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下的食品安全危局
2011-07-06张继刚
张继刚
有网友感言:“过去愁着吃不饱,现在愁着被吃倒。”或许此言集中代表了国民对食品安全的深深忧虑。
我作为一名地方外事工作者,每年都有几次出访任务。自从国内发生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之后,我出国时又凭添了一项新“任务”——同事、朋友让我捎奶粉。每每遇到这种事情,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一个在国际上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国度,制造能力如此强大,却因某个品牌失去了国民对国内其他品牌的信任。更可怕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苏丹红、地沟油、瘦肉精、牛肉膏、染色馒头、毒花椒……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食品安全问题接踵而至。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食品到底怎么了?
从古至今,社会发展的各阶段都存在着道德水准低下的人群,在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这些人弄虚作假、谋取黑心钱的方式不外乎少斤短两、往粮食中掺些砂子、在棉花捆里塞几块砖头,如此等等。这无疑会给生产流通环节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但在粮食加工前,用水淘一下,就除掉了砂子;取出棉花捆中的磚头,棉花就干净了。这些作假方式只是“低素质”与“土办法”的结合,在最终的消费环节上不至于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威胁,受人谴责但不至于伤人害命。
现在不同了,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与日俱增、数之不尽的高科技产品,不断满足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然而,就是这些包括化工产品在内的高科技产品,一旦被低素质人群所绑架,不用在正当的地方,或不按规矩应用,后果就极为严重。就食品添加剂而言,本身也是合法的高科技产物,而问题往往出在企业及个体生产经营者以侥幸心理攫取高额利润的非法使用上。这种“低素质”与“高科技”的结合带来了严重后患,在图财的同时也害了人命,或在当前,或在未来。
作为广大消费者,没有能力也没有可能对所购食品作出是否安全的判断。在买到假货的情况下,消费者有可能去退货,也有可能去投诉。但面对餐桌上的食品和蔬菜,也只能带着怀疑的眼神和忐忑不安的心情咽进肚里。至于那些严重受害的消费者,身体受到重创甚至丢了性命,更是给人们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面对屡禁不止甚至继续蔓延的食品安全问题,仅仅靠消费者的愤怒与投诉、媒体记者的“卧底”与曝光、非法生产企业工作人员的“反水”与无意“泄密”是远远不够的,消费者期待非法生产企业的良知回归,更期待政府切实履行监管职责,确保消费者吃得放心。
食品安全事故频发,更加凸显出政府的监管责任。食品安全关系到消费者的身家性命,没了命比没楼房没社保更可悲、更可怕。从这个意义上说,食品安全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消费者只能靠政府去监管,靠相关执法部门去把关,政府的责任重于泰山。
为什么非法生产者前赴后继?原因固然很多,其中非法生产者追求高额利润是不容怀疑的,但政府监管和法律惩处力度不够也是重要原因。值得欣慰的是,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如建立健全专门机构、对地方政府和官员实行问责等等。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严格的监管监督机制,使非法生产者感到侥幸心理靠不住、赚黑心钱的代价付不起,使监管者和执法者真正负起责任,食品安全问题就会得到较好的解决。
“锁”只不过挡君子而不挡小人,“法”也只能是惩戒极少数而不能责众,企业的自律和行业的约束才是长久之计。食品安全折射出来的还有国民的素质和道德水准,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生产经营者身上是否“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作者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
■(责编/周晓燕 李逸浩 美编/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