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华大学图书馆新版网站的设计特色与读者调查分析

2011-06-28范爱红姜爱蓉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清华大学检索栏目

□范爱红 姚 飞 姜爱蓉

1 引言

图书馆网站是读者利用资源与服务的总门户,是展示图书馆形象与综合实力的窗口,是读者信息素养教育的平台,也是图书馆与读者交流互动的桥梁。清华大学图书馆长期以来非常重视网站建设,继2008年底成功完成英文网站改版之后[1][2],经过一年的深入调研论证和精心筹备,中文网站于2010年校庆之际全新改版[3]。

清华大学图书馆新版中文网站在版面设计、内容组织、信息揭示、读者参与等多方面引入了创新思路,在实施过程中倾注了全馆的智慧与心血,清华同方公司也给予了支持,推出后受到好评。这次网站改版,在坚持“以读者为中心”主导理念的基础上,强调交互式与动态技术的应用,注重读者访问网站的体验感受,吸引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与服务,还同步推出了针对新网站的读者满意度调查。本文将详细介绍清华大学图书馆中文网站的改版背景、目标、设计理念、改版特色以及推出后的使用效果和问卷调查结果,从中反映出大学图书馆网站的建设方向,尤其是内容庞杂的大容量图书馆网站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2 清华大学图书馆网站改版的背景、目标与设计理念

2.1 背景与目标

清华大学图书馆网站创建于1995年,先后5次改版。随着网络和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馆业务不断扩展,馆藏电子资源和基于Web的服务日益丰富,图书馆网站规模也不断拓展。

一方面,图书馆网站所承载的信息内容越来越庞杂。改版前Web服务器上的网页数量已超过13400个,中外文数据库超过450个。如何将这些信息和资源进行科学的组织、揭示与布局,最大限度方便读者查找,突出特色与重点,成为改版面临的重要课题。

另一方面,图书馆网站所担负的功能越来越多,包括提供文献资源、推介图书馆服务、普及信息素养、促进交流互动、宣传最新动态、满足个性化需求,等等。作为面向读者的总信息门户,图书馆网站涵盖了很多相对独立的资源管理系统与服务模块,需要对其整合,提供无缝的用户体验。

概括起来,网站改版的目标定位是整合揭示海量资源和多元化服务,为读者构建网络泛在的人性化信息环境。网站设计方案与馆情和读者需求特点密切相关。

2.2 网站设计理念

这次网站改版依旧秉承清华大学图书馆一贯的“以读者为中心”主导理念[4]。实际上,“以读者为中心”是图书馆一切工作所遵循的基本思想,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图书馆是为读者而存在的,网站是给读者访问的,因而必须从读者的角度来进行组织和设计。

“以读者为中心”理念应用于图书馆网站之中有许多具体内涵,贯彻落实到版面设计、栏目设置、文字组织、系统应用等各个环节,重点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重视可用性与用户体验。使用要简单化,图书馆工作内在的复杂性必须向读者隐藏起来。对读者而言,必须要能简单轻松地发现、使用和理解网站提供的功能与信息[5]。二是加强图书馆与读者的互动沟通[6]。把读者视为图书馆的主人,给读者提供发言对话和参与的渠道。

在网站改版过程中,我们通过多种渠道鼓励读者参与并高度重视读者的意见,例如,整理并吸纳了历次读者调查中关于图书馆网站的建议和意见;发起了图书馆网站美工设计有奖征集活动;开展了图书馆照片征集活动;开辟了专区供读者发表改版建议等,充分体现以读者为中心的思想。

3 网站改版特色分析

与老版网站相比,清华大学图书馆新版网站总体上更加美观实用、内容丰富、布局合理、使用方便。既力求简洁清晰,又扩大信息容量;既方便读者日常使用,又兼顾图书馆的未来发展。美术风格明快清新、朝气蓬勃、动静相宜、画面丰富。在网站设计与技术运用方面具有创新特色。

3.1 设计特色

3.1.1 突显功能强大的立体化集成检索框

为方便读者利用资源,顺应国际潮流[7],首页黄金位置设计了大容量的立体化集成检索框,设有“馆藏目录”、“数据库”、“电子期刊”、“整合检索”、“我的图书馆”五大模块,提供最便捷的一站式资源检索服务,见图1。读者只需轻滑鼠标,即可在各检索系统间自如切换。每个界面除检索框外,还提供简要说明和相关链接。

图1 清华大学图书馆新版中文网站

3.1.2 实现动感十足的多层次网页效果

网站首页最“吸引眼球”,读者无需点击就能看到信息,但首页内容过于繁杂,又会带来视觉负担,也不美观。新版网站采用Javascript网页特效,实现了网页栏目多层次呈现的动态效果,例如集成检索框、主栏目区和消息区均通过鼠标悬停进行栏目切换;“互动区”采用弹出式子菜单;右上方引入动态翻转消息条,循环播放新闻。这些精心设计的动态网页特效大大扩充了首页信息容量,彰显动感却又不觉繁乱,不失为大容量图书馆网站的理想解决方案之一。

