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加层后钢筋混凝土梁加固方法
2011-07-27李庆芳
□文/李庆芳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建设中,改扩建工程经常遇到,因此建筑结构工程中的结构加固就成为必然要面对的问题。认清原有结构的受力特征,减少加固的施工难度,减少对原有结构的破坏,是解决结构加固的首要考虑。
1 工程概况
某工厂一单层包装车间,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面高度7.0 m,屋面结构采用主次梁布置。为满足工艺需求,现增加一层。原设计屋面活荷载1 kN/m2,加层之后的楼面设计活荷载为10 kN/m2。梁、板、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40,平面布置见图1。
图1 屋面模板配筋
2 结构分析
KL-1梁加载前后的受力情况见表1和表2。
表1 KL-1梁加载前后的配筋 mm
表2 KL-1梁加载前后的受力
由表1和表2可知,钢筋混凝土梁跨中弯矩超出加固之前最大承载力的63.2%,支座弯矩超出加固之前最大承载力的34.7%,剪力满足要求,挠度用到了最大允许挠度的73.3%,跨中配筋相差53.8%,支座配筋相差50%。由此可知,加载之后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明显不够,须对此钢筋混凝土梁加固。
3 加固计算
3.1 正截面加固
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加固见图2。
图2 KL-1梁加固
1)跨中截面加固计算。在自重作用下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为
式中:ε——梁受压区高度系数;
ho——梁截面有效高度,965 mm;
α——梁截面抵抗矩系数;
M1——梁自重作用下的弯矩设计值,408.7 kN·m;
f 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19.1 N/mm2;
bf——T形截面受压区翼缘计算宽度,2 200 mm。
根据式(1)~(3)得x=11 mm。
在板顶面开槽约35 mm(凿去板顶面后浇层),则x1=11+35=46(mm)。
H型钢的抗拉力N1=A·f=[12×520+12×(520-24×2)+12×126]×310=4 158 960(N)
式中:A——H型钢净截面面积,mm2;
f——钢材的抗拉强度设计值(Q345),N/mm2。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1=ε·ho-x1=0.544×965-46=478(mm)
混凝土抗压力NO=f c·bf·hf1+f c·b·(x1-hf1)=19.1×2 200×(150-46)+19.1×400×(478-150-46)=6 524 560(N)
式中:hf1——T形截面受压区翼缘计算高度,mm;
b——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宽度,mm。
H型钢的抗拉力N1<混凝土抗压力NO。
按H型钢的抗拉力计算加固后梁的承载力。
x2=N1/(bf·f c)=4 158 960/(2 200×19.1)=99(mm)
式中:x2——按H型钢的抗拉力计算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mm。
则加固后梁的跨中受弯承载力M2=ζ·e·N1+M1=0.5×(0.855+0.15/2+0.099/2)×4158.96+408.7=2446(kN·m)>1 287 kN·m,满足要求。
式中:ζ——考虑H型钢与混凝土接触面受力之后产生相对滑移,从而对整体强度的折减系数,宜取 0.5~0.8;
e——H型钢形心到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2形心之间的距离。
2)支座处受弯承载力计算。将H型钢截面换算为混凝土截面bt=A·Es/(Ec·h1)=13 416×206×103/(32.5×103×150)=567(mm)
式中:bt——经换算后的H型钢宽度,mm;
h1——H型钢的计算高度,mm;
Es——钢材的弹性模量,kPa;
Ec——混凝土的弹性模量,kPa。
支座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3=As·f y/(bt·f c)=3 927×300/(567×19.1)=109(mm)
式中:As——支座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mm;
f y——Ⅱ级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kPa。
则加固后梁的支座处受弯承载力M3=As·f y·(h2-x3/2)=3 927×300×(1 000+150-70-109/2)=1 208(kN·m),加载之后支座处弯矩为-1 320 kN·m与加固之后支座受弯承载力比较接近。
式中:h2——加固之后支座处梁截面有效高度,mm。
3.2 斜截面实际抗剪承载力
加固后的钢筋混凝土梁可以考虑斜截面混凝土、原钢筋混凝土梁箍筋、U型螺栓、H型钢腹板4种因素来承担剪力。
V=Vc+Vs+Vu+Vb=0.7·f t·b·ho+1.25·f yv·(Asv/s)·ho+f yu·(Asu/su)·ho+bv·hf·f v=0.7×1.71×400×965+1.25×210×(201/100)×965+0.5×210×(760/200)×965+12×(150-24)×125=1545(kN)>979.5 kN,抗剪强度提高了57.7%。
式中:Vc——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上混凝土受剪承载力设计值,kN;
Vs——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上箍筋受剪承载力设计值,kN;
Vu——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上U型螺栓受剪承载力设计值,kN;
Vb——H型钢腹板受剪承载力设计值,kN;
f 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kN/mm2;
f yv——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kN/mm2;
f yu——U型螺栓抗拉强度设计值,kN/mm2;
f v——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kN/mm2;
Asv——同一截面内箍筋各肢的总截面面积,mm2;
Asu——同一截面内U型螺栓各肢的总截面面积,mm2;
s——沿钢筋混凝土梁长度方向箍筋间距,mm;
su——沿钢筋混凝土梁长度方向U型螺栓间距,mm;
bv——H型钢腹板宽度,mm;
hf——H型钢腹板高度,mm。
4 构造措施
采用上述加固计算须保证混凝土梁与H型钢的整体性,为使上述计算公式与实际受力模型相符合,工程实践中采取了以下主要构造措施。
1)混凝土梁底必须铲平,使H型钢与混凝土梁底紧密结合。梁底与型钢上翼缘用化学螺栓或膨胀螺栓连接。
2)U型螺栓须采用双螺帽拧紧,防止螺帽松动。
3)整个截面外包强度等级不低于C25的细石混凝土,附加钢筋网片φ6 mm@200 mm。
4)在混凝土楼板顶部将后浇层剔除。
5)H型钢端部与混凝土柱的构造连接见图3。
图3 H型钢端部与混凝土柱的连接
5 结语
在结构加固工程中,加固方案灵活多变,所涉及到的加固计算也各不相同,采用本文介绍的加固计算及构造措施,有效解决了钢筋混凝土梁的强度和挠度问题,同时加固后的钢筋混凝土梁截面较小,使房屋的净空得到了保证。
[1]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2]CECS 25:90,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程[S].
[3]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