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设计教学改革思路的探索
2011-07-26景璟孙晓红王宏飞
景璟,孙晓红,王宏飞
(1.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101;2.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建筑文化与景观艺术研究基地,山东济南250101)
0 引言
目前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过程通常包括四个阶段:绘制草图、讨论方案、确定方案及计算机或者手绘设计表现。学生实际上就是在不断重复实践这四个过程,并通过递进式课程安排由浅至深设计课题,并最终完成毕业设计,结束四年学习。然而在设计实践过程中,学生往往通过草图确定完方案后,直接进入电脑或手绘表现阶段,处理好某几个角度的效果后,就结束了课题。这样做不能从全局上把握设计整体关系,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到了社会上还需要再重新现场学习,形成教学与实践的脱节。特别在具有空间设计要求的展示设计教学过程中,如果在短短五周的教学课题中让学生进入施工现场,进行现场测量、现场设计和现场实现,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在课堂上最大限度的模拟设计现场过程是一个比较好的折衷解决方法,因此增加模型环节至关重要,这也恰恰是展示设计教学改革的创新环节。几年的课堂教学试验表明,把设计模型引入到方案确定的环节中,可以帮助学生利用模型学会空间思考,并最终完善设计方案,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黑板为中心的填鸭式的、单向封闭的“三中心”的知识信息传媒手段和教与学的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多样化的现代教学方式是21世纪教学的必然趋势[1]。
1 展示设计教学现状简介
展示设计教学通常安排在大二下学期,也就是学生完成了一年级的基础绘画,以及二年级的设计概论和三大构成课程的学习后,在具备了一定的初级设计能力,但还未尝试过空间立体综合设计过程的阶段。展示设计课程通常会分组完成一个方案,一般是2~3人,目的是让学生在一个设计团队中共同合作,学会沟通、选择、放弃、共识及完善,更重要的是在模型建立过程中很好地推敲空间关系,完善设计方案。
展示设计课程是学生实现从平面设计向空间立体设计的过渡课程,由于展示空间通常面积不大,因此比较好处理,同时又有学生擅长的平面处理部分,能及时应用刚学习的构成课程内容(如重复、渐变、阵列、变异等),因此在展示设计课堂上尝试引入模型制作过程来分析揣摩空间方案是比较恰当适时的,还能为日后进入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及景观设计打下较好的设计基础。
2 设计模型与设计草图的关系
在完成展示设计的教学基本讲解之后,学生参观了当地较好的展示空间案例,也翻阅了一定的优秀设计作品后,开始进入草图过程。此时通常不会立刻进入草案模型建立阶段,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展示空间设计课题,还没有掌握展示设计的基本设计语言,因此草图方案讨论就很重要。学生以设计团队为单位在黑板上绘制讲解自己的设计思想,教师进行综合性分析探讨。其他同学可以远观设计全局,理清教师是如何调整改善现有方案,并整合展示设计语言,如图1所示。通常经过三十个左右的方案分析,学生对于展示设计语言有了一个初步认识和了解,为下一步进入方案深化打下较好基础。
图1 黑板上的方案分析
经历过草图方案的讨论阶段后,学生进入草模制作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会逐渐体会到草模与草图是同步互动、相互促进的。依据草图初步建立草模,然后利用草模直观分析设计方案,调整完善草模后根据其形式的改变及尺寸的更改确定最终草图设计方案及相关尺寸,确定草稿。设计类模型与设计进展的阶段有关,它们随时表达出设计上的可变动性。模型思维是设计师工作的一种方法[2]。这个过程实际上是设计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阶段,也往往是最忽略的阶段。
图2中的草图是学生利用中国传统图形变化出的陈列展架,其概括的还是不错的,但当草模建立起来后发现这个图形过于中规中矩,与周围太一致了,没有突破,于是学生又进一步肢解和调整设计元素,最终形成空间的趣味亮点。调整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眼睛观察力,同时让学生体验了空间各元素是如何达到了协调统一。
图2 草图与最终模型
3 展示设计模型的重要作用
在展示设计教学改革中,设计模型的参与对于设计方案的最终确定有很好的空间辅助作用,它可以在空间上修正各种关系,并直观有效的反映方案真实效果[3]。
3.1 模型空间有助于确定设计尺度
设计模型是一种忽略形式语言的概念表达手段,它是最能够体现设计漏洞的,而且无法借助色彩配饰等表现精彩的设计渲染添彩部分,因此它能够最直观的体现设计思想。在鼓励学生建立设计模型后,学生不再同老师在纸面上擦涂和改进方案,而是转为利用模型进行设计讨论,学生的设计过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图3 在模型上直观处理设计问题
如果空间结构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两维的图纸所能表现的范围,模型就成为可以描述它的唯一方法[4]。学生使用比例尺进行模型等比例的缩放后,利用直角尺在模型上面直接丈量尺寸,在模型上面直接绘制图案,并确定空间关系,计算空间尺寸,如图3所示。学生在把模型立起来的一瞬间,不知不觉中进入了空间思考的过程,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在模型制作中由于曲面通常是三维的,因此较难把握。如果想在展示空间中制作两个相互咬合的弧面,以往学生会在纸张上绘画分析,现在学生选择好材料后直接在空间调整弯曲度,直观而且准确,对学生的空间控制能力有很大的锻炼。在图4中,学生通过空间直接调整曲面,处理空间关系,并在调整过程中,增加了花卉图案,这个偶然得到的灵感,为方案增色很多。将人体模型放置其中后,空间效果令人满意[5]。由此可见,借助模型整理和确定了设计思路,并激发了创新性的设计方向。在这种互动过程中,学生有意识的协调了曲线与直线关系,曲面与立面的关系。
图4 利用模型确定曲面空间
3.2 模型空间有助于处理空间比例关系