3.1.3 精心整合新资源新服务栏目

栏目内容方面,在老版网站基础上进行了精心整合与充实。首先根据以往网页访问统计,确定了新版网站的三大主栏目——资源·服务·概况,读者日常访问最多的“资源”栏目被设定为首页默认显示。此外扩充了若干新的二级栏目,例如:突出本馆特色,量身定制了“特色资源”栏目;为展示图书馆学术水平,新增“学术研究与交流”栏目;“酷服务”为最新Web 2.0技术应用,开辟了读者体验区;“服务申请”、“服务设施”、“信息共享空间”栏目则分别整合了相关服务内容。“新书通告”栏目进行了全面升级;读者呼唤已久的“外借排行榜”也新鲜出炉。

3.1.4 重视与读者的互动沟通

图书馆一贯重视与读者的互动沟通,鼓励读者参与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网站是图书馆与读者交流的重要平台。为此专门开设“互动与沟通”栏目,集中放置“读者之声”、“资源推荐”、“读者调查”、“联系我们”等互动性网页,随时听取读者心声。

3.1.5 加强消息发布与宣传功能

随着业务拓展,图书馆各类消息越来越多,图书馆网站必须提供足够强大多样的宣传推送功能。新版网站设有“公告消息”和“资源动态”两个消息类栏目,将一般通知与资源消息分列显示;右上方设置了动态翻板消息条;左下方设计了图片海报;提供丰富的RSS推送服务。网站上方采用时尚的FLASH动画,平时展示图书馆建筑图片及常用栏目链接,当举办重大活动时,FLASH则更换为炫目的宣传横幅。

3.2 技术特色

3.2.1 采用内外网分布式架构——系统更加安全

新版网站采用了图2所示的内外网结合的分布式架构。这种内、外网相分离的异地部署可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静态页面的生成有利于提高访问速度和支持大用户并发性;前台数据定时以完全覆盖的方式从内网服务器A发布到外网服务器,即使发布前台由于受到攻击而遭到破坏,通过备份或者重新发布可以快速恢复服务。

图2 新版网站的系统架构

3.2.2 底层数据的强力整合

为实现立体化集成检索框,以整合链接技术和开放API技术为基础,对OPAC、学术信息门户、数据库与电子期刊导航等相对独立的图书馆系统进行了基于底层的整合,实现了跨平台的无缝链接,使读者在首页检索框的统一界面上用一个检索指令一次查得所需文献信息,为读者搜索资源提供了极大便利。

3.2.3 开源软件的配合使用

增强读者互动是本次网站改版的亮点之一。采用了开源内容管理系统(CMS)— Drupal[8]来支持互动栏目。如:文献加急申请、书展申请、远程书库申请等业务表单,以及文科新馆创意征集、新版主页、电源插座等读者小型调查都采用Drupal的表单功能构建。另外,图书馆公告、资源动态等消息栏目也使用Drupal动态发布系统来实现。Drupal的使用不仅带来了管理、使用等方面的便利,而且,它配备有后台统计、数据导出等功能,也对工作流程和工作效率有所改进。Druapl本身丰富的 Web2.0特征,也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3.2.4 IPv4和IPv6兼容

清华大学图书馆于2010年初完成网络升级改造。新网络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了网络的性能,加强了网络的安全,简化了网络的管理,尤其实现了无线网络覆盖全部图书馆区域,同时支持IPv4与IPv6双栈运行[9]。与此结合,图书馆网站采用了支持IPv6访问的新技术,通过了IPv6认证,同时配置了IPv4、IPv6的访问权限管理,平滑过渡到了支持基于下一代互联网IPv6的网络访问。

4 新版网站问卷调查分析

2010年清华大学校庆之际,新版图书馆中文网站正式启用,同步推出了“新版中文网站读者调查”,旨在收集读者意见,促进图书馆网站的发展与完善。

4.1 问卷结构与内容设计

问卷结构设计从侧重读者体验和实用性评价出发,力求简洁精炼。从色彩样式、栏目编排、资源查找、互动沟通以及整体效果5个方面调查读者的满意度情况。答案选项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

4.2 调查数据结果

网站问卷调查时间持续半年,共回收有效答卷160份,其中留下准确姓名和联系方式的读者有56人,其余匿名参与。在校内参与答卷的读者有133人,有27人通过校外地址参与调查,校外的27人当中,不排除住在校外的本校师生。网站的满意率情况如下。

表1 问卷调查满意率统计

4.3 读者反馈带来的启示

从问卷调查反馈来看,接近八成的被调查者对于新版图书馆网站持肯定态度。5个选项中,对网站增加互动沟通栏目的认同度最高,达到86%,表达出广大读者希望与图书馆沟通的愿望。其余4个选项相差不多,79%的被调查者对新版网站总体表示满意。网站改版伊始能够获得这样的满意度,令人欣慰。

