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秧苗框式基质旱育试验
2011-07-30张根贤杨发贵
张根贤,杨发贵
(浙江省开化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浙江开化324300)
水稻育秧经历了水育秧、半旱育秧、旱育秧过程,当前在开化本地区生产上,水稻育秧方式以半旱育秧和旱育秧(油菜田免耕旱育秧)为主,但半旱育秧存在秧田面积大、化工多、劳动强度大,旱育秧存在土壤培肥、拔秧时秧根易拔断和播种时易受天气制约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代粮食生产发展的需要。为此,于2010年开展水稻秧苗框式基质旱育试验研究,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在开化县池淮村王朝林户承包田中进行,土壤属培泥砂土。前作为油菜。供试水稻品种为甬优15。各类基质有商品基质、木屑、谷壳、菌渣、黄泥土、本田土等,基质及地膜均由当地有关部门提供。框架自制,高2.5 cm,宽1.5 cm,长度不限。
1.2 处理设计
试验分3组:纯基质组设商品基质,木屑,谷壳,菌渣等4个处理;混合基质组设木屑+谷壳,木屑+菌渣,谷壳+菌渣,木屑+谷壳+菌渣等4个处理;混土基质组设商品基质+黄泥土,木屑+黄泥土,谷壳+黄泥土,菌渣+黄泥土、谷壳+木屑+菌渣+黄泥土等5个处理。以油菜田免耕旱育秧为对照。秧田小区面积0.6 m2,大田小区面积13.34 m2。
1.3 试验经过
5月24日平整畦面,铺打孔地膜,搭框架,施基质厚约2.5 cm。除纯商品基质外,其他处理施壮秧剂75 g·m-2。5月25日播种,播量44 g·m-2。播后镇压,盖籽。油菜田免耕旱育秧按当地生产技术进行[1]。6月10日移栽。水分、病虫防治等其他技术措施均一致[2]。
1.4 调查项目与方法
插秧前,每处理田间取样100株,考察秧苗素质。插秧后每个处理定点10株,每隔5 d记载1次苗情。成熟收割前,田间取样,考察主要经济性状。
2 结果与分析
2.1 根系发达
经秧苗素质考查不同类型基质与对照间的秧苗素质比较,表现根系长,纯基质、复合基质和混土基质秧苗根长平均分别为16.5 cm、15.1 cm和16.9 cm,分别比对照增长1.95倍、1.70倍和2.00倍;根量大,纯基质、复合基质和混土基质秧苗根系百株干重分别为1.7 g、1.9 g和2.8 g,比对照减少5.6%、增长5.6%和55.6%(表1);根毛多,各个处理根毛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由此可见,水稻采用基质育秧能培育健壮、发达、活力强的根系,这可能与基质的通气性好、有机质含量高有关。
不同基质类型间比较,以混土基质的秧苗素质为优,秧苗的绿叶数、干重、根长、单株分蘖数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复合基质和纯基质。
同一类型基质间中,纯基质组,在秧苗的绿叶数、根系干重、单株分蘖数和分蘖率等指标表现上以木屑处理为优;复合基质组,在秧苗的绿叶数、根系干重、单株分蘖数和分蘖率等指标表现上以谷壳+木屑处理为优;混土基质组,在秧苗干重、白根数、单株分蘖数和分蘖率等指标表现上以菌渣+黄泥处理为优(表1)。由此可见,不同基质类型间、同一类型基质的不同处理间,秧苗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应选择适宜的基质育秧。
表1 水稻框式基质育秧的秧苗素质比较
2.2 分蘖早、成穗多
基质旱育秧苗的根系大多数集中盘旋在打孔地膜之上,起秧时只需将打孔地膜轻轻地往上一提,秧苗连根拔起,其根系损伤极小,保证了水稻秧苗根系的完整性和活力;而对照油菜田免耕旱育秧苗,根系深扎在免耕土壤之中,拔秧时容易拔断,根长变短,影响了根系活力。据田间观察,基质秧苗插秧后易成活、不败苗,可始终保持叶片常绿,无明显的返青期;而对照秧苗插秧后叶色略有退淡发黄,并有少数叶片枯死,出现败苗现象。
据移栽时秧苗素质考查,基质秧苗单株分蘖数比对照要少,而插入大田后,稻苗分蘖速度快、成穗多。6月25日定点观察,纯基质、复合基质和混土基质稻苗平均单株分蘖率分别为34.8%、63.2%和43.5%,分别比对照增加14.8、43.2和23.5个百分点,6月30日分别达183%、211%和178%,分别比对照增加76、104和71个百分点;9月20日,平均单株成穗数达10.4个,比对照增加0.4个,增长4%,分蘖成穗率分别为57.4%、61.1%和57.4%,分别比对照增加3.9、8.6和3.9个百分点(表2)。
表2 水稻框式基质旱育秧苗的大田分蘖动态比较
2.3 穗大粒多
表3数据表明,纯基质、复合基质和混土基质每穗总粒数分别比对照增加45粒、33粒和38粒,分别增长15.8%、11.6%和13.3%,每穗实粒数分别比对照增加36粒、22粒和11粒,分别增长17.1%、10.4%和5.2%。
表3 水稻框式基质旱育秧苗处理的主要经济性状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表明,基质旱育秧秧苗生长特点是根系发达、活力强[3]。表现在白根数多、根长特长、根毛多、根量大,拔(起)秧时根系损伤少,插秧后扎根快、无明显返青期等。稻苗生长发育特点是分蘖速度快、成穗数多、成穗率高、穗大粒多等[4]。
纯基质、复合基质和混土基质等3种不同类型基质以混土基质较好,同一类型基质中以木屑纯基质、谷壳+木屑复合基质和菌渣+黄泥混土基质较好。
在进行框式基质旱育秧时,由于基质通气性好、保水性差,遇晴天表层基质易晒干,不能与对照(油菜田免耕旱育秧)采用相同的水分管理措施,否则容易出现出苗推迟和出苗不齐现象。因此,水稻框式基质旱育秧的关键技术是种子播种至出苗前的湿润通气水分管理[5]。
水稻框式基质旱育秧除了秧苗和稻苗生长优势外,还具有省工省力、减轻劳动强度;省秧田;节省机耕费等费用,减少育秧成本;不需土壤培肥,不受播种时不良天气的限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育秧后基质可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有利于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该技术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1]凌启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理论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张根贤,胡名力,江苏,等.水稻好气栽培法的应用效果及增产原理[J].中国稻米,2008(4):46-49.
[3]周青,陈新红,丁静,等.不同基质育秧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7,25(1):76-79,85.
[4]张根贤,杨发贵,徐肖平,等.单季稻“稳穗增粒高穗重”超高产栽培途径研究与探讨[J].中国稻米,2006(3):33-34.
[5]朱德峰.水稻强化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