模型建立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在纸张上画的很完美的尺度,变化到模型上就走样了。其实这正是模型的优点所在,它能毫不客气的暴露草图的设计问题,由于草图中尺度比例的失控,直接导致设计表现的变形。可能由于学生在基础绘画过程中习惯了主观自由,因此在草图的绘制过程也非常随意,常常忽略尺度、比例关系。当学生随意在纸上画一条线后,第二条线的绘制就不可以再随意,要从长度、角度、粗细上考虑与第一根线的关系,也就是通常说的参考比例问题。参考比例决定相互关系,学生在画每一笔都要有所停留和考虑,只有比例恰当才能最大限度的表达设计思想,保证放样到模型上面不会出现较大变形。
在学习设计过程中,培养一个好的设计习惯是至关重要的,能用准确的设计语言图解设计思想,能用设计模型空间思考分析设计方案,都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素养的,而这两方面都需要比例尺度的合理性作为前提。芬兰设计师 Vesa Honkonen曾经说过,模型的建立时间不要太久。实际上他在告诉我们,模型不在精细与否,准确及能贯彻表达设计思想最重要,模型只是设计思考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它能帮助在空间上丈量尺度,模拟实体在现实中的应用情况就可以了,没必要过多追求细节,因此模型的建立能很准确、很直观的推敲方案并有助于最终完善方案,就是模型的最大价值。图5这个草图画的虽然很小,但是空间比例以及关系把握方面很准确,有利于最终制作环节的展开。
图5 草图与模型
3.3 模型空间有助于体验“人”的感受
在草模制作过程中方案的探讨经常会遇到瓶颈,学生在处理一些设计元素的相互关系时多从主观出发,形式多于内容,探讨过程很固执、不更改,其实矛盾根源是忽略了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设计元素——人[6]。多年来,设计界一直在探讨功能和形式的关系,学生在设计中也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在设计中重视“人”的问题,从人的行为入手来解读设计过程,自然在功能和形式之间就能找到一个比较平衡的解决方案。
图6 “人”在模型中的作用
在最初的草图阶段,学生可以天马行空的随意绘制和组织空间,但进入草模制作阶段就必须考虑“人”的因素。在草模中要放入“人”的因素,人的空间尺度会决定设计中的很多关系问题。一个人模型可以被制作成与建筑物模型成恰当比例的大小,它是设计者如何判断建筑物实际大小的参照物[2]。
比如,人的高度(或者说视线高度)决定了设计空间及空间中陈列元素的高度,人的宽度决定了交通空间的最小尺度,人的视觉感受以及空间感受决定了设计空间的整体设计格调。因此引入“人”这个设计元素后,交通空间、陈列空间、休息空间等就都会有重新的审视和规划调整,探讨时也能有共同的落脚点,这样就比较容易达到共识。图6这个方案中采用交叉的曲面,立面也有曲面,所以在过渡空间以及立面上的展示空间都根据“人”的尺度进行了位置调整,且由此确定的展品布置也比较合理。
4 相关模型制作的方法
图7 模型制作过程
当依据草模建立了准确的草图后,进入最终设计模型的建立阶段。在制作开始前,学生要准备好相关的工具,如剪刀、卡纸、比例尺、圆规、铅笔、橡皮、带直边的三角尺、乳胶、裁纸刀、计算器等,保证制作过程的流畅和连贯,如图7所示。根据方案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型材料,需要说明一点,材料的选择不宜过多过杂,确保要考虑的包括颜色、粗细以及疏密等因素匹配所要表达的设计思想。
关于设计模型底座也有一定要求,底座必须具有一定的厚度和硬度,这是很重要的,否则模型建立完成后会发生变形。为了增加底座及展示空间分隔构件的厚度及硬度,可以通过比例计算在中间制作龙骨来实现需要的厚度。学生在模型制作过程中能够体会原本软的卡纸,在增加了龙骨之后如何变得坚硬无比的过程,并有助于了解今后在建筑设计或景观设计的内部构造问题。
在设计过程中还要关注色彩的使用,通常学生为了表达自己的设计想法,增加很多的色彩和材质,其实这不仅不能改善设计模型的最终表达效果,还会因为低年级学生控制全局的能力有限,造成整体凌乱、纷杂和过于花哨。设计模型最重要的是表达设计理念,大面积色彩和过多的色彩元素会干扰对设计方案的推敲和确定,因此为了最终表达自己的设计想法,可以加入少量的色彩及图片,起到画龙点睛、突出方案设计的目的即可,不宜过多。
5 结语
通过展示设计这个课程的教学改革,让学生能够充分体会模型空间对于设计过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设计过程,树立空间思考能力,帮助学生培养较好的设计习惯及设计思维方式,并学会用模型思考问题,同时有助于后续课程的开展和深入,也有助于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提升[7]。因此,重视模型的设计与制作,对于展示设计教学改革来说,对于培养未来设计师的设计院校来说都尤为重要。
[1]鲁敏,李东和,王胜永.我校园林学科的发展定位及教学改革思路[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0,25(5):563 -566.
[2]郁有西,刘木森,王海涛,等.建筑模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5.
[3]JING Jing,LI Yue-en,PAN Peng.Redefine the meaning of lamp design[C].2009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AID & CD,IEEE Press,2009:312 -315.
[4]亚力山大 谢林.建筑模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82.
[5]JING Jing,CHEN Hua-xin,LIU Yu-an.About model link in design process[C]//2010 IEE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ided Industrial Design & Conceptual Design,Yiwu:IEEE Press,2010:245 -247.
[6]薛娟.论Loft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和变异[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2):144-146.
[7]鲁敏,刘振芳,李东和.园林学科发展的现状与未来[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0,25(6):662-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