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建与城市和谐共生的绿色钢铁企业

2011-07-21高祥明

中国钢铁业 2011年9期
关键词:太钢钢厂绿色

高祥明

一、以和谐发展的“共同体”理念引领企业与城市共同成长

太钢始建于1934年。经过75年的发展变化,“十里钢城”已被逐步扩大的太原城区所包围,成为城北区的一部分。多年来,太原市承受着巨大的环保压力,太钢也颇受责难。钢厂是城市的“异体”,还是与城市和谐发展的“共同体”?这些年来,太钢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准确定位企业发展战略及实施途径,从发展理念上破解这一难题。

从历史看,拥有钢厂的城市往往源于钢厂、兴于钢厂,钢铁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构筑起了城市的工业基础体系,甚至造就了城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钢厂与城市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而来自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则反映了生态文明和社会进步对钢厂、对城市的共同要求。作为一个有着远大抱负和追求的钢铁企业,应当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和发展观,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自觉的意识和行为,成为企业推进绿色转型、实现与城市和谐发展的内在动力。

从发展趋势看,资源、环境已经成为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保护生态地球,钢铁企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工艺、装备、产品的日益趋同,钢厂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水平,既关系产品成本、质量,更关系到企业品牌、形象,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钢铁企业间的竞争,必将由技术、人才的竞争转向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水平的竞争。钢铁企业只有以全球化战略眼光,瞄准世界上最好的钢厂,运用世界上最好的技术,打造绿色工厂,才能生存和发展。

从现实看,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钢铁生产工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发达国家,位于城市中的一流钢厂集钢铁产品制造、生产过程能源转换及回收利用和社会废弃物的消纳处理功能于一体,实现了与城市的和谐共处。中国的钢铁企业,只要认真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就一定能够发挥后发优势,在较短的时间内跨越世界钢铁企业传统的发展阶段,成为与城市和谐发展的绿色工厂。

太钢把打造绿色工厂作为建设全球最具竞争力不锈钢企业的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素之一,明确提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支撑,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实现工艺装备绿色化、制造过程绿色化、产品应用绿色化,让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成为太钢新的发展方式、效益增长点和竞争力,全力建设冶金行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示范工厂,使太钢成为创造价值、富有责任、倍受尊重、绿色发展的新型工厂,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相统一。

二、以技术和管理创新“驱动”钢厂与城市绿色融合

太钢坚持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工艺、技术、装备、产品的集成创新和升级换代,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加速绿色转型、融入城市经济圈提供了重要支撑。

1.采 用最好的技术,打造新一代钢铁生产流程

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产品结构和流程不合理是能源资源利用水平低、污染重的源头。短短几年时间,太钢下决心淘汰了所有的旧焦炉、小高炉、小电炉及落后冶炼、轧钢装备,坚持自主创新、系统集成,建成当今世界工艺技术最先进的7.63m焦炉、450m2烧结机、4350m3高炉、160吨超高功率电炉、180吨AOD炉、180吨转炉、180吨LF炉和板坯连铸机、2250mm热轧机组、宽幅不锈钢冷轧生产线,实现了全流程工艺技术升级和主体装备的大型、高效、节能和环保,一跃成为全球最大、工艺装备水平最高、品种规格最全的不锈钢企业,从根本上改变了太原市城北工业区的传统格局。

太钢在节能环保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上,率先建成国内第一座7.63米焦炉、焦炉煤气脱硫制酸和饱和蒸汽发电工程,建成全国处理能力最大的膜法工业污水处理工程,率先接纳城市生活污水和中水,建成了国内最先进的碳素钢渣和不锈钢渣处理线。建设的中国第一个烧结烟气脱硫脱硝制酸项目去年正式投产,烟气脱硫率可达95%,年可减少SO2排放1.5万吨,减少NOX排放1800多吨,制备98%的浓硫酸2.2万吨,创造可观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十一五”期间,太钢累计投资82亿元实施了87项节能减排、循环经济项目。其中,25项世界最新节能环保科技成果在太钢率先使用和系统集成,62项节能环保技术和工艺直接惠及城市社区。太钢又提出,“十二五”期间,再投资60多亿元,实施一批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全力建设冶金行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示范工厂。