有72位被调查者写下了留言,其中不乏对新版网站的赞美,如:“更人性化、更方便快捷了。”“非常好,相比以前的主页显得更加专业,用户体验也很好。”“打开图书馆首页,发现已经换了天地。新版的布局要比原来友好方便得多。”“与原来相比,最方便的一点就是把搜索功能放在了首页上。这样方便了很多,查书不需要像原来那样点开馆藏目录再查了。”也有来自同行的留言:“网页简捷、明朗,揭示信息全面实用,既反映清华图书馆的风貌,又不哗众取宠。网页有学术风范,言之有物,确实起到了图书馆网站应起的作用:全方位揭示馆藏信息,全面提供简单明了的服务。”等等。这些赞美之词既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也体现了读者对学术图书馆网站的评价标准。除了美术感受,读者特别在意用户体验,重视信息揭示和版面布局,崇尚简约。

当然,部分读者也对网站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值得思考,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一是不习惯新网站,例如“原来的功能都找不到了”、“总体来说还不错,但毕竟是刚用,感觉不太习惯。”反映出读者多有怀旧情结,先入为主,需要经历一个磨合、认知的过程,才能真正感受到新网站的优势。二是不喜欢新网站的红色色调,例如“界面颜色不是很好看”、“颜色是否考虑做成清华紫?”、“建议采用蓝色调比较好一点”。对于色彩的选择众口难调,我们力求美观大方、整体协调。三是在对集成检索框给予肯定的基础上,对检索速度和功能提出更高要求。毫无疑问,首页强大的立体化检索框吸引了众多目光,但是受底层技术、网络条件等限制,与用户的理想期望值仍有差距。由此也看出,读者除了在习惯上、色调上持有意见之外,对于信息整合检索效率也十分在意,这也是近几年数字图书馆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此外,一些读者针对馆藏目录、校外访问系统,甚至电子资源提出建议。严格来说,这些已经超出了本次网站改版范畴。说明在读者眼中,图书馆网站是一个整体,其中的每个网页、每个系统,甚至所有Web界面的资源和服务都是读者体验图书馆网站的组成部分。

5 改版后的使用效果

清华大学图书馆新版网站发布近一年了,整体运行平稳,各方面反响良好。从网站访问量来看,新版推出后每天平均点击110万次,约2万名读者访问,比旧版网站有所提高,这说明新版网站更吸引读者关注。其中访问次数最多的仍是“资源”栏目下的网页,说明查找文献资源仍是读者访问图书馆网站的最主要目的。新版网站首页推出了集成检索框,促进了一些系统和服务的利用率大幅提升,例如馆藏目录系统的访问量从2009年的1123.75万次跃升至2010年的1348.5万次;学术信息门户系统的访问量则由2009年325万次跃升至2010年491万次,增长51% 。

6 结语

图书馆网站需要与时俱进,与图书馆业务和技术同步发展,因此,网站改版是每隔几年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馆领导的重视、全馆群策群力、前期对国内外图书馆网站的深入调研是改版成功的先决条件;结合本馆实际情况,明确改版理念与思路是改版成功的坚实基础;先进、稳定、安全的技术支持是改版成功的必要保障。此外,图书馆与读者鱼水相依,图书馆网站建设离不开读者的积极参与。现在的年轻读者见多识广、思维活跃、乐意与图书馆分享想法,充分考虑读者意见定会为图书馆网站加分增色。

图书馆网站改版是一项集美工、文字、技术、服务理念、信息组织于一体的系统工程。通过此次改版,不仅丰富了网站内容,令读者耳目一新,提高了关注度,而且借机实现了服务深化与系统的整合升级,进一步提高了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使用效率。图书馆网站是浩瀚网络上的一个普通节点,却是现代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读者获取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重要窗口,它应当以读者需求为驱动,以图书馆服务为基础,以技术进步为依托,为读者缔造网络时代数字图书馆的完美体验。

1 Tsinghua University Libaray Homepage.[2010-03-14].http://eng.lib.tsinghua.edu.cn

2 姚飞等.内容管理系统在图书馆网站中的应用——清华大学图书馆英文网站实例分析.图书馆杂志,2009(9):57-59

3 清华大学图书馆网站.[2010-03-14].http://lib.tsinghua.edu.cn

4 范爱红等.大学图书馆网站设计理念的探析与实践——清华大学图书馆网站改版案例研究.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3):38-41

5 初景利,吴冬曼.图书馆发展趋势调研报告(二)总体发展趋势.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2):21-31

6 南开大学中国图书馆网站评价研究组.我国“211”高校图书馆网站评价.国家图书馆学刊,2009(3):45-53

7 Cornell University Library Homepage.[2011-03-10].http://www.library.cornell.edu

8 Drupal Homepage.[2011-03-14].http://drupal.org/

9 邹荣等.清华大学图书馆网络升级方案设计与实现.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0(5):79-83

猜你喜欢

清华大学检索栏目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关于栏目的要求
我的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经历
2019年第4-6期便捷检索目录
栏目主持人语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他永远是我们的老学长——清华大学受助研究生来信摘编
一道2009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的思考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