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乡教育谱青春乐章

2011-07-07邓凌原

民生周刊 2011年49期
关键词:特岗学校老师

□ 本刊记者 邓凌原

山乡教育谱青春乐章

□ 本刊记者 邓凌原

这是一群怀揣梦想的“80后”,放弃了大城市的热闹繁华,把大山当作了生命的底色;他们刚刚走出大学的象牙塔,便带着爱心、激情与微笑,走上了三尺讲台;他们正在用青春和理想改变着我国的乡村教育。

在陈小根校长(右二)看来,年轻的师资队伍是这个山区小学“最大的亮点”。图/邓凌原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有800余万乡村教师,他们坚守在穷乡僻壤、大山深处,肩负着亿万乡村孩子的教育使命,更担负着改善乡村人口素质的重任。

2011年深秋,循着乡村教师的足迹,本刊记者走进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岩镇永丰中心小学,走进那些宁静僻远的小村落,用图文记录下乡村教师普通的一天,用心聆听他们的动人故事,感受他们的心路历程与人生体验。

最大的亮点

城步苗族自治县地处湘西南边陲,古为南楚与百越相交之城,系“南楚极边”之苗疆。这个人口不足30万的小县城分布着苗、汉、侗、瑶等10个民族,其中苗族占53.8%。

从城步县城驱车20多公里,就到了西岩镇。山路蜿蜒,两旁楠竹密集,满目青翠;车外细雨蒙蒙,山间空气湿润而清新,沁人心脾;竹回路转,层层雨雾中,一所竹林环抱的普通小学突然出现在眼前。

正值课间,校园里充满孩子们的欢笑嬉闹之声。年轻的陈小根校长带领记者来到办公室,简短的寒暄之后,便向记者介绍起学校的基本情况。

“目前学校共有6个年级6个班,此外还有1个学前班,在校学生152名,教师20名。在我们学校,年轻教师占了一大半。”陈小根告诉记者,由于边远苗乡的教育资源一直比较薄弱,所以最近几年县里的师资力量开始向边远山区倾斜。2009年秋季,学校迎来第一批特岗教师(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教师,简称“特岗教师”)开始,年轻的师资力量就源源不断地补充到这个寂寞的小山冲,给这个似乎有点疲惫的学校增添了活力和希望。

目前,学校已有8位特岗教师,3位免费师范生,“这是目前城步县山区教育的一个缩影,也是我们学校最大的亮点。” 三年来,陈小根带领着这些毕业于重点师范学院的年轻教师们,辛勤耕耘在各自的岗位上,与学生一同分享成长的快乐。

工作之余,他们经常深入到学生家中了解学习、生活情况,感受山区孩子上学的不易,并充分利用在校时间,尽可能多地传授文化知识。同时开展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六一文艺汇演”、勤工俭学、书画大赛、语数竞赛等,既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也丰富了老师们的心灵。

“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在孩子们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陈小根已经在永丰工作了十几年,但只要说起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老师,赞誉之情溢于言表。

充满爱的所在

学校里的老师纷纷告诉记者,身处这个几乎被人遗忘的小山冲,他们并不觉得孤单和寂寞。校长的关爱、同事的友好、学生的依恋和家长的信任,让他们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温暖与和谐。

“这是一个充满爱的所在”,陈小根表示,在人们不断谴责社会人情冷漠的今天,这里却拥有着最朴素、最珍贵的情感。老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真诚、信任,使这个不为人知的小学校发生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

六年级的叶苏华老师来到这里已经两年了,平时在班级管理上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课堂上,她是最严厉的老师;课后,她是最亲密的朋友。今年上学期,她在批阅学生作文时读到,班里的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叶老师在生日的那天能去我们家做客”。那一刻,她感动得泪如雨下。

