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危机下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思考

2011-07-24宋桂娥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年12期
关键词:公允会计准则会计信息

宋桂娥

一、引言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经济环境总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着并潜伏着各种危机,每一次危机之后都促使人们思考其沉痛的教训并作出应有的反应。从会计角度看,现代会计的成长史总是从资本市场的危机之痛中破茧而出。进入21世纪,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显著加快,世界各国披露会计信息的会计规范模式不仅向会计准则的形式转化,制定高质量的全球统一的会计准则的呼声也日益高涨。2001年的安然、世通、施乐等公司重大财务丑闻的曝光,极大地推进了同年4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成功改组,IASB宣告制定具有“全球会计准则”意义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各国会计准则纷纷向IFRS趋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成为当前会计理论和实务界研究的热点。

会计信息披露以制度、准则或特定行动方式对经济主体活动予以强制性干预,强调政府对会计信息披露进行管制。以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但由于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zeff,1978),与公司相关的利益相关者普遍关注其会计信息披露是否真实可靠,是否充分及时,披露的对象之间是否公平等问题,也正是由于利益相关者的关注,促使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形成与演变。本文拟探讨会计信息披露的形成、发展,并探讨其理论基础问题,以供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制定时参考。

二、会计信息披露的变迁:历史证据

从会计角度来看,“披露”(disclosure)这一概念的提出和发展与资本市场紧密相关。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起源于英国,而作为完整的法律制度被确立、发展和不断完善却发生在美国。从信息披露制度的产生、发展以至不断完善的过程来看,大致分为萌芽期、初步形成、逐步完善和改进与发展等四个阶段。

(一)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萌芽期

在证券市场发展初期,会计信息披露并不为市场参与者所重视。直到1844年,英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证券市场的《公司法》,才正式提出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强制性要求。《公司法》首开先河地确立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公开原则”,要求公司必须向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披露相关信息;这是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萌芽。

(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初步形成

由于受到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自由放任主义学说的影响,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政府对股票市场采取完全放任自由的态度,不加以任何管制;同时,投资者没有意识到公司会计信息的重要性,这时会计信息的披露完全处于自由放任的状态,股票市场难免充斥着欺诈、投机、操纵。1902年,美国国会建议所有的公共持有公司应当强制公布重要资讯,如年度财务报告;1911年,堪萨斯州通过了第一部州级证券立法,此后两年间有22个州相继制定了类似的证券监管法。这些早期的证券立法被称为“蓝天法”,它们为反欺诈和规范证券市场的运行作出了贡献。由于各州的立法的不完全和执法的不严密,使得各州证券市场的不良行为未能得到根本遏制,以致于到了20世纪初的二十多年里,证券市场泡沫横生,最终导致1929—1933年爆发震惊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美国国会在充分酝酿和分析各州“蓝天法”的基础上,被迫出台了《证券法》(1933年)和《证券交易法》(1934年),正式确立了信息披露制度在证券市场中的地位。两部法律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初步形成。

(三)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逐步完善

20世纪60、70年代以后期,大规模的兼并浪潮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造成了巨大的不确定因素,使得资产、负债等硬性信息难以真实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美国证监会(SEC)意识到软性信息的披露对投资者决策至关重要。于是,在1978年专门制定颁布了《揭示预测经营业绩的指南》和《保护盈利预测安全港规则》,开始鼓励盈利预测的披露。年末SEC还制定了须披露的非经济性软信息的《S-K条例》、《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义务解释》等规范,规定:包括公司董事及高层经管人员的自我交易行为、发行人董事及高层经管人员的业务和声誉、发行人及其董事和高层经管人员的诉讼事项以及已经判处的行为、发行公司必须披露目前已经知晓的发展趋势、事件和可以合理预见对公司未来产生重大影响的不确定因素,以减轻预测性信息披露者的潜在诉讼风险,增强了对预测性软信息披露的支持等内容。三十多年的探索与改进,使得信息披露由最初的只强调硬信息向软硬兼顾的信息披露制度过渡,并最终趋于成熟,从而使会计信息披露制度逐步得到了完善。

(四)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改进与发展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席卷全球各个国家的金融危机,经济迅速衰退的不争事实,让崇尚自由市场的欧美等大多数国家政府也不得不纷纷动用“国家干预”的“武器”来对抗“经济寒冬”,力图挽救已经自我调节失灵的自由市场。美国的许多大型金融机构、政府和国会议员指责美国会计准则,并将矛头指向了要求金融产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SFAS157号准则,认为正是由于其强迫确认了金融衍生工具的许多不会实现的损失,导致金融机构过分对资产按市价减计,扭曲了财务报告,动摇了投资者信心,从而导致金融机构加大了资产抛售力度,使市场陷入恶性循环之中,进而导致了危机的恶化和蔓延。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的相关性甚至让部分国会议员将修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提升到了政治高度,要求资本市场监管部门暂停公允价值计量。

