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二五”:从国强到民富的新征程

2011-07-25李磊

廉政瞭望 2011年7期
关键词:十二五公正陷阱

李磊

2011年,不仅是中国共产党走过风雨90周年的标志性年份,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过去的“十一五”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也逐渐若隐若现。当前社会处于各类社会矛盾频起、利益冲突多发的转型期,政府在各项政策举措中,能否实现更为公正的分配,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唯有在经济、政治、文化乃至社会等各个层面进行持续转型,才可能实现高速平稳的可持续发展。

应对中等收入敏感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据最新数据统计,2010年,中国的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而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标准,人均GDP3856美元到11905美元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自此,中国成功跨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这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将要直面“中等收入陷阱”的考验。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所有在跨越低收入陷阱阶段管用的政策和发展战略,到了中等收入阶段基本上都不管用了,必须有新的发展战略、新的手段来实现跨越。这个新的发展阶段定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已经讲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同时也提到了国内外环境的各种制约。

20世纪的一段时间内,许多拉美国家利用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价格低廉的优势, 吸引了大量外资,经济发展一度非常快。但是这些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经济增长止步不前甚至出现大幅倒退,国内出现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现象,诱发大量经济社会问题。中国已经处在典型的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发展阶段,意味着我们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向高收入国家的行列跃升的同时,也面临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

在中等收入的发展阶段上,导致国家之间产生分化的因素很多,包括资源环境状况、改革与调整的进程、社会稳定程度以及国际市场的影响等等。但许多因素的效果,都在一定程度上与收入分配政策及其作为结果的收入分配状况相关。也就是说,处于中等收入水平,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实际上是一个对收入分配高度敏感的时期,即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分配状况是否公平,既影响经济激励也影响社会稳定,最终在经济发展效果上表现为大分化。

在未来5年中,各级政府应该淡化经济目标,转而强调社会目标,强调增长和分享的平衡;通过调整投资结构,以抓民生工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启动和扩大内需,推动民生與经济协调并进。更为关键的是,政府必须在追求“民富”的过程中,运用二次分配等多种调节手段,实现更为合理、公正的分配计划,有效避开“中等收入陷阱”。

更加重视社会公正

今年2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署名文章:《理性看待当前的社会公正问题》。文章认为,“我国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重叠交织,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较之以往更加复杂、更加突出,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不断加大,这也使社会公正问题更加现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随着中国经济蛋糕越做越大,面对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实现较为公正的分配计划,不仅是避开“中等收入陷阱”的有效举措,更是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办法所在。

5月底,有知情人士爆料,温州市公路管理处近几年招聘50余位领导干部亲属入职。近年来,像这样“量身定做”的“萝卜招聘”备受公众诟病。所以,在未来的改革过程中,执政党必须直面社会中的各类不公问题,一方面,在参与财富等社会资源分配之前,遵循机会平等的规则,摒弃特权、身份等级等不公正因素的影响,保证每一位社会成员能够有一个平等竞争的条件;另一方面,在参与财富等社会资源分配时,遵循按照贡献进行分配的公正规则,社会成员能够得到自己所应得到的那一份。

如今,公正已经是关乎转型期社会能否实现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现在,最大的潜在动荡因素是来自社会内部各个阶层之间的隔阂、不信任、抵触和冲突。所以,政府唯有通过对社会成员基本权利和基本尊严的保证,通过必要的社会调剂,使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隔阂得到最大限度的消除至少是缓解,进而减少社会潜在的动荡因素。一个社会只要能够提升其公正的程度,那么社会问题出现的种类与强度均会减少或减小,同时社会也可以增强解决已经出现的社会问题的力度。

机会平等的理念与准则在中国社会开始初步地形成,但不能否认的是,中国社会在公正的许多方面出现了令人担忧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发展的成果,误导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进而对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产生着十分不利的影响。所以,中国社会对公正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的话,那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将成为一句空话。

转型:发展的核心理念

一旦明确了未来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即将直面的“陷阱”问题,以及清楚了解决问题的“公正”原则之后,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以什么样的路径走下去,则是中国共产党与政府面临的首要问题。

实践证明,在过去的30多年中,之所以在经济等各项指标上能够保持高速平稳的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央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行走过程中,一直坚持改革方针不动摇。眼下“十一五”规划顺利完成,但一些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中国能否继续高速发展的最关键之处,就是看执政党能否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实现完美转型。

据最新数据统计,在过去的2010年中,全国财政收入达到8308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1.3%。由此可见,政府财政收入已经十分充盈。然而部分居民的收入依然偏低,整个社会并没有实现“民富”的局面。所以,在接下来的5年发展期,从国强向民富的转型,是政府发展的首要问题。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消费倾向将会引起社会总需求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发展缺乏内生动力,并将导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坚持民富优先的发展,不仅能带来老百姓收入水平的提高,带来社会消费率的提高, 更能拉动国家实力的增加,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这些年来,中央与各级政府在很多时候,都希望在增长中解决发展的问题。但是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 人的发展成为这个发展阶段的核心目标,仅仅坚持增长是解决不了发展中的全部问题的, 更难以解决结构问题、资源环境问题、就业问题以及人的自身发展问题。所以要想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以GDP为中心的增长主义的转型。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做大蛋糕将是我国中长期经济发展的目标。然而,当蛋糕越来越大的时候,如何向切好蛋糕、分配好蛋糕转型就很重要了。从社会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看,能否分好蛋糕成为做大蛋糕的主要约束条件。这是因为,不分好蛋糕,不仅使做大的可能成为一块无效的蛋糕,而且将直接造成继续做大蛋糕的动力不足。

猜你喜欢

十二五公正陷阱
迟到的公正
公正赔偿
陷阱
陷阱2
陷阱1
弗雷泽的三维公正观
公正俄罗斯党往何处去?
甜蜜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