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院院士
2011-07-20
两院院士
王 越
1932年4月出生,著名的信息系统专家,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理工大学名誉校长。曾任中国兵器工业第二○六研究所所长、北京理工大学校长。长期从事火控雷达系统、信息对抗技术的科学研究工作。
曾担任过许多大型火控雷达系统的总设计师和行政指挥,研究成果丰硕,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机电部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发明四等奖、国防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曾被授予兵器工业功勋奖、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要生产人类需要的物质和精神文化。”
徐更光
1932年11月出生,爆炸理论与炸药应用技术专家,中共党员、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兵器工业总公司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及科技委顾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等职。
长期从事炸药应用技术的教学与科研,为我国弹药的炸药装备发展和装药技术的革新改造作出不懈努力,取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级奖三项、全国科学大会奖等部级奖九项。92年获兵器工业总公司党组授予“兵器工业功勋奖”荣誉。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工作给每人以机会,然而,成果只属于那些勤奋、诚实,为工作做出创造性劳动的人。”
苏君红
1937年4月出生,1963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本科,西安交通大学毕业。
担任多项红外工程总设计师。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光华基金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科学是人类的精神财富,丰富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和哲学观点,是思想解放的先导,推动了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李鸿志
1937年5月出生。弹道学家,天津市人。1961年8月毕业于炮兵工程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弹道国防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国防科研、教学工作。
先后获得国家发明及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科技进步奖10项。撰写80多篇(部)论文、著作。培养了4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担任12年大学校长,热心高度教育研究与改革实践,在学校规模、学科水平、教学质量与知名度等方面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们要以国防科学技术即高新技术为先导, 以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为主, 通过高新技术与通用技术不断向生产力转化,向外延伸、拓展。”
毛二可
1934年1月出生,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北京电子学会常务理事,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空军科学技术与人才培养顾问。
在雷达体质和杂波抑制方面取得重大的科研成果,先后主持和参加了三十多项重点科研任务。对我国动目标显示、动目标检测技术做出了重大贡献。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四等奖一项,部级奖多项。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其实我只是普通的科技工作者,只是在自己的工作中作出了一点点成绩。一个搞科研的人,只要有一般的生活条件,能安心地做学问,也就满足了。”
汪顺亭
1935年1月出生,惯性技术与导航设备专家。1962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包曼国立技术大学。现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舰船惯性导航系统、原理方案和惯性平台研制工作。我国自行研制的舰船用高精度、长寿命、动压马达液浮陀螺惯性导航系统主要完成人,1994年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对于我所从事的惯性技术与导航设备专业的发展,一个人所能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只有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把个人的工作融入到集体劳动之中,才能有所作为,作出一些贡献”。
王兴治
1935年9月出生,1956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电机系导弹专业毕业。
担任多项导弹武器系统项目总设计师。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排名第一),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一),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奖”,国家特殊津贴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自从干上了这一行,我就意识到了,我是被判了‘无期徒刑’,注定我这一生要永远为科学服役,舍此,别无选择!”
王泽山
1935年10月生,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现任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装药技术研究所所长兼总工程师。
作为学科带头人,其研究成果共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国家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一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一项(均为第一发明人)及其它九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999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们这些经过党和政府几十年教育和培养的科技工作者,已习惯于把奉献作为人生的乐趣,已习惯于从工作、从奉献中寻找乐趣,国家给我们这么多荣誉,就是要我们为祖国的科技事业不断奋斗,多作贡献。”
朵英贤
1932年3月出生,自动武器设计专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兼任兵器工业第208研究所首席技术顾问。长期从事轻武器研究与开发工作,为我国轻武器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由其作为技术总负责人研制的某式轻重两用机枪,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由其担任总设计师研制的某式轻武器系统,总体性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获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们主张和谐、和平,也要有先进的军事科技、先进的武器装备作保证。古人说:止戈为武。我们研制先进武器是为了制止战争,不被欺负。”
周立伟
1932年9月出生,电子光学与夜视技术专家。1958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1966年获前苏联数学物理副博士学位,现任北京理工大学首席专家、校科协主席等职。
研究成果曾获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等。1984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做学问要有自信心,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走自己的路,创造自己的东西,在科学事业上要有排除万难的献身精神”
王哲荣
1935年1月出生,1956年9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本科,装甲兵工程学院毕业。
担任多项坦克设计(副)总设计师。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国家特殊津贴专家,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和研制团队,日夜奋战、顽强拼搏,历时十五载,成功研制出综合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三代主战坦克,为我国坦克装甲车辆研制能力和水平跃升做出了突出贡献。
苏哲子
1935年12月出生,1959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北京工业学院毕业。
担任多项自行炮武器系统总设计师。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排名第一、排名第五),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排名第四),国家特殊津贴专家,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的一生是平凡的,并未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感到充实,为国家军事装备的发展尽了我的一份力量,为军贸出口做了一份贡献,为国家赢得了一份荣誉。我无怨无悔,并将为此继续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