一年级的彭梦兰老师是孩子们心中的“大姐姐”,刚从学校毕业,这个皮肤白皙的女孩还略带稚气,但她却是孩子们的“保护神”。去年冬天,一个下雨的早晨,彭梦兰像平常一样打着伞向教室走去,却发现教室里并不像往常那么安静:大多数孩子全身都湿透了,正蜷缩成一团,冻得瑟瑟发抖;一个孩子把湿透的鞋袜脱了下来,光脚踩在冰凉的地板上;还有几个位置空荡荡的,显然是有人迟到了。

原来,山区阴晴不定,雨是半路下起来的,很多孩子家离学校远,出门没带雨具,只能淋着雨一路跑到学校。彭梦兰来不及细想,连忙放下手中的教科书,一路小跑回宿舍,把自己的棉鞋、袜子和外套拿给学生换上;山区湿气重,南方没有暖气,她又跑到学校附近的一户百姓家生火,给学生取暖,把衣服烤干。

“是这里淳朴的民风打动了我,让我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真诚的爱。”采访中,彭梦兰表示,自己所做的一切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碰上这种情况,山区的老师都会这样做。”

23岁的钟波老师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是今年秋季被分配到永丰小学的特岗教师。刚入学校,他便申请担任三年级的班主任,同时还承担了三年级的数学、英语、思想品德,五年级的英语等课堂教学任务。

在这个从小习惯了城市生活的小伙子看来,这里虽然偏远,却可以展现青春的激情;条件虽然艰苦,却能得到校长的关怀、孩子与家长的爱戴。在他看来,这所竹林环抱的小学校是老师与孩子共同的家园,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

午餐的铃声敲响了,钟波匆匆结束了与记者的谈话,从食堂端来饭菜,乖巧的孩子们也端着各自的饭碗,在教室里排成长队,等待着老师分打饭菜。

新蒸的米饭装在一个大大的不锈钢盆里,由学生自取;菜则是一荤一素,一个豆角炒肉,一个家常豆腐,由班主任分给学生。钟波一边熟练地给学生打菜,一边告诉记者,以前离学校近的学生都回家吃午饭,路途遥远的学生则自己带饭。不久前学校新装修了食堂,学生们便可以统一在学校吃午饭了。

忙完了手头的一切,钟波才拿着饭盒走向教师食堂——一间狭窄的教工宿舍。在这里,年轻的乡村教师们挤在一张大圆桌前,捧着与学生一模一样的饭菜,吃得津津有味。

“我的原生态生活”

曾广芬老师,今年26岁,2007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作为第一批特岗教师,他已经在这个偏远小学默默地工作了三年。三年服务期满,面对“去”还是“留”的人生选择,在县教育局下发的《特岗教师服务期满去向调查》的表格中,曾广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留本县工作”。

“在这里我拥有大城市无法想象的‘原生态生活’,怎能轻易抛弃?”面对记者,他一语道出心中的真实想法。

在曾广芬的眼中,这个贫穷僻远的苗乡是一个梦想中的“世外桃源”:春有山花,可以领着学生到山林中采蘑菇,挖竹笋,上写生课;夏有清溪,校长常常带着年轻的老师们去溪边钓鱼,在山水中沐浴,感受夏夜的清凉如水;秋有野菊,可以在收获的喜悦中抒发人生情怀;冬有雨雪,几个年轻的老师围着火炉坐成一圈,青春的思想与创意在交谈中碰撞,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火花。

“这样的生活情趣,在繁华的都市街头找不到,在灯红酒绿的KTV里也找不到。”曾广芬带领记者来到他的宿舍,房间狭小,一张床,一个写字台,一条木凳,组成了一个简单而整洁的世界。而桌上随意摆放的书籍与电脑,墙上挂着的羽毛球拍与捕鱼工具,默默印证着主人口中淳朴自然的精神生活。

曾广芬感慨,由于这里没有强制性的升学压力,老师的生活显得惬意而宁静;学生的学习也变得自由而欢快。这里也没有排名与分数的困扰,老师们之间显得和谐而默契。

在女教师的宿舍里,长相甜美的朱春燕老师向记者描述了她的“绿色生涯”:这里山清水秀,茂竹丛生,在一片绿色里教学、生活,她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呼吸着山林中的新鲜空气,品尝着山野里的绿色食品,连皮肤都变得白皙而娇嫩,“自从来到这里,我连网名都改成了‘依山伴水’。”

