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多种房性心律失常转复一例
2011-07-25凡秀娥何军晶
凡秀娥,何军晶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云南 昆明 650031)
病 例 患儿,女,因“胎儿宫内窘迫”急诊剖宫产出生1h,其母G1P1,孕37W+2,患儿出生后全身皮肤青灰,呻吟、吐沫。查:体温不升,P130次/min,R62次/min,体重3115kg,发育营养中等,未吸氧下经皮氧饱和度75%,双肺闻及少许干湿啰音,心率130次/min,节律不齐,心音低钝,心尖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家族中无先天性心脏病史。查血气分析:PH:7.27,PO2:39mmHg,PCO2:47mmHg。X-ray:心影增大。急诊ECG:提前出现的房性异位P/波,形态异于窦性P波,其后无相关的QRS波,代偿间歇不完全,为频发房性早搏未下传及房速2∶1下传(见图1);间隔5min及用地高辛后30min ECG:P波消失,代之以连续、快速、规则的F波,各波间无等电位线,前者频率428次/min,心室率214次/min,在规律的窄的QRS波之后出现一系列宽大连续的QRS波,时限>0.10s,其之间的F波明显,为心房扑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见图2);后者频率400次/min,心室率207次/min,V1导联F波直立,仍为房扑(见图3);继续予治疗后1h查ECG:P-QRS-T规律出现,P波与QRS波频率相同,转复为窦性心律(见图4)。
讨 论 心房扑动自1911年被Jolly发现,其电生理机制是心房内的大折返,折返环位于右心房或左心房,围绕解剖或功能性的传导障碍区而形成,房扑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大而明显提高,男性是女性的2.5倍,在小儿较少见,占心律失常的2%左右,其诊断标准为:P波消失,代之以规则的锯齿状的F波,频率多在300~400次/min,少数可达450次/min,室律规则或不规则。
本例患儿从ECG检查来看,先后出现3种房性心律失常,用地高辛后转复为窦性心律。由于本例频率快,室率达到207次/min,需与小儿阵发性室上速鉴别,而后者特点为:P/波可直立或倒置,与QRS波重叠可看不清,等电位线存在,频率多在230~300次/min,刺激迷走神经可终止发作。此外,房扑2∶1房室传导可与频率大于180次/min的窦性心动过速混淆,窦速时每分钟频率可不同,刺激迷走神经频率可改变。房扑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基础心脏病及室率,室率过快可发生心衰,并且房扑时心房的机械收缩功能减低,增加了心房血栓形成引起血栓栓塞的风险。本例室率过快,采用药物控制心室率。患儿ECG表现多样,考虑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因此需做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明确诊断,根治病因,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1]梁翊常,主编.实用小儿心电图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90-195.
[2]陈新,主编.黄宛临床心电图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87-290.
[3]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