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恨心理解救
2011-07-07
人民论坛 2011年12期
在微博等新媒体上,只要一骂官员及政府常常赢得诸多拥趸,而不管事情的对错究竟如何;
一些恶意伤人案件,只要攻击对象跟官员沾边,就被一些人戴上“反抗”的帽子,这样的加害者也因此被称为“英雄”;
甚至一些已经从改革发展中获取諸多资源和机会的名人与官员,稍不如意,也开骂泄愤……
据人民论坛杂志调查显示,这种动辄开骂的不良情绪在网络及民间舆论场上传导与扩散,反映了部分人心底的“怨恨”,这一心理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就会不断累积、扩散,恶化整个社会心态。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我们提倡理性、建设性的批评,但动辄开骂、一味去仇视或指责,且成为一种“普遍性”倾向时,它的形成机理和社会效应值得我们深思。
怨恨心理产生的根源何在?它为何快速传染?如何解救怨恨心理?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人民论坛约请专家进行了深度剖析。
有专家认为,怨恨心理的产生有着结构性根源,由于“体制性迟钝”,对于民众的社会性伤痛不能有效及时地予以回应,久而久之,势必萌生怨恨;有专家指出,这并非某个制度的设计出了问题,而是一种时代的焦虑症,根源在于急剧而持续的社会变迁;有专家强调化解怨恨需要理性回归;有专家建议社会管理应从“心”开始,从控制思维转向服务思维,社会心态才会更加和谐……
需要强调的是,解救怨恨心理不仅要对个体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更需要积极创新社会管理,“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如何提升社会“软治理”能力,已成为执政者亟待破解之题。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