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加坡大选:威权模式变脸

2011-07-06李文

人民论坛 2011年11期
关键词:行动党李显龙李光耀

李文

5月7日,新加坡举行第12届大选,人民行动党以据称新加坡独立以来的历史最低得票率60.14%,蝉联执政。反对党工人党则以近40%的选民支持票,夺下一个集选区,赢得国会87个议席中的6席。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形容这次大选具有“分水岭”的意义,而舆论则呈现出分化态势,“新加坡民主是优质民主”、“新加坡民主是残破不全的民主体制”、“新加坡民主是优质专制”、“不应对新加坡大选进行过度解读”等等,众说纷纭。如何认识和理解新加坡政治中的此次“分水岭”事件,对于中国而言,非常有意义。

人民行动党受挫

对于长期在新加坡保持执政地位的人民行动党(简称行动党)而言,每一次大选都意味着直面考验和挑战。2011年5月7日新加坡举行第12届大选,行动党遭遇了上台后最大的选举挫折。

自1965年建国至今,新加坡共经历了11次大选。本次大选,反对党获得席位最多:在总数87个席位中,行动党赢得81席,工人党赢得6席;行动党的得票率只有60.14%,远低于2006年大选时的66.6%和2001年的75%。反对党虽然只获得6席,但却代表着近40%的选民的支持票,表明若非新加坡实行现有选举制度,反对党将获得更多的议席。

在本次选举中,行动党团队在阿裕尼集选区的竞选中败北。工人党组成的团队,包括该党秘书长刘程强、主席林瑞莲和在台湾出生的律师陈硕茂,赢得54.71%选票,一举拿下该选区的5个席位。这是自1988年由执政党修改选举法之后创立集选区这一选举制度以来,反对党的一次“破冰”之举,也意味着行动党为控制选票独创的这一屡试不爽的选举制度开始失灵。

新加坡是议会共和制国家,总理和内阁部长都必须从国会议员中产生。行动党团队在阿裕尼集选区的失败,意味着该选区行动党团队五位候选人中的三位内阁高官:内阁三大核心成员之一、外交部长杨荣文,总理公署部长陈惠华,外交部高级政务部长再诺,直到下次大选之前必须告别政坛。另一位候选人王乙康,尽管行动党有意将其培养为第四代总理人选之一,但其在政治生涯中遭此劫难,恐难东山再起。

行动党支持率快速下降背后

在长达52年的时间里,行动党在新加坡一直维系执政党地位,虽有效地维持了国家安定与经济增长,但养成了一种不顾忌人民感受的“权力傲慢”和把人民视为“子民”的家长作风。工人党主席林瑞莲指出:“行动党长期一党执政,已经让人们看出它的停滞、倒退。”

行动党领袖主张“好政府主义”,认为政府应该为人民包办一切,但新加坡民众开始对行动党“胡萝卜加大棒”的执政方式产生反感。有选民表示:“人民行动党政府是负责任的父亲,但过于严厉。总是自认为是精英,比你更懂得你的利益在哪,他们为你决定、照顾你。当你天真不懂事,你需要父亲为你做决定;但是你成人了,你自然需要他尊重你。”在本次大选中,内阁资政李光耀针对阿裕尼选民发表讲话,宣称:如果工人党候选人赢了,阿裕尼的居民就得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投票支持反对党的选民会用未来五年的时间反思,并对自己所做的事“深深后悔”。在新一代选民眼中,李光耀的表态,过于高傲和自大。

许多选民认为:虽然新加坡迈入了发达国家行列,但政治不开放,限制言论自由,行动党不接纳异己,拒绝接受不同意见,在国会和政府几乎全由行动党一个声音控制。由于缺乏反对党的良性制衡,上届政府屡屡出现失误。

行动党还被选民指责在人才选拔上带有任人唯亲色彩。这次大选人民行动党推出了24位新候选人,但这些政治新人多数来自公务系统,其中27岁候选人陈佩玲是李显龙首席私人秘书的妻子,另四位新候选人都曾经是总理李显龙或李光耀的首席私人秘书。

2010年,新加坡GDP增长14.9%,但普通民众的工资收入仅增长3.4%,通胀率超过5%。一般穷人没有从经济增长中获得好处;2010年,收入最低的10%家庭平均年收入1400美元,收入最高的10%,平均年收入高达23684美元;政治精英们越来越远离普通人的生活,总理李显龙工资高达205万美元,是美国总统工资的5倍,各个部长的平均工资也高达126万美元。面对过高的房价,医药费上涨,收入增长敌不过物价涨幅,选民像反对党一样质疑:为何内阁成员的高额工资仍在上涨,而自己的工资和家中老人的退休金却总是不够用?选民指责政府越来越像一个公司,只想着赚钱——只追求GDP的增长,而没有照顾人民。

