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内部控制体系研究与探索
2011-07-24常静
常 静
健全和完善学校内部控制体系目的在于督促监察学校财务活动合法性、效益性,揭露财务活动中的弊端和违法行为,威慑和制约不法行为,保证财务活动的正轨运行。完善学校内部控制体系是促进教育系统依法理财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财务健康运行的必要之举。
一、当前学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基层学校普遍存在学校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内部控制不健全,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资产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学校缺乏开源节流、精打细算的工作作风,节俭办学做得不够;民主理财校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工作做得不够。
2.由于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会计结算中心不能直接涉入学校内部管理经济活动,且报账会计工资福利归学校管理,因此对基层学校的财务活动的真实性很难保证,对基层学校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存在盲点。
3.学校内部未设立专职或兼职审计人员,内部控制执行与监督力度不够。
二、完善学校内部控制体系的设想
(一)学校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学校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散布在学校的教学、后勤、行政管理等各个环节之中,是学校全面业务活动的一部分。
1.加强分工控制。对不相容的职务分工负责,使经济业务处理有关人员能够相互制约,以加强内部机构和岗位设置的控制。具体包括某项经济业务授权批准的职务和该项经济业务执行职务的分工;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和审查稽核该项经济业务的职务分工;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和该项经济的记录职务分工;保管某项财务物资的职务和对该项财产物资进行清查的职务分工。
2.加强授权控制。规定学校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和业务处理权限,使他们对自己的业务处理行为负责,以加强工作的责任心。大额的货币资金支出必须经过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审批,以确保货币资金流动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经办人有权拒绝审批人超越授权审批的事项。
3.加强业务记录控制。在经济业务由报账会计去结算中心报销前,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保证原始凭证的真实准确。业务经办人在处理有关业务时必须签名,以备以后追溯责任,原始凭证必须经报账员、总务主任、分管副校长、学校校长四级审核方可报销。
4.健全会计档案保管制度。对学校的财务会计档案归档后需登记造册,专人保管,防止篡改和抽换会计资料,便于进行业务复查。
5.建立国有资产使用管理责任制。改变学校“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现象,首先明确使用人员和保管人员的具体职责和责任,将国有资产使用管理落实到人。其次配备专职校产管理员,负责各类校产验收、入库、保管、领发,并及时输入固定资产软件,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第三做好本单位国有资产的购置、维修、保养等日常管理工作,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严格控制日常办公设备的配备数量,彻底转变求大求全,盲目攀比的错误思想。
6.构建学校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由学校财务部门牵头、教务处、总务处、学工部、团支部、工会等部门参加,定期向校长办公会报告,这种机制的目标就是要吸收集体智慧,全员参与,相互配合和监督,使得办学效益达到最好,风险成本降到最低。
(二)会计结算中心健全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对学校进行会计集中核算,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服务为一体,在强化会计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规范会计行为、提高核算质量、规范财务管理、遏制腐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实现学校财务的事前、事中监督。
1.加强对报账会计的管理。将报账会计编制、组织、人事、工资关系,全部转到会计核算中心统一管理,保证了会计人员与单位间相对独立性。增强会计人员进行监督的自觉意愿。使会计人员敢于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监督,有利于会计人员依法独立履行职责。同时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报账会计定期进行轮岗和业务培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明确奖惩,解决报账会计的福利待遇和职称晋升等问题。
2.健全和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工作。对基层学校各项资金从缴入到预算分配再到资金拨付使用、银行结算直至资金到达商品和劳务供应者账户进行全过程监控,强化了预算的约束力,提高了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和效果,资金运作过程透明度高,制约机制完善,规范了使用者的行为。
3.加强学校现金管理。积极做好公务卡应用管理工作,从源头上督促学校实施公务卡制度,严格控制现金提取支付额度,此种方式有效的克服了传统的现金支付方式下存在的发票来源的合法性,发票原始信息真实性无法确认的问题,简化了财务结算程序,规范了单位现金管理,增加了单位财务支出的透明度,对公务卡制度执行不力,现金提取量教大的单位,不定期组织上门进行财务检查,对库存现金进行抽查。
4.加强学校资产管理。将资产管理软件与财务软件有机结合起来,设立资产管理会计,通过远程报账系统,录入固定资产明细账,经过学校总务主任审核后,登记的固定资产账自动与核算中心的固定资产账进行核对,保证了账账相符。并定期对基层学校进行清产核资,以保证学校实际拥有的各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以及债权债务的金额、数量与会计账簿核对相符,做到账实相符,确保会计资料的正确性与可靠性,确保国家资产的安全。
5.加强学校基建管理。取消学校基建账户,统一银行账户。对票据进行严格核算,通过国库支付或控制支票密码等方法,对没有预算安排的项目,对手续不全的工程、超预算的工程、资金未到位的工程坚决不予付款,对于大型项目,先由学校提供所有资料进行审核后,再办理支付业务。在工程完工及交付使用阶段督促学校及时办理审计竣工结算和资产交付使用手续并做好基建财务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加强对基建工程的全过程监督,保障学校基建工作的规范进行。
6.完善学校收费管理。对于学生的收费收取采取由学生到银行交费的缴款模式,学校上报给银行的收费信息先经过结算中心审核,特别是高中和民办学校的收费要制定减免幅度以及减免退费程序,增强此类收费的透明度,杜绝“人情、关系”,保证收费的应收尽收,以及公民的公平教育,也防止腐败现象的出现。
(三)教育审计部门健全完善内部审计控制制度
内部审计既是学校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又是对学校内部控制进行再控制的有效方法,对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完善人员设置。在学校内部设立专职或兼职审计员,定期对本单位各项资金进行审计或审计调查,并向学校、纪检部门提供报告,为学校、主管部门领导了解学校的财务状况,加强学校经济活动的管理提供依据,并将违纪违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
2.加强对学校各项内部控制检查监督和评价。建立一套较为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例如对学校公用经费支出通过同类规模学校之间进行对比分析,采用量化法来审查某项经费的合理性和合规性。通过公用经费占教育经费比率、招待费占公用经费的比率等财力效益指标,以及学校资产负债率、经费自给率、收入计划完成率等发展能力指标,为主管局对基层学校的绩效评价提供依据。
3.对校长的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对学校的收费、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任期内内部控制情况,学校的大额支出、基本建设、银行贷款、对外投资等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程序与效果,理清并分析债权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及对学校资产的管理与保护情况,评价校长本人是否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章制度,降低学校的财务风险。
4.重视非财务资料的收集工作。通过对被审学校党政会议记录、年度工作总结、合同、协议、考核办法、学生花名册等非财务资料的收集,核对和对比分析有关业务数据,挖掘是否有收支活动“下沉”现象,例如将政教处学生的名单与结算中心收费人数的对比,检查学校有无隐瞒收费,小金库现象的发生;查看食堂、附属单位、门面房承包合同,检查学校非税资金是否应收尽收,学生的课本、社会实践活动有无回扣,是否入账,有无体外循环,进一步做好延伸审计工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学校、会计结算中心、教育审计部门这一内部控制体系,形成内部控制执行检查监督和整改的长效机制,使可能发生的问题得到预防,已经发生的问题及时发现,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和整改。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保障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高蕾,努力探索教育内部审计工作的新思路.科技信息2009.1,601页.
[2]崔小燕,强化中学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110页-112页.
[3]刘美满,加强内控制度建设规范教育经费管理.商业文化2008.12,38页.
[4]王晓涛,中小学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教育管理与评价2007.8,58页-59页.
[5]郭志坚,非财务资料在学校财务审计中的作用.审计月刊2008.5,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