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人如何才能死得其所

2011-07-06徐平

人民论坛 2011年11期
关键词:文化

徐平

端午节,是纪念我国战国末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重大节日。屈原出身楚国贵族,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后被贬去职,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目睹国家破亡、人民逃难,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以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乐章。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通过包粽子、赛龙舟来纪念他。屈原葬身江底而受后人敬仰,可谓死得其所。在追思这位古代先哲的同时,使人联想到当前社会葬俗文化的异变。

中国丧葬文化的历史流变

关于死亡,是古今中外所有人必须面对的终极问题。无论采用哪种葬俗,一定都包含着这个民族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死者“体面”地离世很重要,对生者也是一种社会化的人生罗盘,而且浸透着这个民族的群体性感情,是不容他人轻视和误解的。

中国人活着以儒家文化为纲领,“忠、孝、廉、耻”四维和“仁、义、礼、智、信”五常形成文明规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忠”和“孝”。以“忠”维系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以“孝”维系个人与家庭的关系,构成严密有序的群体性社会结构。在严密的同时,再以道家的“无为”寻求“逍遥自在”,包容个人的特殊性和支流文化的存在,留出一定的社会空间。中国人死去的时候,则大多采用佛家的理论和方法,将人生看作是前世—现世—来世的连续体而且互为因果的关系,今生前生定,来生今生定,鼓励人们生前严格按照“善”和“德”的要求做人,死后就能有个好的去处,这无论对死者离世时的心安理得,还是对生者面对艰难人生勇敢顽强地生存下去,无疑都起着巨大的安抚作用。因而,无论科学如何进步,如何破除迷信,佛教的死亡原理和程序,直到今天也是大多数中国人沿用的死亡礼仪。

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以农耕文明为主体,因而生前离不开土地,死后还要回归土地,历史上绝大多数中国人以土葬为主,形成所谓的“入土为安”的观念。由土葬衍生出来的丧葬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看风水选墓地到立碑建园,各种排场,不一而足。大者如世界规模第一的秦始皇陵,小者如普通人家的“荒冢一堆草没了”。还有以人殉葬、动物殉葬、豪华品殉葬的演变,倒是为今天的考古学提供了难得的研究标本,能够形象展示中华文化的辉煌历史,前不久陕西汉墓的发掘,正成为人们关注的事件。其实丧葬文化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有钱就葬人,无钱就埋人”。丧葬的俭朴奢华和花样百出,说到底是用死人做活人的面子,而面子及其实现方式,也是与时俱进变化多端,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特色。

近代以来开始的中国现代化追求中,文化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还有一个极其辉煌的业绩就是人口跟着不断翻番。从清朝时期的二、三亿,到民国时期的四、五亿,新中国成立后更是人丁兴旺,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已经达到七、八亿,国家受困于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于是出台了著名的计划生育政策。在生不起的同时,也开始出现死不起的问题,传统的土葬风俗占用了太多的土地,死人抢了活人的饭碗。毛主席带头签字,提倡改传统的土葬为火葬,共产党人率先移风易俗,全国响应雷厉风行,几千年的葬俗为之一变。

事后大办丧事大修陵墓,不如生前在日常生活中盡心尽力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发展的快车道,经济腾飞的同时,人口也在迅速增长,从10亿提升到今天的14亿左右,即将进入中国人口的最高峰期。而且正值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剧烈社会转型时期,城镇化和市场化使得“死不起”直接演变为“葬不起”。虽然土葬改了火葬,棺材变成了骨灰盒,但最后还得入土为安,只是地盘变小了而已。随着城镇化使乡村分散居住变成了城镇集中聚居,生在乡村死在城镇就成为这个时代的特点,市区人满为患、交通堵塞,郊区则石碑林立,死无葬身之地也就成为必然的结果。改革时期不规范的市场经济和行业垄断,使得活人买不起房产、死人买不起墓地已经不足为奇。再加上拿死人给活人撑脸、以葬礼夸富显阔,翻倍涨价的天价墓地和近千万元的豪华墓园之类的新闻,当然会不断刺激人们敏感的神经。

