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玉米制种籽粒灌浆成熟规律的研究
2011-06-28王立华邢志娟
王立华,邢志娟
(1.通化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吉林通化 134001;2.通化县大泉源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通化 134100)
在玉米杂交制种过程中,籽粒的灌浆成熟与种子的播种品质和商品价值息息相关。长期以来,人们对玉米杂交制种的中后期管理、种子加工等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实践,种子质量及其商品品质不断提高,但在籽粒灌浆成熟规律的研究方面尚需进行足够定量的分析。本研究旨在通过试验,测定分析在常规条件下玉米制种籽粒灌浆速度的变化趋势,明确玉米种子灌浆成熟的基本规律,为其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原理和方法
1.1 试验的生物数学原理
种子灌浆成熟受环境因素影响很大。在水肥光气热等条件得到充分满足的条件下,其生长量随时间推移而变化。故在试验中,尽量满足其各生育阶段所需营养与环境条件,于吐丝后的特定时间测定籽粒的百粒重及其灌浆速度,统计分析种子灌浆成熟与时间序列之间的函数关系。
设:X为测定种子灌浆成熟所设定的日期距吐丝后的天数(d);Y为种子的烘干百粒重,即种子粒度(g);V为籽粒灌浆速度,即单位时间内种子粒度的日平均增长量(g·d-1)。
1.2 试验的田间设计
试验于2010年在通化县农业科技示范场进行,供试品种吉单275号(综31×CN1483)。按测定日期设6个 距 吐 丝 后 的 时 间 序 列 处 理 (Xi):X1,7d;X2,15d;X3,22d;X4,30d;X5,38d;X6,45d。田 间 设 计 采 用 随 机法,小区行长15m,行距60cm米,株距40cm,3次重复。5月3日播种,5月14日出苗,7月24日吐丝,9月17日成熟。试验中按设定日期每小区每次随机抽取10个果穗,测定种子烘干后百粒重(g)。
2 试验结果分析
2.1 试验结果的显著性分析
实验结果分析,各处理种子的平均百粒重为2.52~ 27.96g,极差 25.44,变异系数(c.v)54.55%;F 测验,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准(F处理=1490.7841**),说明在其灌浆成熟的不同日期,种子粒度差异很大。相关分析结果,种子粒度变化与吐丝后日数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准(rxY=0.9310**),说明种子粒重量的增加与时间序列密切相关。重复间差异不显著 (F重复=0.1413),故将各重复结果合并平均分析。
根据试验设计和公式(1),测定(算)出各测定日期的种子百粒重(g)和灌浆速度(V),结果见表1。
表1 试验结果
2.2 种子增长量分析
根据表1所列计算结果,绘制各测定日期种子百粒重坐标散布图如图1。
图1 种子百粒重与时间序列关系图
从图1可以看出,种子百粒重(Y)与吐丝后的生育日数(X)之间的关系曲线呈对称S-型曲线状,故暂定二者之间的关系式为逻辑斯谛生长曲线方程。
其中:
式中Y1、Y2、Y3为三个等距离天数值下的种子百粒重(g)。
相关分析结果,rxy′=-0.99997**,故认定选择上述逻辑斯谛生长曲线方程是合适的。
按根据公式(2) ~ (5),求得 a=49.4000,b=0.2268,K=28.0107,并建立本项研究中的种子在自然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曲线方程式为:
2.3 种子灌浆速度分析
根据表1所列计算结果,绘制各测定日期种子灌浆速度坐标散布图如图2。
图2 种子灌浆速度与时间序列关系图
从图形上看,种子灌浆速度(V)与吐丝后生育天数(X)之间的关系呈左偏不对称S-型曲线状,故对以上测算结果进行概率转换,换算成概率单位(P),并建立线性方程式如下(表2)。
表2 种子灌浆速度转换结果
相关分析结果,r(lgX)P=0.9652**,故认定选择上述籽粒灌浆速度曲线方程是合适的。
按根据公式(6) ~ (7),求得 a=1.5938,b=1.5098,并建立本项研究中的种子灌浆速度方程式为:
采用F测验法进行显著性检验,证明上述两项二次曲线关系式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准 (FXY=2890.3473**,F(lgX)P=20.4100*),故推断其吐丝后时间序列(X)与种子粒度(Y)和种子灌浆速度(V)之间具有真实的回归关系。上述两项曲线关系式成立,可用此关系式表示其吐丝后天数与种子增重之间的函数关系。
3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条件下,杂交玉米制种的籽粒灌浆成熟与吐丝后的时间推移之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函数关系,其粒度变化的函数式为逻辑斯谛曲线方程,其灌浆速度变化的函数式为不对称S-型曲线。
[1]山东农业科学院.中国玉米栽培[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莫惠栋.农业试验统计[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3]车建候.玉米优质高产制种技术[J].种子世界,1999,17(5):32~33.
[4]王新勤.影响玉米制种的气象条件[J].种子科技,2006,24(6):63 ~ 64.
[5]王秉义.杂交玉米种子质量控制技术[J].种子科技,2010,28(8):34 ~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