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儿科门诊输液中的应用
2011-07-05黄丽文
黄丽文
黄丽文:女,大专,主管护师,护士长
输液是临床使用频率很高的主要给药途径之一[1,2]。儿童由于年龄小,体质和免疫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容易感染传染性疾病,如感冒、肺炎、腹泻等,常需要输液治疗。由于儿童心理素质和自控能力较低,在输液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为了保证输液质量,我院于2010年对儿科门诊输液的患儿采取人性化护理管理,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1年2月在我院儿科门诊输液的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107例,女93例。输液时间2~23 d,平均4.3 d。年龄3~14岁,平均9.3岁。其中2009年3月~2010年3月的患儿作为对照组,2010年4月~2011年2月的患儿作为观察组,各10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模式,具体如下:(1)输液前护理。患儿前来输液时,派1名护士在输液室门口热情迎接患儿,让患儿感受到亲切的氛围,引导患儿进入输液室,接收注射单及药物,发放输液牌等。入室后,由专门的护士负责和患儿及其家属沟通,为其评估输液等候时间,介绍输液室环境,了解其对服务的需求,若等候时间较长,可加强和患儿的交流,缓解其等待的焦灼感和紧张感,同时更多的了解患儿的临床资料,做好患儿的安抚工作,使其以良好的状态接受输液治疗。考虑到儿童的情绪变化较大和理解能力有限,因此不必对其采取过多的直接干预,而是通过眼神、表情等暗示性手法,让其感受到护理人员的情绪变化,从而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特征[3]。(2)输液中护理。配药护士将配好的药物及注射单一起送到观察室的治疗车上,责任护士核对患者姓名、所用药物及输液牌序号,请患儿配合,给予标准规范的无菌穿刺操作。对于不肯配合的患儿,可鼓励其培养勇敢意识,同时拿配合程度好的患儿做示范,并请其向不肯合作的患儿现身说教,缓解其紧张感和陌生感。对于年龄偏小的患儿,由于其理解能力有限,语言说教可能起不到很好的效果,但可以通过抚摸、眼神接触等,让患儿感受到关爱,从而减少抗拒意识。穿刺成功后,调整好输液速度,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和主观需求,用患儿家属可以理解的语言,向其介绍相关疾病的背景知识、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可能出现的副反应等。部分患儿在输液过程中表现为躁动不安,容易哭泣吵闹,不仅影响到其他患儿的正常输液,而且容易发生针管滑脱事故。对此类患儿,要给予理解和关心,可指导其和其他患儿一起讨论有兴趣的话题,也可配备一些幼儿读物等,让患儿自己或在家长的陪同下观看。同时加强巡视,注意观察输液部位有无肿胀、疼痛、皮疹、针头移位等,主动询问患儿感受,对患儿的合作给予鼓励,使其感受到人性化关怀,增加对护理人员的亲近感。(3)输液后护理。输液完毕后由责任护士给患儿拔针,指导患儿或家长掌握正确的按压棉签止血方法。离开时提醒其不要遗忘个人物品,出门时要向其报以微笑,同时对患儿顺利输液给予肯定和鼓励,以便为需长期输液的患儿下次输液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患儿等候输液和输液过程中,通过口头询问和观察患儿肢体、表情等评价患儿心理舒适,并观察患儿对各项护理操作的配合。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χ2检验。α=0.05。
2 结果
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输液,输液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副反应和并发症。两组患儿输液前及输液中心理舒适及配合护理如表1所示,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显示了更好的护理效果。
表1 两组患儿心理舒适和配合程度统计 例(%)
3 讨论
输液治疗已经有百年的历史,在临床治疗方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良好的护理服务,对于保证输液顺利进行和减少护患纠纷有重要意义。对于儿科输液患儿来说,其心理承受能力和配合意识比成年人相对较低,容易发生穿刺失败、脱管等意外,因此护理干预就显得特别重要。常规护理仅仅是给予最基本的护理干预,对儿童的心理需求考虑不够,因此我们给予人性化的护理模式,旨在改善护理质量,让患儿享受到更好的服务。
人性化护理模式是近年来在临床广泛应用的护理模式,其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文关怀和以病人为中心,不仅关注患儿的生理舒适度,而且也关注患儿的心理舒适度,让患儿在良好的身心状态下接受治疗,从而促进病情更快的康复。患儿虽然存在着配合意识差,心理素质弱的问题,但其也有着适应能力强,好奇心大的优点。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用真诚的态度和热情的语言与患儿建立亲近感,拉近和患儿的距离,让患儿有信任感,这个过程与创造人性化的护理氛围是分不开的。另外,从临床体会来看,为了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还可加强和患儿家长的沟通,让其和护士共同配合,因为患儿和家长朝夕相处,更为熟悉,比护理人员更有说服力[4,5]。通过多方面的护理配合,让患儿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提高输液配合程度。
从临床统计来看,观察组在心理舒适程度和护理配合程度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人性化护理是必要的,也是很有成效的。当然,在实际工作中,也会遇到部分很难沟通的患儿,不敢护理人员和家长怎样诱导,鼓励,都不肯合作,对此我们也只好请家长配合,采取强行措施。但此类患儿毕竟属于少数,大多数患儿经过人性化护理干预,都能不同程度的提高配合意识。总之,我们认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儿科输液患儿,可在提高患儿心理舒适度的同时,增加其配合意识,对于患儿顺利输液是有积极意义的,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1]王胜春,田 英,孟宪芹.社区门诊输液患者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7):270 -271.
[2]全日红,王彩萍,张 琳.以人为本理念在全程护理服务中的实践[J].护理研究,2005,19(8B):1480 -1482.
[3]周燕君.小儿静脉输液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2):110 -111.
[4]王金娥.静脉输液的护理安全管理[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3):298-299.
[5]李亚玲,李 娟,刘慧萍.病人满意度与护理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7):610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