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陶艺介入现代酒包装容器设计的途径

2011-07-14杨珩YangHeng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1年2期
关键词:肌理陶艺容器

杨珩Yang Heng

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南京 210009

艺术设计学科具有独特的个性,它在跨学科交叉的程度与方式上所发生的变化,使我们身边涌现出众多的边缘学科,并在跨学科研究等领域产生许多新成果。[1]笔者结合当前我国高校陶艺与包装设计平行发展的特点,将陶瓷材料和现代陶艺表现技法融入现代酒包装容器的设计研究之中,希望能在我国继承与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和探索新兴的交叉学科中找到新的结合点,并在我国最古老的艺术和最现代的设计交叉融合的区域里寻求出一片本土化的新型发展空间[2];这也是二十一世纪的我们面对“绿色革命”浪潮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包装设计与产业,探寻出我国未来“包装强国”之路的需要。

1、介入研究的背景

我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很早的上古时期。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山东大汶口等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大量六七千年前的陶制酒具,是我们目前能够看到的最早的酒器。[3]同时,古代先民又使用简陋的粗陶容器来盛装食物并运输物品,开辟包装容器发展的最初形态,由此陶瓷容器作为必需品进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并在世界陶瓷发展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如今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陶艺因经济、政治、教育等诸多原因,已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位美国陶艺教育家在景德镇的国际交流会中说:“中国现代陶艺一直处于核心部位发展,而美国却努力往核边缘发展,并尽可能走得更远。”这句话激起了作者对陶艺与现代包装设计融合研究的探索。因此,本文以环境性能作为设计的目标与出发点,尝试将绿色环保材料——陶瓷放入到现代艺术设计的大学科中进行思考,通过对传统陶瓷特性及陶艺装饰表现技法在现代酒包装容器设计中表现途径的研究,力图用更长远、更全面的视角去探索未来绿色包装设计的发展方向,并突破陶艺创作中的“固有观念”,在秉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传统陶瓷美学融入到现代酒包装容器的设计之中,为我国创作出更多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现代性和浓厚中国味的现代包装作品。

图1 “逸酒”包装容器设计Fig.1“Elegant Wine“ container

图2 酒容器包装设计Fig.2 Winepackaging container

1.1 层次多变的材质肌理表现

在现代包装设计中,材料是所有设计环节的物质基点和设计师重点关注的对象,它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工艺、质地和肌理等方面的差异,使现代包装容器造型的表面呈现层次多变的肌理形态,[5]从而丰富人们的多种感觉器官,营造多样的心理感受空间,体现当今时代“以人为本”的现代设计理念。以粘土为原料经烧制而成的绿色环保装饰材料——陶瓷就是代表。首先因为粘土具有坚固性、抗腐蚀、耐急冷急热和抗氧化等的性能,应用到酒包装容器的设计中能较好地实现其保护产品、防止环境污染和维护人们身体健康等方面的功能。其次,天然粘土材料具备固有的表现力。从传统陶瓷艺术到现代陶艺,粘土材料的肌理表现历经了一个漫长多彩的演变过程,它是现代陶瓷酒容器材料肌理表现的装饰宝库,运用到陶瓷酒包装容器的设计中,它将改变以往设计者只注重包装容器装饰美而忽视材质美的偏向,使富有中国传统精神内涵与浓厚中国味的现代陶瓷酒容器制品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具体表现为:设计师可将我国传统陶瓷艺术创作中的压印、刻花、划花、印花、剔花和绣花等装饰手法与现代陶艺创作中的放任、偶发、自由的体现粘土率性的表现手法相结合,借助物品或特制的工具,采用压印、刻划等手法表现出席纹、绳纹、篮纹、弦纹、几何纹、波浪纹等传统装饰纹样,或通过撕、拉、挤、扯、压、摔等系列动作,表现出粘土自然多变的设计语态,从而寻找出与酒容器主题相吻合的肌理形态,使其产生新颖的视觉效果,并赋予一种新的设计形式与内涵。如“逸酒”包装的容器设计,见图1,利用粘土材质的自然特性,作者采用拧、压、拉、挤等创作手法将褶皱布纹状粘土形态融入到内容器的造型之中,灵动飘逸的肌理形态随着容器造型自然地扭曲、随意地伸展,使品酒者在陶瓷材料表面的触摸中感悟到酒容器的含蓄朴素与浑然天成,并在视觉、触觉肌理的相互作用中共同感受着粘土的气息和醇酒的芳香,使人不由地产生进入人间仙境般的恬淡心境。再次,粘土本身又蕴涵一种天然、朴素、含蓄的内在气质,其在千余年历史长河的积淀中与传统丰厚的酒文化、陶瓷文化的融合,将赋予给现代陶瓷酒容器制品更深远的文化底蕴。如从自然山石中提取设计元素的酒容器作品,见图2,作者采用压、拍等创作手法使泥土表面呈现层层岩石般的视觉肌理,天然材料语言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传统包装设计思想与现代人体工学原理的融合,使品酒者在斟酌品饮的容器抚触中感受着陶瓷材质散发出的中华美酒文化的深厚底蕴与醇香。

