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膀胱炎肥大细胞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及意义
2011-07-16韩瑞发
王 旭 张 卫 韩瑞发
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IC)是一种原因未明,以尿急、尿频、膀胱充盈后耻骨上区及盆腔区疼痛,排尿后减轻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男女患病比率为1∶9,其中自身免疫及雌激素在IC发病中可能的作用目前研究尚少[1]。本文旨在通过对IC组织中肥大细胞雌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的研究,了解雌激素是否通过调控肥大细胞内雌激素受体的表达,进而揭示雌激素水平在IC发病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3年10月—2009年12月的入住我院的女性IC患者(IC组)18例,平均年龄(45.9±6.2)岁,平均病程(2.3±0.8)年。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糖尿病、消化及肾病协会(NIDDK)制定的IC诊断标准。选择同期12例无膀胱刺激症状病史、尿常规正常和细菌培养阴性的女性为对照组(均为肾盂肿瘤行膀胱袖口状切除患者,并知情同意),平均年龄(45.2±6.0)岁。2组间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7,P>0.05)。
1.2 方法 IC组在局麻下实施膀胱镜检查及膀胱组织活检,对照组手术中行膀胱组织活检。分别取膀胱左侧壁、右侧壁和三角区标本,每例组织制做石蜡标本连续切片30张,厚度为4 μm。用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每例组织标本的5张切片,以0.5%甲苯胺蓝染色1 min,比较2组标本肥大细胞浸润密度。锇酸液固定组织标本,超薄切片,连续观察每例标本5张切片中透射电镜下肥大细胞与脱颗粒肥大细胞的超微结构,计算脱颗粒肥大细胞构成比。随机抽取每例组织标本的5张切片进行多克隆雌激素受体免疫组化法染色,与甲苯胺蓝染色肥大细胞进行细胞的形态、位置及相关性比较。随机抽取每例组织标本的5张切片依次滴加抗人肥大细胞类胰酶单克隆抗体及即用型多克隆抗人雌激素受体抗体,进行免疫组化双染色;每张切片选择5个含有最多阳性细胞的高倍视野进行计数;每份标本的阳性细胞数以平均阳性细胞数/高倍视野(HP)表示;比较2组标本雌激素受体阳性肥大细胞(ER+)的数量。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应用±s描述,符合正态分布且满足方差齐性要求的资料应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以M(P25,P75)表示,行秩和检验。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用Pearson相关分析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肥大细胞计数 IC组肥大细胞数目为4.38(3.96,5.29)个/HP;75.3%的肥大细胞为不同程度脱颗粒状态。对照组为2.30(2.26,2.40)个/HP;未见明显脱颗粒肥大细胞存在。2组肥大细胞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61,P<0.05)。
2.2 肥大细胞、ER+细胞染色结果 光镜下肥大细胞经甲苯胺蓝染色呈紫红色,见图1,其中边界模糊,细胞周围有点状颗粒者为脱颗粒肥大细胞。光镜下雌激素抗体标识的肥大细胞及ER+细胞呈浅红色(AEC显色),散在于结缔组织之间,见图2。ER+细胞与甲苯胺蓝染色的肥大细胞形态学特征相似。IC组织标本中ER+3.48(3.16,3.69)个/HP,对照组ER+0.82(0.79,0.86)个/HP,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88,P<0.05)。
2.3 IC组ER+细胞数与肥大细胞数相关性分析 IC组ER+数与肥大细胞数呈正相关(r=0.884,t=3.870,P<0.01)。免疫组化双染色结果显示,镜下可见膀胱黏膜肥大细胞被染成深蓝色,雌激素受体位于肥大细胞表面,并被染成棕黄色,见图3。
图1 肥大细胞(0.5%甲苯胺蓝染色×1 000)
图3 肥大细胞类胰酶抗体及雌激素抗体标识的肥大细胞(免疫组化双染色×400)
3 讨论
