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清县历史旱情分析与抗旱对策探讨

2011-07-09颜开宇

浙江水利科技 2011年5期
关键词:德清县旱灾旱情

颜开宇,姚 萍

(德清县对河口水库管理局,浙江 德清 313200)

1 自然地理概况

德清县地处东苕溪中游,属太湖流域,东苕溪、运河分别从县境的中部和东部贯穿南北。县境地势由东向西逐步增高,以东苕溪导流港为界,东部是水乡平原,西部是丘陵山区,其中平原区面积476 km2,占总面积的51%;丘陵山地面积359.4 km2,占总面积的38.3%,全县水域面积100.5 km2,占总面积的10.7%,有四山一水五分地之说。

德清县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3~16℃,最冷月 (1月)平均气温3.5℃,最热月 (7月)平均气温28.5℃。无霜期220~236 d。3—6月以偏东风为主,多雨水。6月为梅雨期,7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地面盛行东南风,气候干热。8—9月常有台风过境,酿成灾害。10月秋高气爽,雨量稀少;11月至次年2月,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少雨。县域内多年平均降雨1 400 mm,平均雨日150 d左右。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主要降雨时段集中在4—9月,占全年的70%左右,空间分布上从西到东逐步递减,西部山区年平均雨量1 600 mm,中部1 400 mm,东部平原1 200 mm。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洪灾和旱灾发生。

2 历史旱情分析

2.1 历史旱情统计

县境春夏秋冬均有干旱发生,其中以夏、秋旱成灾最烈。据资料记载,自南宋至中华民国 (1127—1949年)822 a间,发生干旱305次,平均2.7 a一遇。其中严重的旱情发生于: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二十四年 (1154年);乾道七年 (1171年);淳熙八年 (1181年);开禧元年(1205年);淳佑七年 (1247年);天顺元年(1457年);明嘉靖二年 (1523年)、二十四年 (1545年);隆庆三年(1568年);崇祯十五年 (1642年)、十六年(1643年);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康熙十年(1671年)及民国二十三年 (1934年)。

建国后在1950—2010年的60 a中,发生不同程度旱灾31次,平均1次/2 a。发生较大旱灾(持续干旱天数30 d以上)13次,平均1次/4.6 a,其中以1953,1955,1967,1978年旱情最重。13次较大旱灾中春旱1次(2011年)、伏旱11次、秋冬旱1次 (1988年)(见表1)。

表1 建国后较大旱灾情况统计表

2.2 干旱特点和成因

2.2.1 德清县干旱灾害的特点

(1)旱灾频发。从德清县的历史旱情统计资料中不难看出德清县属于干旱灾害频发的地区,尤其是夏季干旱占了85%以上。

(2)气象因素对旱灾损失的影响逐步减小。建国前,由于农田水利设施匮乏,气象因素是旱灾损失的决定性因素。建国后,随着水利设施的逐步完善,气象因素对旱灾损失的影响呈减小趋势。

(3)东部平原地区的旱情近年来得到显著缓减。近年来随着“引江济太”工程的启动,德清县东部平原地区的旱情得到明显缓减。2000年以来,每年旱季太湖倒灌到德清县平原河网的水量都在1亿m3以上,有效补充德清县东部河网水量。从旱灾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出,最近几次旱灾,东部平原河网最低水位比过去有较大抬升,旱灾损失也显著减少。而德清县西部近年来水利设施变化不大,抗旱能力无明显改善,西部地区旱情缓减程度低于东部。

(4)旱灾损失不仅仅与旱期内降雨量及持续干旱天数有关。以1967,1978年为例,同样都是伏旱,1967年比1978年干旱天数长,降雨量更小,但粮食减产量却比1978年少得多。这是因为1967年干旱期前期降雨量比1978年丰富,东部平原的前期河库水位也比1967年高。1967年干旱期内平原最低水位2.34 m,1978年最低水位2.18 m,德清县东部灌溉机埠的取水下限是2.30 m,因此,1978年的旱灾损失要大得多。另外1967年正值文化大革命的第2年,统计资料的可靠性值得商榷。

2.2.2 干旱成因

(1)气候因素。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影响德清县雨季及盛夏天气的主要因素。德清县一般年份是夏季从7月份开始处在副热带高压天气系统控制下,高温酷热和降雨稀少,农作物需水要求得不到满足,发生季节性干旱。随着气候变化影响的不断加剧,气候变暖导致部分地区干旱的频率和强度增加,是德清县旱灾频发的另一个原因。

(2)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因素。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已能基本满足一般干旱年份的抗旱需求,但遭遇较大干旱时抗旱能力仍显不足,特别是西部山区仍存在大量靠天田和饮水困难人口。