图3 “淡酒”包装容器设计Fig.3“Light Wine“ container design

图4 “祝酒”包装容器设计Fig.4“Congratulation Wine“container design

图6 “结缘酒”包装容器设计Fig.6 “Jieyuan Spirit”containerdesign

1.2 造型多样的容器形态变化

材质是造型的物质基础,造型又是材质的表现形式。任何包装都表现为一种具体的形态,并通过造型呈现包装的功能。[6]但当前我国包装销售市场和设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平面轻结构”倾向,使众多的内包装容器设计同出一辙,严重影响了我国建设未来“包装强国”之路的需要。本文立足对天然生态性能陶瓷材料的研究,将我国传统陶瓷艺术、古建筑、民间吉祥元素和现代陶艺的装饰形态,分别应用到现代陶瓷酒包装容器的造型设计之中,使现代陶瓷酒容器制品呈现出特有的富有中国传统精神内涵的器物形态,从而满足消费者对差异性、独特性、个性化、原创性及少量多样化的外观设计需求,以及享用商品阶段后对陶瓷容器新使用功能在延长包装物使用寿命与提升其在艺术品收藏价值等方面的需求。具体表现如下:首先,设计师可将我国传统陶瓷和现代陶艺创作中的捏制、盘泥条、泥板、拉坯、模具、注浆等成型手法与堆贴、雕镂、塑饰、切面、浮雕、印模、雕刻等形体装饰手法相结合,运用到现代酒容器的造型设计之中;其次,陶瓷酒容器可借鉴我国历代陶瓷器型的典型造型,如天鸡壶、桥形耳、双龙耳瓶、扁壶、凤头壶、执壶、梅瓶、玉壶春瓶等;再次,陶瓷酒容器可提取我国古建筑中的经典装饰元素,如栓马柱、抱鼓石、辅首、玉玺等;最后,陶瓷酒容器可采用我国民间的造型艺术形式和表达吉利祥瑞的吉祥元素,如皮影、风筝、灯彩、莲、鱼、牡丹等,这些传统造型元素的应用将为我国富有浓厚中国味的现代陶瓷酒包装容器制品开辟一片全新的创作空间。由此,笔者又在本文将陶瓷酒容器造型大致总结出三种风格:第一,几何构成形态风格。常由硬朗、冷俊的几何线条组构成空间感很强的简单几何形体,[7]其造型语言简练,体现出当今“少就是多”的现代设计理念。如《淡酒》包装容器的造型设计,见图3,作者以“君子之交淡如水”为设计主题,梅兰竹菊为装饰元素,用硬朗、单纯的直线条勾勒出内包装容器几何构成形态单纯、明净的造型表现风格,其表面“江南漏窗”镂空、切面的形体装饰手法较好地展现包装酒容器清雅宁静、简约含蓄的君子风度。第二,曲线构成形态风格。常采用灵动有势的曲线条组构成不对称、流动与自然随意的形态,其意象性的造型手法常体现出中国传统造物观念中“似与不似之间”的文化精神内涵。如《祝酒》容器的系列造型设计,见图4,作品题材选自民间典故“华封三祝”,其中寿桃、石榴、佛手等主题元素采用浮雕、印痕等形体装饰手法分别被粘贴在竹笋状的曲线形容器表面,整体器物形态达到物质之美与精神之美的完美结合。[8]第三,自然仿生形态风格。仿生造型贴近大自然,具有朴实自然的生活气息,更是室内陈设的一道亮丽风景。如《农家粮酒》的容器造型设计,见图5,作品采用印模、雕刻等形体装饰手法,以流动随意、栩栩如生的玉米仿生造型表达出该酒在酿造原料上的特色。