这种紧张的局面还会加剧。一是因为我们的城镇化方兴未艾,市场经济还需规范,正是各种矛盾的突显期;二是我们的人口特征是“未富先老”,比中国经济发展还快的是人口老龄化正在迅猛到来。看来在“死不起”之前,先要想法解决“养得起”的问题。与其伤感“子欲孝而母不待”,事后大办丧事大修陵墓,不如生前在日常生活中尽心尽力。孔夫子早就指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面对老龄化的到来,既要养身也要养心的“孝道”文化,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面对今天有的人宁可养狗也不养人、宁可死后大操大办而不愿敬老携幼,重树孝道可谓国之大事也。本来中国的丧葬文化,就集中表现了这种深刻的文化内涵。不在于修墓造园守陵祭祀,而在于通过丧事传递孝道,彰显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要想死得其所,可能首先要回到群体,回到责任,回到传统的孝道

所谓“变”,就是面对人口快速增长和集聚的现实,解决死不起、葬不起的紧迫问题,所以必须推进丧葬形式的改革。从土葬改火葬是一变,今天必然面临着二变,将来还会有三变和四变。所谓“不变”,就是丧葬文化的孝道内涵不能变。丧礼是对死者的人生总结,更是对生者的人生洗礼,通过这一独特的礼仪,要做到的是纪念死者、教育生者、整合社会、构建和谐。中国人要想死得其所,还要做到视死如归,这就牵涉到我们的精神家园在哪里的深层次问题,这是人类“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终极疑问,传统的中国人一向解决得很好。因为中国文化将个人融入社会,自己只是家庭、家族、地方、国家中的一分子,小我变成了大我;再将自己看作上接祖宗父母下接儿孙后代的生生不息的过程,小循环变成了大循环;而且将人类看作世界万物的一部分,在新陈代谢中相生相灭,谋求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焉有不怡然自得、视死如归的道理?死得其所当然也就不难解决。

现代的中国人不仅要面对死不起、葬不起的不得其所的困境,更深层次是面对“我是谁”的困境。我们为了效率不管不顾地追求所谓的自我、自由,获得了物质上的飞跃,却落下了精神上的孤独,很多时候只剩下顾影自怜了。人缩到了最小,焉有高尚的理想可言,自私必然带来孤立,孤立带来空虚,空虚带来虚弱,虚弱带来烦恼,当然难以做到视死如归了,因为早没有了心灵的家园,何处可归?要想死得其所,可能首先要回到群体,回到责任,回到传统的孝道。

因而,现代人首先要解决人生观、价值观问题,这需要我们在传统文化和世界眼光的纵横坐标下去领悟和实践。有了这个前提,我想死得其所就只是个技术操作性问题,只要不丢孝道文化的精髓,又符合世界变得越来越平、越来越热、越来越挤的地球村现实,办法总是有的。一是向东进大海,将物质和灵魂都融入万顷波涛;二是向西进群山荒漠,将对前辈的追思变成绿化祖国的行动,在这个前提下可建超级陵园,让富人把孝心变为福泽后代的绿色;三是向上继续建高阁,扩大现有灵堂墓园规模,生前死后都困于一隅;四是向下做深埋,无论在森林或是田野,都可化作春泥更护花;五是向空中虚拟化,建立网络纪念堂,唯留精神在人间。当然还有其他的方法,但最好的做法就是生前尽忠尽孝、尽责尽力,为社会做出相应的贡献,死后活在人们心中,那才是一座永恒的纪念碑。

(作者为中央党校文史部文化学教研室教授、博导)

■(责编/高源 美编/叶锐)

猜你喜欢

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文化镜头
文化生活更丰富了
传统文化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文化摄影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