IC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某些共同特点:多发于女性(90%),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同时患IC的比例较高,常伴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硬皮病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2]。透视电镜下,IC膀胱组织中肥大细胞可见大量颗粒释放后残留的小囊空泡,表明IC患者的肥大细胞被激活导致颗粒内容物释放和脱颗粒。而肥大细胞活性增强可解释膀胱平滑肌高反应状态和运动异常,产生患者特有的尿急、尿频和膀胱疼痛症状[3]。近年来,通过膀胱灌注辣椒素来治疗IC,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就是基于以上的理论。除肥大细胞在IC病因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多方面的证明外,很多研究还表明IC患者尿液中含有大量肥大细胞颗粒中所含的组胺,大部分女性IC患者绝经期前临床症状较重,而妊娠期有明显的症状好转表现,其中可能的原因就是雌激素通过活化肥大细胞引起发病[4]。
雌激素可通过诱导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使肥大细胞数目增多,并能增强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能力;雌二醇在体内能够促使组胺的释放。另一些研究表明雌二醇只是在体内放大了这种释放作用,女性排卵期前,尿中的组胺会明显增加[5]。这也进一步解释了IC患者在月经期前症状加重的原因。肥大细胞可能是连接雌激素和IC之间的重要纽带。但目前关于雌激素对IC膀胱组织作用的靶点和可能的细胞学机制仍未明了。
本研究结果证实所有18例IC患者膀胱黏膜标本肥大细胞的雌激素受体均出现明显的过表达。在正常膀胱活检组织标本中未能检测到明显的雌激素受体表达。从同一标本连续切片上的细胞位置和形态看,雌激素受体阳性细胞与肥大细胞吻合,两者呈正相关。Harnden等[6]在研究IC膀胱黏膜时也发现肥大细胞单独表达雌激素受体;除肥大细胞外,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其他免疫细胞均不表达雌激素受体。所有类固醇激素都是通过结合相应受体作用于靶细胞而发挥生物效应的,组织中相应受体的存在是组织对该激素敏感的最好标志,这一结果不仅为雌激素的作用提供了直接的免疫学依据,而且有助于揭示雌激素参与IC的发病机制。
IC可能与干燥综合征的病因一样,都是由自身免疫异常所引起的;用泼尼松治疗干燥综合征后可使膀胱炎症状消失,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7]。但笔者认为,发生在女性体内的雌激素作用仅能解释为IC的倾向,而并非最终的病因。IC的发病机制很可能是雌激素、肥大细胞的损伤作用与膀胱黏膜自身保护功能减弱的协同作用。
[1]Chuang YC,Lee WC,Lee WC,et al.Intravesical liposome versus oral pentosan polysulfate for interstitial cystitis/painful bladder syn⁃drome[J].J Urol,2009,182(4):1393-1400.
[2]Lin YH,Liu G,Kavran M,et al.Lower urinary tract phenotype of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cystitis in mouse:a potential animal model for interstitial cystitis[J].BJU Int,2008,102(11):1724-1730.
[3]Sant GR,Kempuraj D,Marchand JE,et al.The mast cell in intersti⁃tial cystitis:role in pathophysiology and pathogenesis[J].Urology,2007,69(4 Suppl):34-40.
[4]Vasiadi M,Kempuraj D,Boucher W,et al.Progesterone inhibits mast cell secretion[J].Int J Immunopathol Pharmacol,2006,19(4):787-794.
[5]Lanlua P,Decorti F,Gangula PR,et al.Female steroid hormones modulate receptors for nerve growth factor in rat dorsal root ganglia[J].Biol Reprod,2001,64(1):331-338.
[6]Harnden P,Southgate J.Oestrogen receptor status of mast cels in interstitial cystitis[J].Br J Uro,1996,77(3):474-477.
[7]Van de Merwe J,Kamerling R,Arendsen E,et al.Sjögren’s syn⁃drome in patients with interstitial cystitis[J].J Rheumatol,1993,20(6):962-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