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末洋务运动的开场戏:“阿思本事件”的骗局

2011-07-09卫太夷

航海 2011年5期
关键词:洋人外国泰国

文/卫太夷

西方国家18世纪开始工业革命,完成原始积累的资本主义列强,竭力向海外推行殖民地政策,从而促进了造船和航海的进步。

英帝国主义殖民者 1840年以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震动了妄自称大、闭关自守的清朝政府。第二次鸦片战争再次失败,使一些握有重权的清吏惊醒过来,惊呼“中国之不如人者为船坚炮利”。他们开始认识到以前林则徐、魏源等人倡议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是可取的。六十年代开始,洋务派皇亲首领奕訢,以及汉员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以“自强”、“中兴”为标榜,大办洋务。这个“洋务运动”既有所谓“自强制夷”,又有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的双重目的。当时,朝野有识之士也认为“船坚炮利,外国之长技在此,其挟持我中国亦在此”,遂成为师法的目标。1860年掌握中枢大权的恭亲王奕訢,曾主张雇佣洋匠制器;1861年,两江总督曾国蕃筹议购置船炮,力言:“以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仅应陆续购买,且当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制造,不久轮船必为官民通行之物。”1863年,江苏巡抚李鸿章屡次与曾国藩论及“自强之术”,主张“废弃弓箭,专精火器”,“仿立外国船厂,购求西人机器,并与日本、俄国为例,中国如亦加意,百年之后,长可自立。”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如冯桂芬、郭嵩焘、容闳等,在接触了西方科技和对照我国现状后,都主张“必须及时自强,中国之不如人者为船坚炮利”。

洋务派“自强”运动的开场戏就是筹办海防,建立中国近代海军。但是,昏庸腐败的清廷皇亲奕訢,竟将维系国家安危的兵事,委诸洋人。不但依赖英国人代购兵船,甚至俯首洋人要挟,任命英国海军上校,为统率这支中国舰队的司令,以致受骗上当,演了一出“阿思本买船、卖船”的闹剧。现据民国初年池仲祜写的《海军大事记》所记录的这段史实,引述于下:

“清同治元年壬戍(1862)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指奕訢),曾令海关税务司英人李泰国购兵轮船大小凡七艘,名之曰‘金台’、‘一统’、‘广万’、‘得胜’、‘百粤’、‘三卫’、‘镇吴’,以备协剿沿江贼垒(指太平军),是为在外国订阅船舰之始。翌年‘金台’等七船工竣,聘英员阿思本为帮统,酌配员勇(指英国上校阿思本雇佣 600名外籍水兵)驾驶回华。嗣因李泰国报销前后不符(指贪污舞弊),且阿思本条约诸多挟持,任意要求。(指奕訢与英国人所订立的购船合同十三条,其主要条款是,中国任命阿思本为海军司令,雇佣外国洋员驾驶。阿思本只执行由李泰国转来的大清皇帝的谕旨,不接受任何官府衙门传来的命令。)其时沿江贼垒已次第平毁,毋需此项兵船,因此退还英国发卖,遣散洋员、兵勇。(购置兵船及遣散英国洋员、兵勇共耗银146.9万两,变卖七艘兵船只收回二十余万两)。后由总税务司李泰国购‘天平’轮一艘为海关巡缉之用。总理衙门奏定,以黄质三角式旗,镶飞龙戏珠,龙蓝色,珠赤色为国旗。”

这场依赖洋人筹建近代海军极其讽刺的闹剧,白赔了一百二十多万两银子,费时三年,结果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成为历史笑柄而收场,充分暴露清廷亲王官僚昏庸无能、受骗辱国的可悲!

未成的阿思本船队

猜你喜欢

洋人外国泰国
猫客
泰国的中秋节
住在上海的洋人
金日泰国欢乐之旅
白衣玉笛如相识,安能辨我是洋人
外国如何对待官员性丑闻案
外国父母看早恋,有喜有忧
外国幽默
直面“洋人”、“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