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廊坊市现代产业体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1-07-23李艳华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9期
关键词:廊坊市廊坊高技能

李艳华

(廊坊师范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地处京津两大城市之间,环渤海腹地,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正在加快转化为发展优势。廊坊市近年来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当惊人,“十一五”时期,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3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1万元,均实现了翻一番;财政收入从2005年的53.7亿元增加到2010的195.4亿元,全市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372项,是“十五”期间的6.5倍。为此廊坊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时期将加速构建高端产业结构,立足高端定位,坚持招商选资,全面提高项目引进档次、服务水平、配套能力,基本建成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如何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成为廊坊市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等操作性难题的人员。高技能人才是一种融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较强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于一身的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发展条件下人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廊坊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1.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供需失衡

据测算,廊坊市机关事业单位有技术工人25000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2500人,仅占技术工人总数的10%。与中等发达国家的25%-30%、发达国家的40%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高技能人才的缺乏,制约了廊坊市经济发展,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2.高技能人才结构不合理

廊坊市现有高技能人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传统技工多,现代技工少。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和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增加了很多新职业,大批低技能就业岗位正日益转化为高技术含量的岗位,急需一大批适应新要求的新型技能人才,而廊坊市传统技工较多,技能人才的补充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极不配套;二是学历偏低。廊坊市高技能人才主要集中在高职以下学历的人群中,虽然,学历的高低并不能代表一名技术工人水平的高低,但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一名技能型人才的知识积累、水平延伸和技术的创新,并且企业更青睐于那些技能和学历并重的高技能人才;三是大龄技工多,青年技工少。从年龄结构上看,青年在高技能人才中的比例很小,技师、高级技师面临断档,高技能人才年龄偏大,随着老一代高技能人才渐渐退休,在技术指导、技术攻关、青年技工的传帮带上表现出力不从心,原本就奇缺的高技能人才将后继乏人。

3.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缺乏前瞻性,培养模式缺乏创新性

目前一些高职学校设置专业时,不考虑社会需求,而是按照现有教师来设置专业,或者只考虑专业建设的成本,哪个投入少就办哪个。专业设置和培养计划的制定与当前经济发展需要严重脱节,缺乏前瞻性,缺乏未雨绸缪。此外,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理论教学较多而岗位实践教学部分较薄弱,导致培养的人才空有理论知识,而技能、经验方面严重匮乏。

二、构建全新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学校、企业和政府等多方面的努力,而各类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为此,本文仅从学校方面入手,进行重点分析,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出发,以培养廊坊现代产业体系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对廊坊高职院校的产业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以“一个基本导向,两个体系建设,三个教学模块设计”为措施着力点(如图1),以期为廊坊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借鉴。

图1 现代产业体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框架图

1.以市场就业为基本导向,动态制定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

高技能人才建设要有前瞻意识,要未雨绸缪。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体现市场观念,充分考虑市场变化,要动态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只有专业设置对路了,才能满足社会需要,学生就业才有保证。要定期对华为、富士康、新奥、润泽信息港等重点产业单位的部门进行人才需求调查,并结合廊坊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动态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要严格避免教师“闭门造车”,而要由来自行业、企业中最了解市场及人才培养需求的专家来论证,他们在专业设置方面最有发言权,从而确保重点产业人才供给不断链。

2.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1)构建“三合一”理论教学体系,提高学习兴趣。高技能人才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而学习兴趣是提高课程理论知识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调动学生在这一方面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轻松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是高技能人才培养首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在教学手段上,在传统板书教学基础之上,将多媒体教学、flash教学和录像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教学方式上,采用研究式、启发式、应用式等方式,教师根据各知识点的特点灵活应用;在授课方式上,采用口授、讨论、自学等形式,以调动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构建“工学结合、产学一体”新型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打下扎实的实践基础。职业技能培训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职业学校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是制约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的一个主要瓶颈。为此应大力推进职业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建立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按照学习领域、工作领域的知识与技能需要,将岗前培养、岗上训练、岗后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试办具有一定规模、全方位、综合性、多功能、培训与就业一体化,具有综合性示范作用的职业技能训练综合基地,建立完整的职业能力训练体系,使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培养融知识、技能、经验等于一体的高技能人才。

三、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模块

职业学校的课程教学要划清与普通教育教学的界限,要走职业导向的发展道路,要合理设计教学模块,恰当安排各模块的开发顺序。即先开发基础模块,其次是技术模块,最后是职业模块,把职业教育培训真正从学科教育体系中分离出来,使之更好地与就业直接相联,使职业教育培训的道路越走越宽。

1.进行基础模块开发设计

此阶段的开发目标是学生掌握一些基础性知识的基本技能,所谓基础性知识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一些专业性不强但是普遍用到的工具性课程,例如基础英语课程、基础计算机课程等;一是专业技能方面的基本课程。此阶段是高技能人才学习和成长的基础。

2.进行技术模块开发设计

此阶段的开发目标是掌握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技能,重点对相关专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及发展的趋势或解决未来问题的办法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进行学习。此阶段是高技能人才提升的关键。

3.是进行职业模块开发设计

此阶段的开发目标是在前两个模块开发的基础之上,对学生进行技能的强化和技术的提高。拥有高超的技术是高技能人才区别于其他人才的重要标志,但是技术的高低又直接决定着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此阶段是高技能人才技能强化和素质培养的关键。

[1]武义青.深刻理解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N].河北日报,2009-07-29.

[2]张燕生.现代产业体系需要有效配置人才资源,网易财经,2010-11-29.

[3]何应林,宋兴川.高技能人才概念研究[J].职教论坛,2006,(1).

[4]刘素杰,郝莉笑,郭文山.河北省企业高技能人才现状与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3).

猜你喜欢

廊坊市廊坊高技能
中国人民银行廊坊市中心支行
廊坊市
中国人民银行廊坊市中心支行
廊坊市
廊坊专场(二)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蒸蒸日上的廊坊百冠
今夜我们与廊坊相爱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