2.瞄 准最好的钢厂,提高管理水平和指标水平

为加速实现自身与城市的和谐发展,太钢围绕最具竞争力发展战略,在建立品种、质量、成本、效率、服务等对标体系的同时,以日本千叶、韩国浦项等与城市融为一体的优秀钢厂为标杆,建立起了绿色发展对标体系,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绿色发展战略管理系统。同时,推进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将绿色发展指标逐级分解落实,纳入对各单位、各岗位的绩效评价体系,实现了与全工序、全员经济利益的紧密挂钩。2007-2010年,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的奖惩金额就达到1.2亿元。

坚持诚信环保,建立起与政府环保部门联网的远程在线监测系统、能耗环境质量信息定期公报制度和群众监督举报制度,全方位接受社会监督;邀请省市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专家学者、中外媒体记者、高等院校师生参观感受太钢,实现了政府监督、群众监督与自我约束的有机结合。

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双轮”驱动下,太钢绿色发展结出累累硕果。节能减排项目现在每年可增加产值24亿元,增加效益9亿元。2010年与2005年相比,吨钢综合能耗由703千克标煤降至554千克标煤,吨钢新水消耗由21.1吨下降到1.91吨,吨钢化学需氧量由2.47千克下降到0.03千克;吨钢二氧化硫排放由8.7千克下降到了0.83千克;吨钢烟粉尘排放量由1.68千克下降至0.42千克。

三、以拓展“四大功能”加速企业与城市“共绿”

植“绿”企业、增“绿”城市、惠及社会是太钢绿色发展的重要思想。太钢在推进内部绿色发展的同时,大力拓展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废弃物消纳处理、绿化美化四大功能,加速工厂“绿色”向市区和社会延伸,为城市创造新的更大价值。

1.以 绿色产品打造优势产业链

优化产品结构,打造以高效、节能为特征的绿色产品,提高钢材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降低钢材使用数量和能源资源消耗,有效减排二氧化碳,是钢铁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太钢实施精品战略,推进常规化、同质化产品向特色和高端产品的转变,加快开发生产长寿、高效、节能型新一代钢铁材料,已形成了以不锈钢为核心,包括冷轧硅钢、高强韧系列碳素钢在内的高效节能型绿色产品集群。现在,太钢的铁路行业用钢、双相钢、耐热钢、核电用钢、造币钢、汽车行业用钢、热压模板行业用钢、冷藏箱行业用钢、高牌号硅钢、车轴钢、纯铁、汽车用钢、焊瓶钢、无磁板、9%Ni钢等20多个重点品种的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太钢自主开发的铁路货车用不锈钢板已经用于大秦铁路3万多辆铁路货车制造,与碳钢车相比,在减轻车体重量、提高车皮寿命、提高载重能力、降低维护成本等方面优势明显。为节约宝贵的镍资源,太钢加快开发物美价廉的400系经济型铁素体不锈钢产品,现在400系不锈钢所占比重超过40%。太钢还形成了包括火车轮轴用钢、高强度汽车用钢、工程机械用钢、煤机用钢、电工钢等在内的高强度、高韧性系列钢铁材料,其中,开发百万千瓦机组用厚涂层高牌号冷轧电工钢,成功应用到超超临界百万千瓦级发电机组,实现百万千瓦机组硅钢材料国产化;成功开发生产液化天然气(LNG)储罐用钢,初步满足了我国能源储备战略及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需要。同时,太钢充分发挥城市和钢厂各自的优势,共同建设太原不锈钢生态工业园,吸引了一批知名企业和品牌入驻园区,延伸了不锈钢产业链和价值链,奠定了太原市“北有不锈钢、南有富士康”的城市产业格局。目前,园区已形成20万吨/年的不锈钢深加工能力,成为太原市经济圈中最有特色、最具潜力的产业板块,创造了内陆城市园区经济的成功范例。目前,太钢高效节能型绿色产品占到全公司钢材总量的70%以上,创造的效益占到85%以上。