在本次大選总数230万的选民中,有60万21至34岁的年轻人第一次拥有选举权。21岁到44岁选民占近半。2006年的选后调查表明,21到41岁选民,55%支持执政党,45%支持反对党;而50岁以上选民则64%支持执政党。2010年3月,新加坡国会通过法律,废止对互联网的政治审查,允许政党和参选人在互联网上进行政治宣传。这使网络在这次大选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大约三分之一选民是网络一族,其中又以青年人居多。“雅虎新加坡”以及好几个当地政论网站都大受欢迎,也普遍倾向反对党阵营,与传统媒体报纸、电台、电视倾向执政党的惯性壁垒分明。

大选推动行动党转变执政理念

本次大选结束后,媒体上出现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选举结果动摇了行动党的威权体制;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大选结果证明新加坡实施的是一种“优质民主”。其实,本次大选,与其看作是“新加坡模式”的终结,或者新加坡现有政治完美无缺的证明,毋宁看作新加坡在政治发展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新加坡自独立伊始,就实行议会共和制,迄今从来没有中断过有多个政党参加的竞争性选举;但另一方面,由于行动党利用执政地位在选举过程中采取多种方式对反对党进行打压,又使新加坡的政治民主打了很大折扣。

本次大选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归因于行动党被迫做出的重大“让步”。在对不利于行动党的选情有所察觉后,行动党没有像往常那样,寻找罪名对反对党的候选人进行起诉,使他们丧失竞选资格,并废止对互联网的政治审查、允许政党和参选人在互联网上进行政治宣传。这些举措,客观上拓展了反对党的参与空间。而且,早在2011年春节献词中,总理李显龙就承诺关注通货膨胀、低收入家庭的生活以及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等经济社会问题。

行动党的这些明智之举,在成功地赢得了约60%的支持率的同时,又避免了新加坡社会走向更大的分裂和动荡。通过本次大选,选民对执政党的不满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宣泄;有6名反对党议员进入国会扮演制衡政府的重要角色,选民的理性诉求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满足。近年来执政党和部分选民之间出现的裂痕有所修复。而如在这次选举中,行动党一如既往地采取高压手法打压反对党,控制选举,获得87个议席的全部,在下一个任期内,政府权力得不到监督和平衡,执政党无所顾忌,依旧使用原有策略应付新挑战,选民的不满情绪难免出现迅速积蓄,在下次大选中酿成激烈的反对浪潮;而如在本次选举中反对党在所有挑战的选区都以微差落败,他们在下届大选时可能会为了胜选而喊出偏激口号,激起选民更大的愤怒;如多数选民无法做出理性思考和选择,不惜任何代价推翻在他们看来缺乏公平的体制,新加坡极有可能陷入动荡不安。

早在10多年前,李光耀就指出:“行动党能否继续主导新加坡的政坛,打着民主旗号的反对党将来会形成多大的挑战,这将取决于人民行动党领袖今后如何对教育程度更高的人民不断改变的需求和意愿做出的反应,以及如何在影响民生的决策过程中满足他们享有更大参与权的欲望。”在这次大选中,新加坡人民发出要求执政党改变作风的强烈信号,行动党为有效避免在下一次大选中丧失更多的议席,将顺应时代潮流进行自我调整和革新。

未来5年,新加坡的政治体制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但行动党的执政风格和方式将发生明显改变,以往“我们来决定什么是对的,别理会民众的看法”的李光耀式执政风格将有所调整,在决策过程中,不但注意聆听专家和精英分子的意见,而且重视普通百姓的呼声。行动党的工作重心将发生转移,政府将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内政问题方面,包括注意提高底层社会的收入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缩小贫富差距,保障民众的各项政治权利等等,而不会在国内继续单纯追求GDP增长,在国际上继续致力于扮演东盟领导人和世界政治明星的角色。

从1990年11月吴作栋出任总理到2004年8月李显龙出任总理,20多年来,行动党一直没有改变以往的执政模式,很大程度上在于有“新加坡国父”之称的李光耀一直在影响着内阁。大选之后,李光耀和吴作栋辞去内阁资政和国务资政职务,使李显龙能够按照自己的认为的最佳方式组阁。5月18日,“全新阵容”的内阁出笼:原有的21名阁员已减少至15名,平均年龄也从56.2岁降至52.5岁,而14个政府部门之中有多达11个新部长。这样的领导班子,显然更能够根据时代的变化和新的社会参与要求制定和执行政策。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副所长)

■(责编/杜美丽 美编/叶锐)

猜你喜欢

行动党李显龙李光耀
接棒李显龙,“草根”黄循财何以脱颖而出
李显龙身体突然不适 演讲提到接班人
新加坡呼吁正确纪念李光耀
李光耀生病住院
一党独大,仍要随需而变
李光耀:新加坡资政访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