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算盘世界觅奇珍

2011-07-18江志伟

检察风云 2011年11期
关键词:算珠珠算金刚

文/江志伟 图/汪 苹

算盘世界觅奇珍

文/江志伟 图/汪 苹

算盘被誉作中国贡献于世界的“第五大发明”,可谓是地道的中国特产。随着对陕西岐山出土文物西周陶丸的研究,中国算盘的发明时间已经提前到两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绵延了如此悠久历史的算盘文化中,遗留下一大批五彩斑斓、千奇百怪的算盘珍品,兹从被称作“算盘世界”的、设在珠算宗师程大位故乡安徽省黄山市的我国第一座国办珠算博物馆的文物藏品中,撷拾数珍略加介绍,以开眼界。

我国著名的珠算家殷长生先生说过:“我们这一代的珠算人所面临的任务,不言而喻是要探讨、挖掘、发现珠算的第二功能或第三功能,而这种功能又必须不是虚幻的而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功能,以此来使我国这块瑰宝再振雄风。”

圆算盘

在“算盘世界”里,最出人意料的恐怕要数这只清代的“圆算盘”。四道圆框和珠杆均为铜材精制而成,算珠则为红木车制。最外框直径318毫米,珠杆沿圆周均分为50档,每根珠杆被圆框划分成三个空间,从外到内分别置放算珠一颗、四颗和一颗,算珠均为圆珠形,全盘算珠共计300颗。

“圆算盘”的实用功能,首先表现在计算位数超长的实际珠算数学问题上,在多达50档的“圆算盘”上计算当然是方便可行的;其次可以使围坐圆桌旁的人们可以共用一只算盘同时分别计算。

“圆算盘”的功能还有三个,即:其一为算盘棋。犹如智力玩具,置放圆桌上,人们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围桌而玩,供商界友人于火热的商战之余运珠斗智以消遣娱乐驱疲解乏益智;其二为艺术壁挂。悬挂于厅堂、书房墙壁上,权作特色鲜明的吉祥图腾壁挂,显示主人的商家身份,寓意财源滚滚而来,数字无穷无尽周而复始;其三为祛邪卜算工具。使用时在圆算盘内空处嵌入太极八卦图案,根据《周易》“阳卦奇,阴卦偶”的规定,任意摇动圆算盘使全盘算珠自由运动,然后戛然而止,此时便可根据太极八卦图上各卦像对应的算珠阴、阳情况来卜卦预测。

金刚子算盘

“金刚子算盘”原是上海著名收藏家陈宝定先生珍藏的算盘珍品。早些时候为了支持珠算文物事业,他将其割爱让给黄山市珠算博物馆,向海内外旅游观光者展示,使人们大开眼界。据说,当年有位外国收藏家慕名拜访陈宝定先生时,曾经想以当时相当贵重的三台电子计算机来换取这只金刚子算盘,但遭到陈先生的拒绝。

这貌不惊人的“金刚子算盘”,乍一看其外形结构也与一般算盘没有什么区别:红木框、梁,框与梁联结处有铜皮加固;圆竹珠杆,杆上串着上二下五算珠,似乎是司空见惯,因此参观者并不投以特别的关注。原来,这“金刚子算盘”在世间并不多见且又价值连城,共91颗算盘珠子都是采用一种叫做“金刚子”的自然果实加工制成的。它的珍贵之处得说出点道道:其一,金刚子的古树,全国只有海南省的山野处才偶有发现一两棵,其他地方至今仍未发现;其二,古树每年结出的金刚子果实数量奇少,且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据资料显示:海南岛每年从各地搜集到的金刚子果实数量,够标准的还不够做成一只金刚子算盘);其三,即使凑足了金刚子果实,也未必就能制出一只金刚子算盘。因为这金刚子质地非常坚硬,一般的刃具休想在它的表面上碰划出一点痕迹,更别说要在每只金刚珠中间钻上一个孔径标准、表面光滑的圆孔了。这种圆孔的加工特殊,而废品率又奇高。正是这点,可见“金刚子算盘”的珍贵和罕见。