2.制 造过程二次能源转换惠及城市社区

在绿色转型发展中,太钢破除旧的思维定势,与国际最好水平对标,依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推进节能降耗,实施了一大批节能技术项目,实现了焦化不排尘、发电不烧煤、转炉负能炼钢。目前,太钢回收利用副产煤气产生的能量已经占到生产所需能源的48%,余热余能发电量占到生产用电量的28%。太钢提前两年完成了山西省、太原市下达的“十一五”节能目标,连续两年获得山西省节能工作特殊贡献奖,为城市和社会节能减排发挥了示范作用。

长期以来,燃煤污染物是太原市重要的污染源。在淘汰燃煤锅炉上,太钢加快从企业内部向城区拓展,以最大程度地消除城市污染源。太钢充分利用厂区余热,解决了800多万米3周边社区宿舍的冬季采暖,淘汰燃煤采暖锅炉50多台,削减二氧化硫排放7000吨/年,极大地改善太原市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太钢还将回收的部分煤气并入城市管网,缓解了城市居民用气紧张状况,在节日保供、故障保供、峰谷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城市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3.废 弃物消纳处理功能向城市和社会拓展

消纳废弃物与城市垃圾一直是世界性难题。目前,西欧和北欧可燃废物与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置率已达98%以上,日本为100%。太钢在加快实现废物零排放的同时,致力于建设城市和社会大宗废弃物消纳处理中心,从而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与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社会融为一体,成为太钢绿色发展的一大特色。

太原属严重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8.4%。太钢集成国内外所有先进的节水工艺技术,先后建成膜法水处理、焦炉废水处理、中水深度处理系统等新型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8.2%。同时,将工业废水处理向生活污水延伸,在行业率先采用高新技术对太原城北地区居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日处理量达5.5万吨,年减少城市COD排放5000吨。为保护汾河流域水资源及生态环境,太钢还分阶段关闭了19口工业水井,结束了开采地下水的历史。2010年与2001年相比,钢产量增长了2倍多,总耗水量却下降了60%。近5年,累计节约新水5600多万吨,相当于一个150万人口中型城市一年的总用水量,为缺水地区钢铁业及其它高耗水产业发展树立了典范。

钢渣、铁渣是钢铁企业最主要的固体废弃物。上世纪80年代,当代愚公李双良治理渣山开创了冶金行业循环经济之先河,成为我国冶金战线治理钢渣、保护环境的一面旗帜。进入新世纪,太钢跟踪国外最先进治渣技术,率先建成了处理能力达200万吨的钢渣处理线,生产出路基产品、建材速凝添加剂、水泥原料等高附加值产品。目前,我们引进拥有全球最先进钢渣处理技术的美国哈斯科公司,与其合资建设的钢渣综合利用项目已正式开工,建成后年可产50万吨钢渣肥料、30万吨路基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彻底使不锈钢尾渣变废为宝、实现综合利用;引进日本先进技术,正在实施冶金岩绵开发生产项目,建成后年可生产10万吨的高品质建筑保温、防火、隔音新型材料,市场前景广阔。如今在太钢,高炉渣、电炉钢渣、不锈钢渣开发利用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循环链。

长期以来,燃煤锅炉发电、取暖所形成的粉煤灰成为太原市一大“公害”。太钢每年产生的粉煤灰达60多万吨。为彻底消除这一污染源,太钢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年产30万米3的粉煤灰加气砼及2亿块蒸压粉煤灰标砖生产线,每年节约2200多万元的粉煤灰处理费用,新兴建材粉煤灰加气砼砖质量达到国家一等品标准,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与传统墙体材料相比,应用粉煤灰加气砼砌块的建筑墙体可以节能65%以上。太钢生产的粉煤灰加气砼砌块被应用于世博会山西馆外墙建设,成为绿色世博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过去,轧钢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混酸采用石灰进行中和处理,不仅消耗大量石灰,还产生大量的污泥,危害城市及周边生态环境。太钢实施冷轧硅钢酸洗废盐酸再生工程,工程采用喷雾焙烧工艺,改造废酸脱硅、废酸再生、再生盐酸储罐等装置,对冷轧硅钢酸洗产生的废盐酸进行回收再生利用,年回收利用盐酸1.3万吨、氧化铁粉4200吨。太钢率先与国际一流公司合作,建设目前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废混酸再生项目,每年可减少外购氢氟酸1.5万吨、硝酸1.3万吨,减少石灰消耗2.6万吨、酸污泥处理量5.5万吨、废水排放200万吨,还可回收金属氧化物铁、镍、铬7700吨,成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共赢的范例。

