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2011-07-24程琳
程 琳
一、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思路
(一)确定会计核心职业能力
首先要找准会计专业目标岗位(群),再依据专业所定岗位(群)和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会计核心职业能力。在通过深入细致的岗位调研得知,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主要面向中小型企业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在经过多年实践后提升到财务管理岗位和会计监督岗位。出纳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是货币资金业务处理;会计核算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是会计核算方法、产品成本计算、纳税申报及财务报表编制;财务管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是投筹资管理、收益管理及报表分析;会计监督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是审计计划编制、经济业务审计及审计报告撰写。
(二)确定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根据会计工作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和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核心能力要求,在确定会计核心职业能力是会计核算能力、财务软件运用能力及纳税申报能力后,就可以把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构建核心职业能力的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如《出纳业务操作》、《企业基本业务核算》、《成本计算》、《报表编制与分析》、《纳税实务》、《财务软件运用》和《会计综合实训》等课程。这些核心课程支撑了会计核心职业能力,也概括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过程,是会计工作任务的浓缩。
(三)制定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围绕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中明确课程定位、设计思路、能力目标和学习目标,以及为了达到目标应进行的教学内容安排、考核标准、考核方法。要结合会计职业资格考试要求,实施“双证书”教育制度。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中还要体现工学结合的基本特征,即以会计工作任务为载体,让学生在学习会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能够亲身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逐步实现从学生到会计人员的角色转换。
二、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的构建
(一)按会计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设计课程内容
在核心课程设计上,必须按会计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培养学生会计职业能力为目标来设计课程内容,要打破原有课程、学科之间的界限,对课程内容进行取舍和组合。要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强化职业态度养成,加强学生的操作技能,每一门核心课程在具体设计时均要安排一定比例实训课时,其学时不少于40%。与此同时,核心课程要实施“双证书”制度进行教学,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会计技术资格考试内容全面融合于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中,学生修满规定学分,取得学历证书,同时可以考取会计职业资格证书。
(二)采用工学结合方式,加强校企合作
通过工学结合方式,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一方面学校聘请行业、企业会计专家担任核心课程的兼职教师,校企合作开发核心课程,按照企业实际工作流程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合作开发教材等以满足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另一方面企业为学生提供到企业锻炼的职业岗位,让学生参与真实的会计工作过程,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缩短学生工作适应期。
三、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的实施
(一)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会计专业教师不仅是高水平的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是企业会计职业中的专家能手,即“双师型”教师,也就是说要求教授会计核心课程的教师必须有在企业工作或锻炼经历。在核心课程的建设中,要通过引进企业人才、聘用企业兼职教师、定期派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等方法提高教师的“双师”比例,打造一支既懂理论教学、又有着丰富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满足培养高技能会计人才的需要。
(二)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由于会计职业的特殊性,学生大规模地到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往往受到限制,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中,一是仿照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布置,配置设备,准备完整的模拟资料和财务软件,会计核心课程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教学,实现融“教、学、做”为一体,大大地提高学生会计操作能力。二是引进企业进驻学校,在校园里成立营利性会计服务公司,企业负责对外承揽业务,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担任公司里的会计人员,从事企业会计核算、报表编制和纳税申报等工作。这样,学生在校园内就接触到真实的经济业务,开阔了眼界,增强了自信心,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顶岗实训,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