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 中美移动图书馆服务的比较分析

2011-07-17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875

图书馆建设 2011年12期
关键词:图书馆内容服务

姜 颖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5)

网络技术的兴起和普及为图书馆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催生了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变革。以手机图书馆为代表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应运而生。移动图书馆(亦称手机图书馆)服务是指面向移动用户提供的以智能手机、iPad(美国苹果公司的平板电脑)、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掌上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通过无线接入的方式访问图书馆资源、阅读电子书、查询书目和接收图书馆服务信息的一种新型服务方式。目前国内外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移动图书馆服务。我国自2003年起陆续推行此项服务[1],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

1 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笔者通过对国内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网络调查和文献调研发现,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的整体普及率和质量都相对较低:自2003年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首个推出移动图书馆服务至今,能够提供这种服务的图书馆数量较少,并且大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1];提供的移动图书馆服务的方式和内容较单一,绝大多数图书馆仅以短信形式为读者提供基本的图书借阅服务。

通过对近10年我国关于移动图书馆服务的文献研究统计发现(以中国知网为检索平台,以“移动图书馆”、“图书馆&移动服务”、“手机图书馆”为检索词),我国自2002年才开始出现移动图书馆方面的研究文献,截至2011年5月11日,共获得相关文献267篇,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257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有7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有3篇。从文献分布情况来看,2002仅有1篇期刊论文,2003年无相关文献,2004年开始文献数量逐渐增多。对2004年至今的关于此方面的文献进行统计并对文献数量取对数刻度(见图1)可知,我国期刊论文的数量要远远多于硕博士论文和会议论文的数量。可见,国内关于移动图书馆问题的研究还未全面引起研究人员的重视。从文献集中程度来看,整体文献数量自2008年起呈现出大幅增长趋势,尤以近两年为甚。可见,国内对于移动图书馆服务的研究已逐渐兴起。而通过对文献内容的调研发现,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现状介绍、案例分析及未来展望等几个方面。可见,我国的移动图书馆服务无论从实际服务提供还是从理论研究方面,都处于探索阶段,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不断地发展、实践、充实和修正。

2 中美移动图书馆服务情况比较

美国图书馆界及时抓住移动通信技术与图书馆服务发展的契机,延伸图书馆服务职能,拓展移动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在实际应用和理论研究方面成果显著。有研究指出,美国移动图书馆服务普及率相当高,仅高校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服务普及率就高达75%[2]。而笔者对国内图书馆进行网站调研的结果显示,我国能够提供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图书馆数量不足百家。因此,美国移动图书馆服务对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由于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为大众读者,读者类型多样;而高校图书馆面向的主要是本校师生,读者类型与公共图书馆相比较简单,读者需求也比较一致,因此本文从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两个角度分别进行了对象选取和相应的比较分析。笔者在综合考虑地域分布、移动服务规模、服务效果和普及程度等因素的基础上,选取了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比较早的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深圳图书馆等10家中国公共图书馆和纽约公共图书馆、拉斯维加斯公共图书馆等10家美国公共图书馆,同时选取了移动图书馆服务较完备且在国内综合排名比较靠前的清华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等10家中国高校图书馆和哈佛大学图书馆、耶鲁大学图书馆等10家美国高校图书馆,主要从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等方面分别对移动图书馆服务进行了统计。

2.1 中美公共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服务比较分析(见图2)

图2 中美公共图书馆移动服务对照图

从本次调查可知,20家中美公共图书馆所提供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在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从服务模式来看,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服务主要采用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网站和短信两种模式,仅有国家图书馆提供Application(应用程序下载)应用模式、上海图书馆提供二维码服务。美国公共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则以WAP网站为主要服务模式,辅之Application应用模式,而极少采用短信和二维码服务模式。

从服务内容上看,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服务主要集中在书目检索、图书借阅、图书馆新闻讲座、参考咨询等基本服务,而电子书、音视频资源等方面的服务仅有个别公共图书馆略有涉及。相比之下,美国公共图书馆提供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内容则丰富得多,除上述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服务提供的基本服务之外,对实用类的服务内容也有所侧重。例如,绝大多数美国公共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均提供对图书馆具体方位的Google Map(谷歌地图)导引以及工作时间、联系方式及常见问题解答等实用型服务,还提供数据库检索及电子书、音视频资源下载等高端服务,并针对读者日常生活需要提供诸如家庭保健、医疗、租赁等个性化服务。