不可否认,此次金融危机中金融衍生品扮演了放大风险的恶魔角色,但理性地分析,我们会发现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只是影响了资产计价,虽然对危机的扩大产生了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并不是引起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从根本上讲,会计准则是服务于企业基本业务的,会计是反映经济现实的工具,它永远也不会有经济调控职能,并不能承担危机的主要责任,原则上控制和监管金融衍生品的风险主要是经济问题而非会计问题,大力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虽然会计界一直坚信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本身并没有错误,但是迫于政界和金融界的巨大压力,会计界也不得不改变原来的不妥协的立场。2008年9月30日,美国证监会(SEC)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表了一个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说明,指出对交易不活跃的资产,管理层可以采用自己的金融模型和判断进行计量。随后,FASB针对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的修订发布了一份《FASB工作人员立场公告》(FSP),允许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其处于信贷危机中的资产重新定价。从实质上来看,此次修订是多方妥协的结果,既没有放弃公允价值计量的目标,也满足了银行家和一些政治家的要求。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2008年10月13日投票通过放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决定。IASB在声明中称,“规定修改后,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登账的企业,将可依新准则重新归类资产,从而避免必须按市值计价(mark-to-market)的结果。”

通过此次对准则和公允价值确认的修改,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财务报表的财务状况和损益情况,使报表显得好看些,达到一定的粉饰效果,但并不能改变金融机构的实际运行状况,挽救金融危机。因为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为了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资金运动的状态和结果。如果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经济运行的情况没有根本的好转,仅靠财务核算和反映规则的修改不可能达到治本之目的。

总之,会计信息披露的变迁历史表明,资本市场与会计信息披露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资本市场同时是会计信息披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三、资本市场效率与公平是会计信息披露理论研究的路径

效率与公平是资本市场的永恒的追求。资本市场的公平,就是市场参与者有平等的主体地位和待遇、均等的交易和盈利机会,以及以价值规律为基础的交易形式。公平的维系,需要特别保护处于被动和弱势地位的主体利益。由于上市公司管理者容易垄断和操纵会计信息,投资者就处于被动地位;由于大股东拥有公司控制权,中小股东就处于弱势地位。这就要求上市公司披露信息,并且向全体市场参与者公开。可见,会计信息披露本身是资本市场市场公平的要求。然而现实市场中完全有效(或失灵)和绝对公平的资本市场事实上是不在的。把它们放到资本市场和会计信息披露来理解,如果资本市场是有效的,即证券价格能够充分且及时地对全部可获得的信息做出反映,则投资者将较少关注信息的不对称;此外,谁都不能也不会去操纵证券价格,因为并不能因此获得超额收益。但从收入分配的角度,投资者的财富还是会随着证券价格的变动而改变,也就是说公平不是平均,否则就会影响效率。

20世纪90年代以来,比较制度分析不断应用于社会科学中的众多研究领域,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它主要采用相互作用式的研究方法对现行制度进行比较分析,侧重于在博弈论的框架中研究制度的多样性、互补性与路径依赖性。在一个信息不完备和不对称的世界里,好的制度可以帮助有限理性的参与人节约决策所需的信息加工成本,因此运用比较制度研究中的分析方法研究会计信息披露无疑是一种独辟蹊径的研究思路。它不是单纯地比较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所产生会计制度(会计信息的公允披露)的优劣性,而主要是研究某种会计制度安排在特定环境中的起源、变迁以及自我实施等问题,更好地实现了会计制度安排与其他制度安排的互补。当然,一国的会计制度也是特定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中的各种利益集团力量此消彼长的综合结果,从而影响了它的制定、变迁以及交易成本的高低。毋庸置疑,世界产品与金融市场的日益全球化,将推动各国会计准则的不断趋同,佐证就是最近欧盟宣布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来处理欧盟内公司的会计业务。然而,由于政治、法律、文化及其历史传统的差异,这种演化的方式很可能会相当不同,这就意味着全球会计制度的趋同将是一个逐渐演进的长期过程。这对我国如何制定和修改会计准则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猜你喜欢

公允会计准则会计信息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会计教育的思考
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框架构建研究
СТО ЛЕТ КИТАЙСКОГО ВУЗА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公允价值影响了银行杠杆的顺周期行为吗?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对公允价值计量:CAS 39的思考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