2.2.3 德清县抗旱工作存在的问题

2.2.3.1 西部山区部分人群饮水问题

目前德清县已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即使大旱年份取水水源为对河口水库也能保证正常生活用水。但西部山区仍有部分人口居住地海拔过高,无法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在干旱季节正常生活用水受到影响,严重时甚至发生饮水困难。

2.2.3.2 西部山区靠天田无有效抗旱措施

德清县西部山区仍有333.3 hm2(5 000亩)左右靠天田,主要种植水稻,旱季无有效抗旱措施,旱情无法缓解。

2.2.3.3 河道淤积、灌溉设施老化严重

德清县东部地区河道淤积严重,旱季灌溉引水受阻,灌溉机埠老化失修,抗旱能力大大降低。中部地区主要靠对河口水库灌溉,目前对河口水库灌区渠道老化失修,灌溉利用系数较低。由于水库承担全县绝大部分地区的供水任务,在干旱季节首先保证生活用水,其次才是灌溉,在大旱年份水库灌区的灌溉需求得不到保证,2011年春旱中这个问题比较突出。

2.2.3.4 旱季水环境恶化问题

近几年的旱情中,德清县县城余英溪内及东部平原河网水质恶化较为严重,甚至引发群体事件。

3 防旱抗旱对策

总结多年抗旱工作经验,要彻底改变德清县干旱状况,形成长期的抗御水旱灾害能力,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意识观念

切实转变重汛轻旱的观念,坚持防汛与抗旱并重。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广大干部群众普遍重视防汛抗洪,洪涝灾害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但2003—2007年连续干旱充分说明了德清县既怕洪涝又怕干旱。解决干旱缺水的问题,同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存。在指导思想上,必须走出几大误区:一是认为德清县水多;二是认为水灾威胁大,旱灾威胁小;三是认为水灾来得快,旱灾来得慢;四是认为防汛重于抗旱。要真正做到防汛抗旱两手抓落到实处,把保护水资源、防治干旱同防洪、发展经济、调整农业结构结合起来,实现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在开展大规模防洪工程建设的同时,重视抗旱工程建设。

3.2 工程措施

(1)西部山区建小型水库。建议在筏头乡和莫干山镇的某些有条件地区兴建10万m3以上小型水库,有效解决该地区旱季灌溉及部分人群生活用水困难问题。

(2)加快“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对于自然条件不适合兴建小型水库的地区,可以通过兴建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小水渠等来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3)做好河道清淤工作。对全县河道淤积严重的地段,特别是灌溉泵站引水渠进行定期清淤,有效提升抗旱能力。

(4)灌区改造工作。做好灌溉渠道的维修改造工作,提高用水利用率,特别是对河口水库灌区。对全县灌区灌溉泵站进行维修、改造,确保旱季正常运行。

3.3 非工程措施

(1)加强自然生态保护,涵养水资源。德清县在20世纪60—70年代大范围的植树造林,荒山全面绿化,水土流失得到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繁茂的林地植被不仅减少地表雨水径流,减轻暴雨山洪,避免水土流失,还有效地增加了表层土涵养水源的能力与补充地下水的能力,使林区在干旱期也能清水长流。

(2)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农业节水的第1层次应当是调整农业结构;第2层次是提高农业技术,主要是提高植物本身光合作用的效率;第3层次是节水灌溉。因此,对于西部山区的333.3 hm2(5 000亩)靠天田可因地制宜改种需水量较小的经济作物,减少旱季灾害损失。

(3)加强水资源管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划定水资源管理“红线”,严格执法监督。特别是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确保旱季水环境安全。科学调度水库,合理用水。近几年的水库调度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在留足水库防洪库容的同时,充分考虑抗旱用水、环境用水,发挥水库蓄水效应。

(4)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在旱期启动抗旱应急响应,利用有利时机,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是多年抗旱的一种手段。近几年,德清县气象局购置了增雨高射炮,并适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多次有效缓减局部旱情。

4 结 语

德清县境内既有丘陵又有平原河网,地形复杂、旱灾多发,防旱抗旱工作难度较大,必须切实改变重汛轻旱的观念,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入手,立足长远,逐步提高防旱抗旱能力。

猜你喜欢

德清县旱灾旱情
创意小虫
德清县“宅富通”系统建设思路与实践探讨
圆锥曲线中非对称代数式的处理方法
板栗“旱灾”后生产管理技术
明代江西地区旱灾发生频次分析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的成效与思考——以浙江省义乌市、德清县为例
广西:首个水文地方标准《旱情评价指标》实施
德州市2014年旱灾应对措施与经验分析
洞庭湖流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
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