可以看出,我国公共图书馆与美国公共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差异较大。美国公共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服务种类繁多,涉及内容广泛,能够满足读者对于日常信息查询的多种需要;我国公共图书馆则侧重图书馆的基本图书服务内容,并将其不断细化,服务内容包含图书续借、预约、催还等。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国与美国读者的观念不同:绝大多数国内读者都认为移动图书馆服务就是通过手机定期接收图书馆通知等各类信息,而国外读者则认为图书馆是一个查找和获取信息的地方,渠道并不仅限于图书。

2.2 中美高校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服务比较分析(见图3)

图3 中美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对照图

在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方面,美国高校图书馆普遍采取WAP网站和Application应用相结合的方式,提供更多可供手机等移动设备直接使用的应用程序。而我国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类似,采取的是以短信服务为主,辅以WAP网站的服务模式。

在移动图书馆服务内容方面,我国高校图书馆主要提供图书馆新闻、讲座、新书通报、书目检索、预约、续借等基本服务,个别涉及读者留言、参考咨询、电子书等专项服务,整体服务内容比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服务还简单。美国高校图书馆提供的移动服务内容则要充实得多,在兼具了美国公共图书馆的绝大多数移动服务项目之外,还增加了与学校主页对接、师生信息查询、校内自习室和计算机预约、校园新闻、校园游览和学校医疗等与校园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内容。

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服务仍旧侧重于基本图书借阅服务,鲜见针对校园读者的有特色的服务类型;美国高校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服务丰富多彩,在图书馆基本服务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针对特定读者群的极具校园特色的实用服务类型。

2.3 中美移动图书馆服务综合情况比较分析

通过中美移动图书馆服务的比较分析可见,无论在服务模式还是在服务内容方面,我国与美国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2.3.1 我国提供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图书馆数量稀少,美国移动图书馆服务的普及率高。

单从样本的选择过程来看,我国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选取存在很大的困难。我国大部分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尚未开通移动图书馆服务,多数提供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公共图书馆仅把此项服务作为补充项目,甚至在图书馆网站没有提供相关的链接;仅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重庆大学图书馆等少数图书馆将移动图书馆作为重点的服务项目进行了建设和推广,因此导致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整体水平较低。而美国移动图书馆服务的普及率相当高,建设情况也比较完善,可选择的样本数量非常多。

2.3.2 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单一、细化,美国移动图书馆服务全面、多样。

美国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内容具有全面、多样的特点,除图书馆基本服务之外,增加了多种面向读者需求的服务类型。例如,提供图书馆方位地图、图书馆电话、工作时间等贴心服务;注重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提供参考咨询、读者留言、读者反馈、常见问题解答等交流服务。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内容集中在图书借阅服务和基本信息发布两部分,相对比较单一,但在图书借阅方面非常细化,包含图书预约、续借和催还等内容,这是大多数美国图书馆所没有提供的。此外,在服务模式上,我国部分图书馆使用二维码和彩信进行服务,展现了我国移动图书馆在创新服务方面所做的努力。

2.3.3 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以短信服务为主,美国移动图书馆服务则以WAP网站为主。

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与美国存在差距是因为两国分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美国由于经济、科技较发达,移动图书馆服务均处于较成熟的阶段,服务内容丰富多样,移动设备和网络普及率基本可以保证读者能够随时随地利用移动设备登录移动图书馆WAP网站,享受移动服务;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正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由于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制约,WAP网站的普及率比较低,短信服务成为我国实现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基本方式,导致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内容以提供图书预约、催还等基本短信提醒为主。

2.3.4 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相似程度较高,美国移动图书馆服务针对性较强。

美国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内容都是针对不同读者群设定的。例如,公共图书馆针对公众提供医疗保健、家庭生活、志愿服务等移动图书馆服务;高校图书馆针对校园读者提供校园游览、师生信息查询等校园特色服务。相比之下,我国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内容基本一致,缺乏针对不同读者群的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内容。

2.3.5 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尚待完善,美国移动图书馆服务更加注重对服务的补充和延伸。