戒指算盘

这一只镶嵌在戒指上的微型算盘,纯银精制,为清代文物。算盘尺寸为1厘米×0.5厘米,共有7档,为上二珠下五珠的样式,算珠直径不足1毫米。令人称奇的是,这49颗银制算珠为标准算珠样式,并非银丝绕制,用放大镜细看也难以发现接缝痕迹。而且,这些微型算珠居然均能在银制珠杆上作自由滑动,上下自如,毫无涩阻感。

若要使用它作珠算,根本无法用手指拨珠,唯有用钢针代替手指方能使用这戒指算盘,可使用者也须技艺娴熟方可运用自如。而它的使用者大多都是古代仕女,她们只需举手从自己的发髻上抽出就行了。

九层算盘

“九层算盘”是一只特大型清代算盘文物,外形尺寸长达60厘米,宽达40厘米,全木结构。初看“九层算盘”,似乎是九只普通算盘的层层叠置,实则为一只特大算盘的内分九层,但每层均为标准、完整的上二下五珠24档算盘,这样,全盘算珠总数则多达1512只之多。

该“九层算盘”是当年徽商经营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一般置放在总账房先生的办公桌上。每个下属部门报来的账目各占一层,最下一层便为各下属部门账目汇总的数字。无论是每日营业情况,还是每月营业情况,老板都能很快从该具“九层算盘”上一目了然地获悉。与现代电子计算机相较,功能相当,却免除了按键调出等手续。难怪李政道博士1972年10月14日要向周恩来总理进言道:“我们中国的祖先,很早就创造了最好的计算机,这就是到现在还在全国通用的算盘。”

梯形算盘

“梯形算盘”别出心裁地制作成一个成阶梯形状叠置的算盘,从上到下依次为四杆、五杆、六杆、七杆和八杆。算珠则全为菱形珠,上一珠下四珠,全盘算珠总数为150颗。主要用途是便于人们在进行复杂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可以分别在不同的梯级算盘上运算,免除了单用一只算盘计算时要不断清盘的不便和失误。另一个用途则是充分利用算盘常置于书案的座右铭作用,时时给人以梯形视觉刺激,激发对人生“步步高”的追求,是一种“此处无字胜有字”的珠算文化。

水烟筒算盘

“水烟筒算盘”是一只以铜链牵引、空悬于水烟筒吸嘴弯道与底座平台间的微型算盘,1986年8月送往世界珠算大会展示时,曾引起各国珠算专家们的惊叹,新华社记者为此发了通稿投之以极大的兴趣。

这件清末民初时的文物,全用黄铜精制,长为2厘米,宽为1.5厘米,系上二下五珠九档微型算盘,远观似一只罕见的水烟筒挂件工艺品饰物。

据介绍:该水烟筒算盘除了装饰品类功能之外,同时也具有算盘的实用计算功能。水烟筒底座上插有一根用于疏通烟道的通针,它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可以用来拨动这只水烟筒算盘的算珠。关于它的实用情况,可以从《新绿林传》等历史小说中读到。

针线包算盘

“针线包算盘”是一只足以打破人们关于算盘概念的算盘珍品,因为它压根就没有一般算盘所必须具备的木框、木梁的长方形框架结构,只以铁皮支架固定起一根珠杆,并以螺帽在珠杆上固定成一段横梁,分隔上边的一颗算珠和下边的五颗算珠,然后再把这九根特殊珠杆单元,用线缝制固定在草绿色军用帆布底板上,成为一只上一下五珠九档算盘。

针线包算盘的最大绝妙处,就在于它的帆布底座展开便成为一只算盘、卷起就成为一只“针线包”,便于携带和存放。据说该针线包算盘文物出自北伐军一事务长之手,极大地方便了行军中的携带和宿营时的运算,因此人们也称其为“行军算盘”。■

编辑:沈海晨 haichenwowo@163.com

猜你喜欢

算珠珠算金刚
金刚炮
追影记
中华传统文化
——珠算系列介绍 新中国珠算
中华传统文化
——珠算系列介绍 清代珠算
慢慢的,我就懂了
中华传统文化
——珠算系列介绍珠算与《数术记遗》
中华传统文化
——珠算系列介绍
没有金刚的金刚狼爪
选 举
算珠拨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