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和教学型相结合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探索
2011-07-24刘玉勋
刘玉勋
我国高校目前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有三类:其一是应用型的人才,即培养从事会计工作的实务工作者;其二研究型人才,即培养从事经济与管理学科研究工作的研究人员;其三是教学型人才,即培养从事经济与管理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
1998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规定会计学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个规定实质上将会计人才的培养划分为应用型、研究型和教学型。高水平的综合大学通常将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研究型和应用型,地方普通院校通常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应用型,而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通常主要设定为教学型。本文尝试对地方普通高校培养应用型和教学型结合的复合型会计人才进行探讨,将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既可以从事会计实务又可以从事教学工作的应用型和教学型结合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一、培养会计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性
(一)满足社会对会计教师的需求
“就我国目前的教育事业发展规模而言,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半壁江山。2005年底,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在校学生4030.95万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为1600.05万人,占中等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的40%。全国普通高等学校1792所,其中高等职业学校1091所,占高等学校总数的60%。而且按照国家‘普及、提高、加强’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加强职业教育的总体方针,根据目前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状况,职业教育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职业教育思想,职业培训应该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终身学习日益普及的新形势下,职业培训事业将逐步强大。”职业教育的内涵日益丰富,除了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正规教育以外,还包括企事业单位开展成人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岗位培训等。在这种形势下,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扩大了对会计教师的需求,培养中高等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师已成为地方普通高校的一项重要使命。
(二)提高会计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
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人才市场也是充满了不确定性,今天的紧缺人才,明天就可能过剩。因此,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具有主动选择市场的能力,而不是被动地被市场选择。应用型和教学型有机结合的复合型会计人才较之应用型人才或教学型人才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首先,其专业培养目标较为宽泛,既可以从事会计专业的实务工作,又可以从事会计专业的教学工作;其次,教学能力可以促进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而可以促进其适应能力的形成。
二、会计复合型人才的能力体系
会计复合型人才的能力体系包括应用能力、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应用能力是指从事会计专业领域的工作能力,教学能力是指从事会计专业领域的教学工作的能力,而研究能力是指在从事会计专业领域的实际工作和教学工作中,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这三种能力是会计复合型人才能力体系的基本构成,其他的能力诸如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交际能力等都是这三种能力的衍生能力。而且,这三种能力本身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构成能力体系的三要素。这三种能力并不是在三个不同的培养过程中分别形成的,而是在同一培养过程中形成的。
强调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并不排斥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为此,我们提出复合型会计人才的能力构成比例为7∶2∶1,即“应用能力、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的比例构成为7∶2∶1”。这个能力比例构成,只是一种会意的表示,无非就是强调复合型人才的能力是一个体系,但又可以分出主次,应用能力为主,教学能力为辅,而研究能力是不可缺少的。
三、培养会计复合型人才的课程体系
(一)培养会计复合型人才的课程模块
第一个模块为公共基础课部分。包括人文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工具课基础三类。人文科学基础包括思想品德课、文史基础课、艺术、体育课等。自然科学基础包括高等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工具课基础包括外语、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技能课。
第二模块专业课部分。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两大部分。专业基础课指直接、间接为专业课服务的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可设若干专业方向,每一个方向设置一组课程。
第三模块为教育能力课部分。包括教育理论课、教师基本技能课、教学实践课。教育理论课包括职业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教师基本技能课包括对学生的教态、板书、普通话达标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训练。教学实践包括教学实习、教学实践等。
第四模块为综合实践技能课部分。包括具体专业技能训练课、企业生产实践课、教学实习课及综合实践课。
第五模块为选修课部分。包括专业性选修课和扩展性选修课两大部分。专业性选修课在每学期的教学中穿插进行,学生根据个人爱好进行本专业更深层次的学习和研究。扩展性选修课是鉴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日益整体化、相互渗透性日益加强而设置的。
以上五个单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从不同角度加强学生所应具备的素质,构成了在通识教育理论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课程。其中公共基础课部分是专业方向课部分的基础,而专业方向课与综合实践技能课相结合,构成了学生本专业能力的核心,这两者的关系正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样,专业方向课指导实践技能课,而实践技能的深入学习又反作用于专业方向课。教育能力课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而选修课部分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也可以反作用于其它部分的学习。
(二)应用能力培养与教学能力培养的平衡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要着力解决好应用能力培养与教学能力培养的平衡。一方面,为了保证教学能力的培养,必须开设教育类课程,包括公共教育学、公共心理学、学科教学法、教育实习等,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方面不如纯粹的应用型的学生,毕业生的确有应用不足的缺陷。另一方面,由于教育性课程比重偏低,教学能力培养的教学效率和效果不理想,使毕业生并不具有师范院校毕业生应有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技能等方面的明显优势。总学分是有限的,增加应用能力培养的学分,必然减少教学能力培养的学分,两者似乎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策略是:
第一,课程适度独立。针对不同的能力可以开设的相关的课程。比如第二模块就是主要用于培养应用能力的课程;第三模块就是主要用于培养教学能力的模块;可以开设一些诸如“研究方法与写作”这一类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第二,课程体系要相互交融。三种能力是在同一培养过程中形成的。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当然,不同的课程培养的能力可能有所侧重。将教学能力的培养,融于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是最好的选择。教学实践课可不必单独开设,将其融于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同样研究能力的培养,也应当融于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
第三,理论够用为度。无论是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能力的培养或研究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在课程体系中,不能盲目追求理论体系的完整,以“理论够用”为原则,来决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首先要保证应用能力的培养,然后才是教学能力的培养,最后是研究能力的培养。学分的分布大致可以按照上述能力比例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