4.从 植绿于企业到增绿于城市

太钢从“企业与城市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这一理念出发,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对绿化进行系统规划设计。通过采取“拆旧建绿、拆墙透绿”等措施,构建起了以公路、铁路、能源介质管网“三大绿色廊道”为主线,万平米以上的绿地为景观节点的绿化网络,形成了“厂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生态绿色格局。目前,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0%,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生态型园林化工厂。

太钢在植绿于企业的同时,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增绿于城市。在太原市东西两山数百亩荒山、高速路两边绿化工程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成为美化城市的排头兵。2010年,太钢承担了太原市西山地区265亩荒地的绿化建设任务,累计栽植各类苗木19880株。

太钢人靠着辛勤和创造播下一颗颗“绿色种子”,将一个“满目皆绿”的现代化钢城加速融入城市、融入社会,在太原市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基地、特色文化名城和现代宜居城市的进程中,奏出了钢厂与城市、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乐章。

四、工作体会

太钢的绿色转型,是在国家对钢铁产业进行全面调整,山西省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向新型工业基地和精品原材料基地跨越的背景下进行的,并始终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太钢绿色发展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在工作中我们深切体会到:

1.站 在和谐发展的角度认识钢厂与城市的辩证关系

目前,在全国省会城市(直辖市)中,拥有规模以上钢铁企业的占70%以上。从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生态地球的角度看,异地搬迁并不是唯一的和最好的选择,根本的出路在于钢厂与城市成为价值趋向一致的共同体,并通过不懈努力实现和谐发展。

2.用 发展的观点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资源能源和环境容量问题,是内陆钢厂与城市发展能否相融的焦点。从太钢的实践看,钢铁企业能够创造出比较高的资源能源利用水平和环境保护水平,也能够有效改变城市的传统产业格局。城市下决心扶优汰劣,为优秀企业发展腾出合理空间,实现资源、环境容量的科学置换,最终实现城市的发展目标,这是殊途同归,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点。

3.以 世界的眼光审视和对待现实

太钢建设绿色企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面向世界,在“全球最好”这一目标的驱动下,全面开展对标,激发了企业转型发展的内在活力。世界钢铁业的发展历程证明,中国的钢铁企业完全可以超越国际上最好的钢厂。钢厂融入城市不再是世界性难题,难的是我们自己的观念、机制和能力。

4.企 业在融入城市和社会进程中要勇于担当

从世界范围看,在解决资源、环保等突出问题中,已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公众广泛参与的模式。国际优秀钢铁企业都走过了一条由自身循环向社会大循环拓展的路子。中国企业应当站在战略高度,自加压力,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自觉充当城市功能的“转换器”,实现城市与钢厂的和谐发展。

建设绿色企业、实现与城市的和谐共处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十二五”期间,太钢将抓住山西省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省的历史机遇,加强对低碳制造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快与城市的绿色融合步伐,为提升我国钢铁工业的绿色发展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太钢钢厂绿色
绿色低碳
德国萨尔锻钢厂
旧厂区在城市更新改造中的思考——论团山钢厂土地盘活
德国萨尔锻钢厂
太钢6项成果获冶金科学技术奖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基于战略层面的环境业绩评价——以太钢为例
钢厂污水的现代处理技术探究
太钢生产出国产首套CAP1000核电站用不锈钢
贺太钢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