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剑阁我与项目结伴而行
2011-06-30肖兴民
肖兴民
在黑龙江省发改委工作的时候,我就成天跟项目及项目规划打交道。参与援建,我依旧干起了老本行,虽然依旧是白天黑夜的奔忙,但我却非常庆幸:能和援建同行,和项目同行。
2008年6月25日23时,在飞机和大巴上折腾了十几个小时后,我们终于抵达剑阁。尽管事先对剑阁的灾情了解一二,但眼前的景象依然让我们感到救灾的艰巨。整个下寺新城,时明时灭的灯光,衬托出灾后的凄凉。街上已经没有几个行人,只有飞奔的汽车偶尔从身边擦过,在匆匆用过晚饭后,我们来到县里临时给我们安排的驻地剑门关宾馆。我的房问里挤挤地摆放着三张床,我一边放下行李,一边告诫自己要随遇而安,“肯定灾区的情况更糟”。没敢细想,倦意就已袭来,我倒头便睡。这一夜,躁动的地球终于消停下来,没有余震的光临,我睡得也很踏实。清早起床,打量房中的设施,不由心里一颤。墙壁上到处是裂缝,大的足可以塞进小手指,小的也能塞进火柴棍。我们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要是遇上余震怎么办?说也怪,越是不想要,它就越要来,余震真就来了,昨日的疲倦一扫而光,一阵手忙脚乱之后,我们奔下楼来。
来到街上,满眼都是帐篷,有民政救灾的,有部队野营的,也有自己简易搭建的,还有钓鱼用的小帐篷。踏察项目到乡镇,路边也尽是残垣断壁。总指挥急啊,我们也急。“项目要马上落地,不能停留在纸上”,“综合计划组、工程组要抓紧援建项目立项、招标和开工”,总指挥下达了紧急作战令。
第一批40个项目首先被确定下来,项项事关民生民本。教育、卫生项目特别多。元山中学教学楼、姚家小学学生宿舍及食堂、县医院住院楼、开封镇卫生院、普安敬老院、乡镇供水站等都被列入第一批援建项目。作为综合计划组负责人,我必须用最短的时间完成项目立项和审批。或许是震后的剑阁百废待兴,救援工作千头万绪,而且这样大规模的项目建设也从来没有过。许多建设单位项目负责同志也对基本建设没有经验,甚至多数以前都没有接触过,一时半会在项目前期和立项程序上弄不明白。我们着急,他们更急。我和综合计划组其他两位同志、县有关部门一起,在简易的板房里,顾不得湿热难耐,几张脸凑在一起,马上起草《援建项目工作流程图》。建设单位一看,立刻就明白过来,从项目前期立项、可研、设计、招投标等,在哪个阶段他们要忙哪些事情,要跑哪些部门审批。这样一来,援建项目建设的推进速度也明显加快了。在加快援建项目立项审批的同时,我和综合计划组的其他同志一道着手开始第二批项目的谋划工作,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深入到重灾区、重灾户开展调研,了解地震受损情况。多次与剑阁县有关部门召开座谈会,充分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与县上多次的沟通、协调等等。有时还要走很长很险的山路。余震时断时续,危险也陪伴左右,但我们抱定一个信念:“胜利就在坚持的最后。”在赴剑第100天,剑南公路交工通车,中央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家乡人民终于看到我们初战胜利的捷报,那一夜我彻夜未眠,思绪翩跹。
与此同时,我省援建剑阁的第二批项目规划草案也编制完成,并上报省政府。几个月来,余震频发和湿疹奇痒只是对我耐心的考验,家中岳母的病逝却让我时时愧疚不已。
时光在忙碌的工作中转瞬而逝。我作为援建第一批队员,在2009年,选择了与刘国会总指挥继续留在剑阁,挥泪欢送走老队员,再迎来第二批队员。第一批援建建设的项目再加上第二批l 06个项目又开始让我忙碌不停。随着开工项目的逐渐增多,项目建设中的具体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多,比如:招投标出现的围标、串标,项目工程款的拨付,项目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特别是由于实行低价中标后项目变更管理等。由于在省发改委工作时,对项目管理比较宏观,而援建中出现的问题又都是比较具体的、微观的,对于我来说,有些问题原来没有接触过,搞不太明白,怎么办?学吧!这样除了一边学习,还组织大家一起探讨、研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甚至还到其他援建省份学习考察。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很快《援建项目工程款拨付暂行办法》、《援建项目变更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援建项目招投标监管工作的通知》等就制定出来,从制度上为援建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我也通过援建,学习到很多项目建设管理经验。援建最忙的时候要数2009年,指挥部制定了援建项目“百日会战”、“告别板房”、“国庆献礼”、“基本完成”四大战役。
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5+2”、“白加黑”成为当时工作的真实状态。我无暇回家探望年迈的双亲,没时间多陪陪在外读书放假回家的孩子。就连父亲重病手术后,自己也没多陪伴他两天,就匆匆返回了自己的援建岗位。
在确定来灾区援建时,就坚定一个信念:“尽我所能,不辱使命。”既然来参加援建,就一定干好自己应做的工作,不能给黑龙江人丢脸。来到灾区后,就被灾区人民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所感动。特别是初期下乡调研时,路过金子山收费站,我看到在一排临时过渡板房上悬挂着这样的标语:“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困难能战胜!”“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当时我的心灵受到很大的震撼。这条标语生动体现了四川人民在灾害面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英雄气概。剑阁县委宣传部的同志据此还创作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等民歌。我时常告诫自己学习灾区人民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干好自己的工作。
现在我省援建的146个项目已经接近尾声。我们也将在金秋十月凯旋。回望美丽的剑阁,回想起在剑阁的七百多个日日夜夜,我很欣慰,因为我跟黑龙江援建的项目曾经结伴同行;但又满怀愧疚,因为我欠亲人朋友很多。我得向我的妻子致敬,是她默默的支持让我战斗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