这些个性张扬、思维活跃的“80后”乡村教师,正在用他们的创新思想、人格魅力和全新的教育理念影响着农村的孩子们。

朱春燕告诉记者,山里的人家好客,家长们常常让孩子给老师捎来山里的野味,如新鲜的竹笋、蕨菜和蘑菇,有时还有活的泥鳅和小鱼,到了冬天便是熏得香喷喷的柴火腊肉。曾经有个学生走了好几里山路给她带来刚抓的泥鳅,可到了学校后,有几条泥鳅已经死了,孩子心疼得大哭了一场。

“作为老师,我们无以为报,只能毫无保留地把知识传授给他们,并用自己的爱心呵护他们成长。”朱春燕表示,唯一的缺憾就是学校没有网络,只能去镇上的网吧上网,对外界的信息掌握不及时,对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思维了解不够,尤其是每当教学过程中出现困惑时,无法通过网络及时寻求解决。

在目前的状况下,要在这个山林深处的小学校设置网络显然还有些遥远,一些老师只能通过手机上网来获得信息与资源。

他们改变乡村教育

在日益加剧的城市化进程中,随着生源的减少、师资的流失、校舍的合并,乡村教育的衰落似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乡村学校生源骤减?说到底,教育公平问题是乡村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

如何在政府的扶持下实现乡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均等化,从而解决乡村教育的“空巢”问题,有关部门正在进行艰难的探索。随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特岗教师、免费师范生等各项优惠政策的实施,这一探索已初见成效。

正是这群毕业于本科院校、持有国家教师资格证书、整体素质较强的年轻教师们在改变着我国的乡村教育。

“以前的村小,学生越来越少,老师越来越老;而城市教育的压力则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随行的城步县教育局工作人员肖盼表示,农村学生涌进城市,使城市校园生源膨胀。家长为了孩子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也承受很大的金钱和生活压力。现在有了这群年轻的老师,农村的孩子们不再需要去很远的地方求学,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更关键的是,这些个性张扬、思维活跃的“80后”乡村教师,正在用他们的创新思想、人格魅力和全新的教育理念影响着农村的孩子们,使乡村教育不再拘泥于应试教育的刻板和枯燥,而是向更加注重品德培养、个性发展、能力提升的素质教育转变。

农村的孩子们不再被繁重的作业和题海战术所困扰,而是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接受知识;他们不再局限于课本中的世界,年轻的老师会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为他们打开一扇世界之窗;他们不再为与城市孩子的巨大差距而自卑,而是用幼小的心灵去发现山野的美好,感受淳朴山乡人与人之间的真诚。

“如果特岗教师和免费师范生等农村素质教育计划继续实行下去,我相信我们的学校会越来越出色,城步的教育也会越办越好。”采访的最后,陈小根告诉记者,农村孩子的家长们和他有着同样愿望和期待,他们希望这些高素质的青年老师能扎根在这里,继续推动山区的教育发展,同时能有更多的年轻师资力量补充进来。

□ 编辑 陈沙沙 □ 美编 王 迪

1.11月30日,山东省青州市实验初级中学开展以“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为主题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活动。

2.11月24日,浙江省诸暨市海亮教育集团,在早已安装GPS监控的前提下又安装了音视频实时监控系统。3个摄像头分别对路况、司机驾驶、学生乘坐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监督校车运营规范安全。

3.11月22日,武警云南总队二支队即将退伍的40名老战士自发来到昆明滇池海埂大坝进行巡逻,并向红嘴鸥喂食,这也是他们退伍前的最后一次关爱红嘴鸥活动。

猜你喜欢

特岗学校老师
辽宁:特岗计划驰援卫生院
学校推介
六·一放假么
“特岗计划”边远地区教师补充机制的探索
湖南:推进“升级版”全科特岗计划
湖南的全科特岗计划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