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专业学生培养的双导师制初探
2011-07-24周晓娜卢亚军
周晓娜 赵 瑞 卢亚军
财会专业是一个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针对财会专业大学生对努力方向比较迷茫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加之毕业找工作受到无经验歧视且进入工作角色慢的现象,分析了传统教育模式方面的原因,提出对财会学生教育的校内导师加校外导师的双导师制。双导师的优势在于校外导师能够给学生有力的引导并提供实践机会甚至是就业机会,与校内导师的理论指导相结合,互相补充,有利于培养出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财会专门人才。
一、提出双导师制的原因
1.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各个层次各个年级的学生都存在不重视学习的情况,具体表现为逃课、课上不认真听讲、课下不预习不复习,沉迷于网络等等。
2.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差
财会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要求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比较强。但是校内的理论学习和校内实习模式不能完全解决动手能力这个问题。而有些学校虽然也安排企业实习,但由于实习单位的指导能力缺乏,学生得不到切实的锻炼。有的实习单位只是带实习生四处转转、看看、听听,这样实习也无法达到锻炼实践能力的目的。
3.学生毕业后不能尽快与社会对接
缺少工作经验往往是财会专业应届毕业生找不到称心工作的原因。而这种现象应该从学生自身找原因。学生局限于校内理论学习,对社会接触的少,毕业后不能马上进入工作角色,这样增加了用人单位的成本。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
二、双导师制的优点
双导师制的优点就在于对学生能够进行有力的引导。而双导师制由于有校外导师的加入,能够弥补校内导师单独指导学生和校外导师单独指导学生所存在的不足,就更加具有其突出的优势。
1.校外导师可以给学生有力的引导
校外导师作为实践工作者,可以从实践角度,给学生一些关于就业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的指导,而且比校内导师更具有说服力。学生能够接触到生动的现场实践,这会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上进心。
2.校外导师可以给学生的实践实习提供帮助
由于校外导师都从事相关的职业,因此,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践实习的机会。并且可以在实践中给学生有力的指导。
3.校外导师给学生就业提供帮助
由于校外联系单位与人才市场直接相连,用人单位可以通过校外导师考察学生,学生也可以在接触社会中了解企业,提前形成就业意向,以达到提高就业率的目的。即使不被推荐工作,由于学生提高了实践能力,也将加快与社会的对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4.校内校外导师优势互补
校内导师理论基础强而实践能力弱,而校外导师实践能力强学术能力弱,双导师制正好可以扬长避短,取得校内外导师优势互补的效果。
三、双导师制的实施
1.校外导师的选聘机制
校外导师要选择业务精进并且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的专业人士。可以首先建立一个校外导师的信息库,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当地(一般为本市较好)的符合条件的财会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的信息,放入信息库中,然后邀请这些人作学生的校外导师。接受邀请的导师就成为一个或几个在校学生的校外导师,要对学生负责到底。导师的权责利等都要通过协议或合同的形式加以约定。
2.校外导师对学生的考评机制
校外导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给出成绩,并且算一定的学分。比如,从第二学年开始,学生开始在校外导师的指导下,做一些实践实务工作,根据具体工作安排,校外导师可以给学生的表现一定的成绩,并按照一定的方法算一定的学分,并有权要求学生重新修学这一学分。
3.两位导师的协调机制
由于是校内导师和校外两个导师,所以二者存在分工与协调的问题。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思想品德、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对学生进行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初步经济管理能力的培养指导;对学生进行沟通、协调等社交能力的培养指导等等。校内校外导师共同负责学生的毕业论文的选题与指导,以及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并且校内校外导师应该定期沟通,实现对学生全面正确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