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情劫”
2011-07-28刘步尘
刘步尘
中国企业惧怕在发达国家建厂,很大程度上是对自己的技术缺乏底气。如果在人力成本高昂的美国建厂,而产品走的是低价路线,当然得不偿失。
美国市场就像一个美女,看起来格外动人,但是,敢向她求爱的却不多。格力这次决心做一个勇敢的中国小伙。6月18日,格力电器美国分公司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工业城举行成立仪式,标志着格力电器拉开大举进军美国市场的大幕。
在我看来,这是格力在美国建厂的前奏。格力美国公司的成立,前期负责格力产品向美国出口,随后将逐步转向建厂事宜的运作。
实际上,格力总裁董明珠已在多个场合表达了“格力准备在美国建厂”的想法。
这不免让人想起一个问题:在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陷入阶段性低潮之际,格力在美国这样的高成本国家建厂,是审慎决策还是一时冲动?换言之,什么样的企业才适合在美国建厂?
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最积极的有两家,一个是海尔,一个是TCL。两家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不尽相同。海尔走的是自主品牌路线,从美国等发达国家入手,高举高打;TCL走的是并购路线,从新兴市场国家着手,以贴牌为主,自主品牌为辅。两种模式各有利弊,总体看,效果都不是十分理想,不是模式出了问题,是企业自身竞争力不足所致。尤其TCL,甚至因为激进的国际化差一点跌倒爬不起来。
海尔国际化虽未遭遇重大挫折,但是和华为的突飞猛进相比进展却不大,给人以“走不动”的感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在我看来,海尔国际化始终面临两大瓶颈,一是品牌;二是技术。始终不能实现从“中国名牌”向“国际名牌”的跨越,导致海尔品牌对国际市场的支撑力不足;核心技术无突破,导致海尔产品力无法与国际品牌抗衡。而品牌和技术,恰恰是影响国际市场的最重要因素。
海尔虽然也在美国、意大利等国建有工厂,但是,从海尔国际市场占比来看,这些工厂对海尔的国际化贡献还很不足,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海尔美国工厂运营并不令人乐观。
人们倾向认为,资金从发达国家向新兴市场国家流动才是正常的,好比水往低处流,新兴市场国家的最大优势是劳动力便宜。如果出现资金从新兴市场国家向美国等发达国家流动,则不合情理。理由是美国的人力资源成本太高。
这个逻辑乍一听蛮有道理,仔细分析便不难发现其漏洞。
首先,发达国家制造业并没有因为新兴市场国家劳动力便宜而被掏空,相反,全球制造中心尤其是高技术产品制造中心,仍在发达国家而非新兴市场国家。这说明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存在,有其坚实的基础。
其次,和高人力成本相对应的必然是高劳动力素质,当我们看到新兴市场劳动力便宜的时候,还要看到其劳动素质的不足。
“中国企业不宜在美国建厂”的观点之所以大行其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走的多是低价路线,产品及品牌形象定位偏低,导致盈利能力低下,无法支撑高昂的人力成本压力。假如中国企业也能像日本、韩国企业那样逐步转型走高端路线,就不会存在这方面的担忧。
站在企业经营成本的角度综合考量,如果算上巨大的物流成本及供货周期较长可能对市场带来的不利影响,以“本土制造,出口贸易”方式国际化,未必是最佳选择。
实际上,国际化的高级阶段必定是资本输出,最后走向技术输出。
因此,真正影响企业在发达国家建厂的根本因素是技术而非劳动力成本。真正领先的技术,是不惧怕在高成本地区建厂的,因为高技术必然带来高附加值。而且在发达国家建厂,对于品牌形象建设意义重大。
中国企业惧怕在发达国家建厂,很大程度上是对自己的技术缺乏底气。如果在人力成本高昂的美国建厂,而产品走的是低价路线,当然得不偿失。
技术越来越决定企业的命脉。即使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也不是任何企业都能赚钱,真正能赚钱的,一定是拥有“独门秘籍”的企业,如果以为中国劳动力便宜就可以把落后产能转移至中国,那显然是错判了中国市场的现实。
家电产业观察家
联系作者请发:liubc2007@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