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几种蜜源植物调查方法
2011-08-01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蜂业研究所,荣昌 402460)
蜜粉源植物资源是养蜂业的重要基础,没有充足的蜜粉源植物,养蜂业就难以为继,蜜粉源植物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左右着养蜂业的命运。近年来,国家对养蜂业的重视程度逐年提升,蜂业也成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然而,由于持续不断的乱砍、乱伐、毁林等行为,严重影响到蜜源植物的生存,尤其是广大山区一些野生蜜源植物遭到严重破坏。因此,为进一步发展养蜂业,提升我国蜂业的整体竞争力,新时期开展全国性的蜜源植物摸底调查工作尤其重要,从而为新时期提高蜜源植物种植面积、合理制定蜜源植物保护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所谓蜜源植物调查是指为了查明蜜源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面积、花蜜贮存量和利用价值而进行的资源调查工作,以便有计划、合理地发展养蜂生产。本文结合蜜源植物资源调查现状,为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蜜源植物调查方法,供大家参考。
1 蜜源植物调查方法
1.1 蜜源植物种类、数量的确定
蜜源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是调查的重点,一般主要蜜源是调查的重要对象,应详细记载相关信息,同时,也不能忽视辅助蜜源的调查。蜜源调查以野外调查为主,通过对当地蜂农的调查走访,大致确定主要蜜源及辅助蜜源植物,询问这些蜜粉源植物在一年中的大致泌蜜时间,以便提前安排调查时间,确定调查路线。
也可按季节的不同进行野外调查,选择有代表性的山脉为主线,自低海拔至高海拔进行较大规模的考察,并根据植被、地形、气候等生态条件,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调查。同时,以观察到蜜蜂或其他昆虫采集花蜜或花粉的植物为观察对象,记录每种植物的采集地、中文名称、学名、生态-生活型、花的颜色、海拔高度、生境;调查过程中,对每种蜜源植物的整株、叶、花等进行照相,并采集和压制植物标本,记录主要形态特征;各种植物的花蜜及花粉数量,分别用符号表示,“+”表示量少,“++”表示量多,“+++”表示量较多;通过查阅《中国植物志》、地方植物志及访问植物分类学家等方式确定每种蜜源植物的名称。
1.2 蜜源植物的开花期和泌蜜习性
在大致了解调查地区主要蜜源植物开花时间之后,开展该地区主要蜜源植物开花期和泌蜜习性的观察;因为蜜源植物的开花期与整个养蜂生产有直接的关系,只有弄清开花时期,才能合理安排蜂群的进场时间,尤其是转地养蜂场。按照物候观察的统一标准,开花期分为始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一般只见零星开花属于始花期,50%左右的花蕾开放则为盛花期,个别花未凋谢则属于末花期。
很多植物开花时并非立即泌蜜,即开花与泌蜜不一定同时进行,很多植物要等到盛花期才开始进入泌蜜期。因此,在调查过程中要分清主要蜜源的开花期和泌蜜期。记载开花期和泌蜜期时,要统一使用“始”、“盛”、“末”花期记载,主要蜜源的开花期以月、旬为准;开花泌蜜时间以观察点的记载为准,还要写明观察点的地址、海拔高度、阳坡或阴坡等事项。泌蜜期以植物大部分开花、开始泌蜜、蜜蜂上花采集并有所贮蜜为标志。
1.3 蜜源植物泌蜜量的测定方法
1.3.1 窄而深花冠的植物
对于一些花冠较深并且较窄的花,可用微量进样器吸取花蜜,上面有精密的刻度,每朵花的泌蜜量可直接从刻度上读出。还可以用内径精细一致的毛细管吸取,每只1微升容量,根据一朵花的花蜜量多少,可用数只毛细管吸取,然后计算出一朵花的花蜜总量。
1.3.2 浅花冠、蜜腺显露的植物
