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希腊老头子的一辈子

2011-07-07戴维斯

投资者报 2011年25期
关键词:彼得森雷曼麻省理工

戴维斯

《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英文名是“The Education of An American Dreamer”,阅后会觉得这个英文名似乎更能概括本书的主旨。

人们赋予了这个一直追寻并实现着自己美国梦的希腊酷老头各种标签:“最年轻的广告狂人”、“最年轻的总裁”、“经济基辛格”、“雷曼兄弟的拯救者”、“PE之王”等等。

而在这本自传中,彼得?彼得森娓娓道来,回顾着自己80多年的人生。就读者而言,仿佛一位亲切的老者在自己耳边绵绵絮语,那幅横跨了80多年的人生画卷就那么一点点的清晰。合上书本,这幅人生画卷还纤毫毕现地在头脑中漾开。

本书大致可以分为七个部分:童年、大学、进入社会、转战政界、拯救雷曼、开创黑石、投身慈善。

将这个七个部分串起来,很多人读到的便是:8岁就在父亲的中央咖啡厅做收银员,被麻省理工开除转而就读西北大学,27岁即胜任全球著名4A广告公司的副总裁,34岁成为美国财富300强企业最年轻的总裁,44岁受尼克松邀请出任国际经济事务助理,退出政界后47岁走进华尔街拯救雷曼于危难,最后与施瓦茨曼以40万美元创立了黑石集团,功成身退后年逾80开始了慈善这个新江湖。

如果仅仅就是这些内容,那么读后唏嘘一声,这些传奇的故事最后变成模糊的片段,与其他许许多多成功人士的经历混为一谈。而彼得?彼得森,这个有着来自奥林匹克山血脉的老头,从小却一直与自己血液中流淌的希腊传统抗争,毫不避讳地想要成为一名“地道的美国孩子”,80多岁的时候总结出这本自传,呈现给读者最大的特色就是他的坦诚。

他坦诚表述,少年时期他做的许多事情都是为了取悦父母——“为了取悦父亲,我想证明我能达到他严格的要求。

至于母亲,我只想重新获得她的关怀,并让她开心”,这个童年之结一直伴随着他,让他对事业的完美追求过了头,浪费了很多时间和资源;他坚持着“如果只有这么努力才能成功的话,我会那样做的”信念,考上了麻省理工。

可很快他坦诚“就读麻省理工学院是一个复杂的选择,从某些方面来说,还是一个糟糕的选择”,于是后来他把一失足成开除看成是“意外的收获,一种莫名其妙的运气”;27岁的希腊小子当上了著名广告公司的副总裁,连他自己都说“我晋升得实在太快”,而很快他也意识到他必须要离开这个给了他第一个“最”字头衔的地方。

30而立,彼得森却在31岁没有工作,成功是一步一步的,进入贝灵巧,他从副总裁到总裁,34岁又为自己添上一“最”——最年轻的总裁,光环背后总有艰辛,“我越来越感到公司职责给我带来的疲惫”,他的坦诚,就连读者都可以感受到他那种从身体到心灵的疲惫。

走出贝灵巧的困境,从芝加哥到华盛顿,他被称为“经济基辛格”,白宫勾心斗角的这段岁月让他付出了高昂的经济代价,却也给了他无价的回报,这其中最大的回报或许是在从政时渐渐编织出来的那张巨大的人脉网。

而从华盛顿到华尔街,卷入了雷曼的漩涡,光鲜的拯救之举,他得出来的却是“新工作是你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生活的主要内容,而你离开上一个工作的情形人们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淡忘,人们也不屑去关注这类事情。匆忙行事往往要坏事”的教训。

年近60,他开始创业,成为“PE之王”,这一路一波三折,犯过人事上的错误,为筹集收购基金,他喝着世上最难喝的售货机咖啡,苦等一个多小时,人家还是没有看他们的私募计划书。

这些坦诚的叙述,看得出是彼得森用心写出来的,平易近人的文字会让人忘记他处在一个顶点。

彼得?彼得森的成功,有必然性有偶然性,有个性有共性。他将之归功于“狗屎运”。

诚然,彼得森确实有好运气——被麻省理工开除,看似遗憾却让他终于摆脱那束缚的专业;在“水门事件”前被革职等等——然而所谓“好运气”,不过是后来回首的感叹,每一个选择和决定在做之前都不会知道结果。

纵观整本书,刨去那些所谓的“好运”,人人都会说的“勤奋”、“努力”等,彼得森有自己的特点:首先,他善于分析并将之运用于自己身上,不断自我反省、重新定位。从少年到老年,他有过很多选择,并不是每次都“好运”,而从那些错误的选择中,他一步步地看清自己适合做什么,正如他引用威廉?布莱克的话所说,“欲知何者为足够,须先知何者为多余”。

人最难的是弄清楚自己是谁,而彼得?彼得森剖析着自己,解开了那个属于他的“斯芬克斯之谜”,追求着他想要的,放弃了那些多余的。

其次,虽然他从来没有过什么具体的所谓职业规划,可他却一直有自己的目标,这与他清楚自己的定位紧密相关。

再就是虽然没有计划,却有行动,搞清楚了自己不适合零售而更喜欢分析市场,他立马转行;在麦肯与老板道不同则不相为谋;认识到真正赚大钱的是那些投资者和企业主,离开政界便奔走华尔街;对于他来说,“要想真正赢得财富和真正给自己带来满足感,必须拥有、构建和发展企业”,于是与雷曼分道扬镳就创立黑石。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他勇于突破,敢于转变,这个特点让他到了60岁还能有激情去创业,80余岁仍然重出江湖。不断反省、重新定位让他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目标,让他快速地采取行动,让他有勇气面对一次次的挑战。

本书的坦诚也造就了它的另一特色,那就是将教训与经验糅杂在他对自己的反省和总结中。他并没有直接地告诉读者他的成功该如何借鉴,而是将人生历程摆出来,让读者跟着他一起回忆,感受了人生百态之后,似乎读者自己也慢慢咀嚼出了那份滋味。

猜你喜欢

彼得森雷曼麻省理工
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文化
戴在手指上的朗读器
思想
总会打中的
福尔摩斯·蓝宝石(上)
麻省理工的招生标准
收购与兼并
超级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