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仅提供馆藏书目检索,极少提供其他图书馆数据库的检索服务。而大多数美国图书馆提供的移动图书馆服务中均含有其他图书馆数据库的检索服务,使读者的检索范围并不局限于该馆馆藏。另外,美国移动图书馆服务为读者提供大量的电子书和音视频等资源,如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84%的电子图书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正常阅读[3],读者完全可以把移动图书馆作为阅读和下载的源地。而我国虽然也有部分图书馆在移动图书馆服务中为读者提供电子书和音视频资源,但均处于试验或者初始阶段,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尽如人意。

3 美国移动图书馆服务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移动图书馆服务日趋成熟,呈现出普遍化、多样化、特色化的特点。通过对两国的比较可知,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水平有待改善和提高。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手机的数量已是个人计算机的3倍之多[4],移动设备让信息无处不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达到3.3亿,较2009年底增加了6 930万人,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进一步提高,从2009年末的60%提升到66.2%[5]。手机作为上网设备,其使用比例大幅增长。可见,我国移动图书馆的潜在用户数量相当庞大。如何推广和完善移动图书馆服务、挖掘和开发潜在用户,成为目前我国图书馆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中美两国的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继续努力。

3.1 加大移动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普及力度

我国移动图书馆已发展了近10年,虽然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但是服务发展却相对缓慢,并且普及率较低。加大移动图书馆服务在国家、地方、高校等各个层面的推广力度,提高我国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对移动图书馆服务的认识和认可,加快移动图书馆服务在各类图书馆中的普及,是当前非常必要的一项举措。

3.2 明确服务对象,以用户为中心,构建有针对性的移动图书馆服务体系。

公共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对象是大众读者。对大众读者来说,除了基本的图书借阅服务,为他们提供图书馆具体方位、电话、工作时间等基本信息的介绍是非常必要且实用的;为他们提供参考咨询、留言反馈等交流服务是即时解决读者疑问最直接的方式。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高校师生。校园新闻发布、自习室预约等各类校园服务是高校师生非常重要的需求。我国应该根据移动图书馆服务对象的不同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服务模式和内容。

最近的一项关于移动图书馆发展趋势的调查发现,全世界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移动战略都优先考虑书目查询服务[6]。在已经提供或计划提供移动图书馆服务的高校图书馆中,有 65%的高校图书馆认为,移动设备、友好的网站、移动目录查询界面、短信参考咨询和短信通知服务是最重要的[6]。图书馆移动解决方案提供商Boopsie近期的用户使用模式分析表明,在其所提供的服务中,60%的访问量与服务分布位置、服务时间、活动日程、博客及阅读列表相关,用户实际上对紧密联系图书馆与相关用户社区的基础信息和服务更感兴趣[7]。因此,增加用户实际需要的服务设置是完善当前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当务之急。

3.3 重视完善服务内容,实现从简单服务到复杂服务的转变。

尽管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包括诸如音视频下载、电子书、资源检索等服务内容,但是服务质量和水平都不高,可提供的电子书、音视频资源的数量非常少,读者使用率也比较低、无法形成规模,资源检索也局限于本馆馆藏书目检索。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应该加强对先进移动服务技术的借鉴和使用,拓展各类服务的规模和应用范围,促进移动图书馆服务内容的不断深化、完善,实现由简单服务到复杂服务、由实验可用到普遍应用的转变。

4 结 语

手机等移动设备具有极强的随时可达性和全民渗透性,是非常强大的无线通信媒介。移动图书馆服务打破了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的界限,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美国移动图书馆是国外发展较好的移动图书馆的缩影,通过与美国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服务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当前移动图书馆服务所面临的问题和不足,有助于推动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1]鄢小燕,李名洋. 国内图书馆手机移动信息服务现状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0(2):63-67.

[2]高春玲. 解读美国移动图书馆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0(11):25-32.

[3]宋亦兵,周津慧. 耶鲁大学图书馆考察报告[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1(1):22-28.

[4]陈路明. 国外移动图书馆实践进展[J].情报科学,2009(11):1645-1648.

[5]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1-04-21]. http://www.cnnic.cn/research/bgxz/tjbg/201101/t20110120_20302.html.

[6]Library Technology Guides[EB/OL].[2011-04-12]. http://www.librarytechnology.org.

[7]Boopsie for Libraries[EB/OL].[2011-04-12]. http://www.boopsie2.com/libraries.html.

猜你喜欢

图书馆内容服务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飞跃图书馆
主要内容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