对于花冠很浅、宽大及蜜腺显露的花朵,如党参、荔枝等,可用脱脂棉球吸取,用减重法进行测定。即把新脱脂棉花装入每支干净的纸型管内,并分别编号,用分析天平称重。测定时,每一支纸型管的脱脂棉用镊子分成若干小棉球,用不锈钢镊子夹小棉球吸取花蜜。每个棉球固定吸取1或2、或3、或4朵花的花蜜。用减重法可得知其重量,经过一定数量的测定,最后计算出平均每朵花的花蜜重量。
在测定过程中,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所测定的花朵数量一般不少于30朵,以求取平均值。由于糖值是衡量花蜜分泌的重要特征,一朵花的花蜜浓度不同,其花蜜体积或重量也不同,因此在测定泌蜜量的同时必须用糖量计测定花蜜的浓度,才能客观地反映出一定浓度下的花蜜量。
1.4 蜜源植物调查常用工具及技术路线
蜜源植物调查通常需要以下几样工具:地质罗盘仪(用以测定方位、地形、坡度及坡向等)、望远镜(用以观察难以到达部位的蜜源植物及高大乔木、树冠)、放大镜(观测植物体各部位的形态结构)、GPS定位仪(测定调查地点和植物分布的海拔高度)、相机(随时随地拍摄蜜源植物形态特征,分布状况,蜜蜂采集利用情况等)、标本夹(用于及时采集蜜源植物标本)、其他器材(标本吸水纸、枝剪、采集记录本、调查表格、号牌、铅笔及样绳等)。技术路线见图1。
图1 蜜源植物调查技术路线
2 蜜源植物分布面积获取方法
2.1 大宗栽培蜜源植物面积获取方法
对主要蜜源来说,如果是栽培作物,则通过访问各地统计局、各区县农技服务中心直接获取栽培面积数据。在深入一线调查的同时,前往调查所在地的乡或镇农技服务中心,咨询当地的主要栽培蜜源植物的面积数据,再将各乡镇的面积数据相加,得到调查区域的蜜源植物总面积。
2.2 大宗野生蜜源植物面积获取方法
2.2.1 样方设置
根据《全国植物物种资源调查技术规定》及有关文献方法,对于野生主要蜜源植物分布面积的获取,主要采用调查访问和实地踏查相结合的方法,在初步掌握目标调查物种分布点的基础上,实地对目标物种的分布范围、群落类型生境及密度等进行进一步的调查。按照典型抽样调查法的原理和方法在各种群落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主样方和副样方,调查目标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主样方四个角的对角线方向距主样方5m处各设一个副样方,主、副样方面积均为5m×5m。
2.2.2 统计方法
根据目标物种出现的样方数(n)及调查的主副样方总数(N1+N2),求出目标物种的出现度(F):
根据目标物种群落中的总丛数(A)及群落或生境面积(Si),求出其分布密度(X):X=A/Si
在实地于1∶50000地形图上勾绘出目标物种的分布范围,在室内用积球仪求出群落或生境类型的面积(S)。据此估算出不同群落或生境的目标物种的分布总量(W):
2.3 零星蜜、粉源植物面积
零星蜜源因为分布零散,面积较小,很难形成商品蜜,目前国内外也没有成熟的方法,所以一般不测定其面积,只统计其名称及开花期等内容。
[1]徐万林.中国蜜粉源植物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9-344.
[2]陈盛禄.中国蜜蜂学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31-269.
[3]柯贤港.蜜粉源植物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208-211.
[4]马福,张建龙.中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25-30.
[5]张方刚,陈征海,邱瑶德,等.夏腊梅种群的分布数量及其主要群落类型[J].植物研究,2001,21(4):620-623.
[6]刘演,宁世江.广西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现状与评价[J].广西科学,2002,9(2):124-132.
[7]胡绍庆,陈征海,孙孟军.浙江省豆杉资源调查研究 [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3,29(1):97-102.
[8]吴本熙.养蜂手册(第三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478-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