态;其次通过强化环境内部的“空间节点”来帮助公众快速确定自身的行走轨迹。
四、“空间识别定位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法
既然“空间识别定位系统”真正起作用是建立在公众在行走过程中快速形成所在空间的“整体形态”,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针对具体博物馆建筑内部的现有环境条件,强化空间的整体形态及构成特征是关键。通过系统设计让建筑空间形态变得突出,重点“空间节点”的特征更加明显,从而引起观展公众留意,并对此产生深刻印象,快速识别所在空间位置,方便自身定位。在博物馆内部进行“空间识别定位系统”设计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利用模型帮助公众建立空间构成的整体概念
让公众在观展过程建立起所处空间形态构成的整体概念很重要,这是减少公众出现“方向迷失”的关键。传统的“平面视觉标识导向系统”引导方式往往是在入口处为公众提供建筑各楼层的平面示意图,这种方法虽然能够让公众大体了解一下建筑的平面布局,但与公众在观展过程中对空间的体验却相去甚远。相比之下采用立体的建筑模型却能够直观地让公众理解建筑内部的空间构成。因此在对博物馆进行室内环境设计时,可采用概括的手法,制作出博物馆内部空间形态构成模型或是三维模型图片,以室内装饰品的形式放置在建筑主入口处及内部空间转折位置,让观众在进入博物馆短暂停留和判定方向时,通过观赏建筑空间模型及三维模型图片,对所参观的博物馆内部环境有整体了解。
2. 强化功能区域的差异以帮助公众快速分流
在建筑规模较大、内部空间复杂的博物馆内部,公众在观展过程中出现“方向迷失”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博物馆内部空间布局过于均质,不同功能区域缺少差异性,从而影响公众对方向的判断。另外博物馆免费开放举措带来的观展公众数量及层次的增多,少部分不以观展为目的、部分观展目的不明确公众的出现,让博物馆空间内公众的行为模式变得复杂,内部人流秩序的混乱,也是造成公众容易方向迷失的原因之一,因此如不积极地对公众进行引导,将会影响正常的观展秩序。为了让不同目的的公众在进入博物馆后各得其所,在对博物馆内部空间进行设计时,既要合理拓展博物馆内部的辅助空间,让公众依照自己的兴趣自觉分流,使不同目的的公众尽快分离;同时应在确保室内整体设计风格统一的前提下,利用光线、色彩、材料的质感及构造形式的变化,来强化不同功能区域及不同展示空间的差异性,增强边界特征,从而更好地暗示不同目的公众快速进入要去的功能区域。
3. 通过设计手段突出观展路线
博物馆的内部空间以展陈空间为主体,其余辅助空间如办公空间、库房、商业服务空间等围绕其布置,以观展为目的的公众行为多在展示空间进行。免费开放后,不以观展为主要目的部分公众的出现,使得博物馆内部的人流路线变得复杂,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设计手法来突出观展路线。依据博物馆建筑提供的空间环境,从公众的观展角度出发,了解公众在博物馆内部空间中除了观展行为,还会存在哪些主要行为,然后将与这些主要行为相关的场所作为目的空间,以博物馆的主入口为起始点,以各目的空间为终止点(包括出口),将连接起始点和终止点的可能存在路径勾勒出来,并进行归纳简化,从而确定公众的主要观展路线,为了突出观展路线,可以采用加宽行走通道、设置引导标志、变换材质等手法来强调主要的观展路线,以保证真正来博物馆公众按观展路线顺利观展。
4.设定重要空间节点帮助公众定位
依据博物馆内部的具体环境,在确定的主要观展路线上设置几个空间节点,这些空间节点一般选在空间发生变化的位置:如建筑内部空间的转折点、观展路线的交叉点或连接不同展厅之间过渡空间等。选定好重要空间节点后,应根据博物馆提供的原始环境、不同空间节点所处的位置、与周边展位距离等状况,对如何强化每个空间节点的方法进行具体分析,以确保“空间识别定位系统”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通过在这些个空间节点处设立标志物,如摆放特征明显的雕塑、绿植等;或是强化此处建筑构件形式、界面色彩、夸张的图案;或利用顶棚光源及灯具的变化;加设公共设施等手法来加深公众对所行走空间轨迹的印象,帮助他们确定自身所在的空间位置,进而准确引导公众到达目的地。
5. 结合“平面视觉标识导向系统”共同引导公众
针对建设规模较大、内部空间构成较复杂的博物馆采用“空间识别定位系统”设计,有利于公众在观展过程中确定自身所在整个空间的位置,当确定了自身的空间位置后,仍需结合传统“平面视觉标识导向系统”提供的文字标牌、箭头、出入口标识等完成室内常规活动,因此在使用“空间识别定位系统”时,仍需做好“平面视觉标识导向系统”设计及工作人员引导工作,让三者共同完成引导公众正常观展和安全疏散。
五、应用“空间识别定位系统”的注意事项
“空间识别定位系统”不是一套孤立的设计体系,它要与博物馆建筑所创造的空间环境紧密结合,要与内部室内设计风格及展览的展示手法相一致。当然我们也可以把“空间识别定位系统”作为进行博物馆建筑设计及内部展示空间设计的切入点,从而更好地体现博物馆在建筑及展示设计过程中对观展公众的尊重。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空间识别定位系统”主要适合于建筑规模较大、室内空间形态复杂的大型博物馆,并且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公众在观展过程中出现的“方向迷失”问题,这一识别定位系统仍然需要与“平面视觉标识导向系统”及博物馆内部工作人员共同作用,才能完成引导公众正常观展的任务。
六、探索“空间识别定位系统”设计的现实意义及价值
博物馆是城市中重要的大型公共活动场所,其内部的导向系统不仅担负着引导公众正常观展的功能;同样在出现特殊情况时,也是组织公众快速、安全疏散的保证。优秀的博物馆建筑不仅体现在与环境的协调、建筑造型的美观、内部展示方式的新颖、展品选择的精良,对观展公众的尊重同样是设计所应考虑的内容。
“空间识别定位系统”的使用范围并不局限于博物馆的内部空间设计,对于建设规模较大、内部空间较复杂的交通建筑、综合商业建筑、医疗建筑、主题公园等设计过程中都可尝试使用。将如何帮助活动其中的公众快速定位及安全疏散作为一项重要的设计内容,会极大提高博物馆建筑及内部环境的设计品质,同时也是建筑设计注重人文关怀的真正体现。
1. 陈四四:《关注博物馆免费开放:博物馆今后的路怎么走?》,《四川日报》2008年3月17日。
2. 侯永锋:《博物馆打开免费之门后》,《辽宁日报》2008年04月15日。
3. 赵晓霞:《做好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 推动改革创新》,《人民日报》2008年02月14日。
4. 王群:《寻找文化的契合点》,《北京文博》2004年第2期。
5. 梅宁华:《关于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的总结与思考》,《北京文博》2006年第4期。
6. 解小敏:《对博物馆合理参观流量的初步分析》,《北京文博》200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