图7 “煮酒”包装容器设计Fig.7“Zhu Wine”containerdesign

1.3 丰富多样的色彩表现形式

色彩是商品包装设计的灵魂与精髓。与材质、造型等元素相比,色彩是最敏感和最易产生视觉冲击力的元素之一。从我国远古时期的彩陶艺术到现代陶艺创作中的色彩表现,如釉料装饰、色料装饰、氧化物装饰、釉上的新彩与粉彩装饰、釉下的青花与釉里红装饰及现代瓷器的综合装饰等,共同为我国现代陶瓷酒容器的包装设计构筑出一个丰富多样的色彩世界,它们新颖独特而又个性鲜明的丰富釉色语言,将带给消费者或清新自然,或朴素悠远,或明快华丽的艺术气息,这些表现形式与当今人们追求完美的生活品质和实现“生活艺术化”的设计目标是一致的。如以陶瓷色料装饰的《结缘酒》包装容器设计,作品将陶艺色彩表现中的红、黄、蓝等色料与民俗文化中的中国节、民间剪纸等纹样相结合,较好地表达出本系列包装容器喜庆、欢快、亲切的动态色彩气氛和醇厚香美的味觉感受,诠释出我国白酒文化深邃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9]再如以氧化物为着色剂的《煮酒》包装容器设计,见图7,作品选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栓马柱为造型元素,结合烧成中不确定性因素对氧化物着色剂在材质表面微妙性呈色变化的影响,用传统写意般的色彩表现形式传达出酒容器素雅幽深的静态色彩风格,同时陶瓷材质固有色彩在酒容器制品中的对比表现又恰好是现代绿色包装设计理念的最好体现。

2、介入研究的途径

陶艺是艺术家用泥土、釉和火为媒介,进行综合创作的艺术。在当今由视觉时代转移到触觉时代,体现身体感官特点的世纪里,一方面,我们以陶艺创作中手对粘土的引导和交流留下的丰富“手语”痕迹及独特的肌理形式与釉色变化,展现陶瓷材质的泥性之美与釉色之美的审美特性;另一方面,我们又以现代包装的造型、色彩、材质三要素为设计基础,同时考虑消费者的心理与实际需求,将陶艺创作中的一系列装饰表现技法和表现形式灵活地运用到现代酒包装容器的视觉与触觉等的设计之中,努力为人们营造一个多方位的知觉心理感受空间。[4]

3、结束语

回顾当前日益国际化、弃异求同,咄咄逼人的人工世界,我国传统文脉和民族手工艺面临了自身延续与发展上的极大挑战和压力。自二十世纪末起,我国现代陶艺家已开始思考陶艺与社会、环境及生活融合方面的问题,通过他们创作的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功能陶艺作品,我们能深切感悟到他们对人性、心理的关怀及对美好生活品质的追求。[10]面对这样的社会背景和全球发起的“绿色革命”号召,本文提出陶艺介入现代酒包装容器设计课题的研究,将会使我国传统陶瓷手工艺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当今世人的面前,同时它在传统手工艺设计发展中的延续与完善,又会使得传统陶瓷手工艺的灿烂文化价值在现代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获得新的优势。[11]另外,陶瓷类酒包装容器制品将实现包装容器的多种使用价值,作为可重复使用和点缀室内外环境的多功能装饰品,必将缓解自然与人类社会发展间的冲突,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循环再利用的目的,并能切实提高人类生存的环境与质量,实现“人—机—环境”相协调的良性循环系统,使得现代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和艺术化。

[1]谷彦彬.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装饰,2005(1):072.

[2]沙海燕.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反思[J].装饰,2005(7):034.

[3]刘魁立,张旭.饮食器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4]李檬.感官设计理念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8,29(3):128.

[5]方方.浅谈材料对绿色包装的形态设计之影响[J].包装世界,2009,(9):092.

[6]方方.浅谈材料对绿色包装的形态设计之影响[J].包装世界,2009,(9):093.

[7]刘丽萍.试论包装产品的极少主义设计[J].包装世界,2006(2):69.

[8]范钦满.中国传统造物中的先进设计思想[J].包装工程,2008,29(8):162.

[9]程惠峰.从糖酒会看白酒包装的色彩运用[J].包装工程,2007,28(7):123.

[10]张玉萍.论现代陶艺中的功能陶艺[J].装饰,2006(2):111.

[11]邱坚.论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发展之路[J].装饰,2005(8):094.

猜你喜欢

肌理陶艺容器
容器倒置后压力压强如何变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难以置信的事情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疯狂”的陶艺
学陶艺
做陶艺
取米
对现代陶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