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胜利文化:从油田走入心田

2011-06-24刘若凝张弘

现代企业文化·综合版 2011年6期
关键词:胜利油田心田胜利

刘若凝 张弘

老黄河入海口,一条从滩涂铺到大海中的路曲曲弯弯,汽车行至尽头是一座海上人工岛,远看像一只伸向海中的网杆,几十架油井正在忙碌工作,这个被称为“老168”的是胜利油田桩西采油厂12个浅海采油平台之一,设计产能达20万吨,也是油田单体产能最大的人工岛。

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样一个小小的平台要负责开采浅海10.6平方千米的含油面积,不仅需要勘探、钻井、工程等多项尖端技术的创新集成,还要接受海上极端恶劣天气的考验。

1999年,在老产区产量自然递减、储量接替不足的情况下,桩西采油厂想他人之不敢想,抛石填海,架路搭台,破解难题,首创海油陆采模式,向海滩要原油,为实现百万吨产量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也是胜利油田为保持原油稳产、实践“从创业走向创新”精神、建设百年油田的一个缩影。

如今,时值胜利油田发现50周年,一个飘红的数字向这个纪念日献礼:胜利油田已累计为国家生产原油10亿吨。在这沉甸甸的数字背后既有为国分忧的责任担当,也有挑战极限的技术创新,更有大象无形的胜利文化。从地质勘探、采油一线、井下作业到职工文化生活,胜利油田企业文化经过继承创新,科学规划,扎实建设,系统整合,形成了层次清晰、统一与多样共存的完整体系。通过基层职工自发参与和具体诠释,胜利油田的文化理念深深渗透到各个岗位,成为与生产管理结合最为紧密的实用型企业文化,而自2010年开展的以凝聚人心、共建共享为内涵的“心田工程”,更是把文化管理升华到了一个新境界。

先进文化引领创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胜利油田石油大会战主要面对的困难是恶劣的自然环境,胜利人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优良作风,人拉肩扛,战天斗地,培育形成了以“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以国为重的主人意识,以苦为荣的奉献精神,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为主要内容的胜利精神。在胜利精神鼓舞下,胜利油田战胜恶劣环境,高效拿下大油田,从1978年起始终保持全国原油产量第二大油田的地位,1991年原油产量3355.19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随着油田深入开发,实现高产稳产,为国家多产油是胜利油田的历史使命,困难也更多地集中在技术层面:如何找到更多的原油储量?怎样开采出更多的原油?胜利油田的地质状况十分复杂,被专家形象地比喻为“一个盘子摔在地上,摔得粉碎,又被踹上一脚”,属于多种油藏类型和多构造、多层系、多原油性质的复式油气区,世界上三分之二的油藏类型在这里都能找到,勘探开采难度极大。解决技术瓶颈光靠艰苦奋斗不顶用,胜利人在传承拼博奉献精神的同时,与时俱进,把重点转向创新层面,以文化更新带动技术创新,创造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一举攻克了高成熟探区隐蔽油气藏勘探等许多世界性勘探开发难题。可以说,10亿吨原油正是靠自主技术和企业精神一点一点从复杂的地层中扣出来的:水平井技术让低品位边际储量转变为经济可采储量;HDCS等技术使稠油年产量递增;首创滩浅海油田开发,累计产油6100万吨;优化井网、压裂改造和油层保护等技术征服了低渗透油藏……

资源有限,科技无限。胜利人不断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孕育出“从创业走向创新,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新时期胜利精神,“创业、创新、竞争、发展”成为胜利文化核心内涵。在文化创新与技术突破引领之下,胜利油田克服重重困难,勇担企业责任,到2010年底,已连续28年保持年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亿吨以上,连续16年原油产量稳定在2700万吨以上,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同时,胜利油田实现了“四大跨越”,即:从黄河南到黄河北的跨越,从陆地到海洋的跨越,从东部老区到西部新区的跨越,从国内市场到国外市场的跨越。

进入新世纪后,科学发展成为胜利油田构建百年油田的战略路径,企业文化关键在于“凝神聚力”。为了更加突出以人为本,发展成果共享,胜利油田提出了“共创百年胜利,共建和谐油田,共享美好生活”的共建共享理念,解决了“油田发展依靠谁,发展为了谁”的问题,更好地把油田发展与职工利益统一起来,增强了职工群众的认同感和凝聚力。2010年以来,以学习贯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纲要为契机,在系统梳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胜利文化建设经验成果的基础上,油田党委又创造性提出了“油田与心田共建,文化与文明共创”的新理念,大力推进“胜利心田工程”,努力打造和谐油田和幸福企业,使不同层次和各个群体的胜利人都能保持健康心态,提高幸福指数,共享文明成果。

文化脉络纵横贯通

对于胜利油田这样的特大型企业集团来说,企业文化建设通常面临两大难题:一个是如何避免“文化悬空”,把集团企业文化灌输到每个班组,真正促进职工素质提升和企业发展;一个是如何避免“文化泛滥”,既调动基层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又协调好企业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而这两大难题之间常常处于悖论关系。

胜利油田大多数基层企业都总结提炼出具有自我特色的理念,甚至二级和三级单位都有自己的文化手册、厂徽、厂歌,班组有自己的团队精神。例如黄河钻井五公司以“选准目标、遵从规矩、攻坚啃硬、科学进取、不达目的不罢休”为主要内容的“钻头文化”;井下作业公司瞄准“作风过硬、技术精湛、经营高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铁军标准,大力实施品牌经营战略,形成铁军文化;热电联供中心,整合文化资源,凝炼形成以“融和聚暖、家和兴暖、亲和送暖”为主要内容的“和暖文化”;胜东社区大力实施“理念升级、体系构筑、落地深植、品牌培育”四大工程,打造形成独具特色的“胜东文化”等等。

五彩缤纷的文化景象宛如一个大花园,特色鲜明,丰富多彩,展现了胜利文化扎根基层,自下而上的务实风格,但不免也会让人产生疑问,这种遍地开花的局面会不会与文化统一背道而驰?会不会不利于形成文化合力?

胜利文化既很好地秉承了中石化集团“爱我中华,振兴石化”的企业精神又有自己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特色,同样,作为集团企业,油田内部行业差异大、下属单位众多、业务属性不同,如果一条理念管到底,就可能流于形式,反而起不到实际作用。近年来,胜利油田坚持分层次、分专业推进企业文化创建,特别是鼓励基层单位结合自身的业务实际建设自己的特色文化,对提升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效果显著。

他说:“文化统一是辩证的统一,不能教条地抹杀多样性。胜利子文化是把核心理念具体化,总结提炼符合个性特色的生产经营管理理念来诠释和细化胜利文化,没有偏离核心理念,是实实在在的文化落地。这好比一支交响乐,不仅有主旋律,还要有和声,每一个音符都缺一不可。为了避免各行其是,这几年,我们也通过统一规划,逐步进行文化整合,使胜利文化与子文化、基层文化的关系更为协调,倡导务实,发挥实效。”

据了解,胜利油田自2003年至今连续制定实施了三个胜利文化建设三年规划,设立企业文化工作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做好组织、协调、综合和指导工作,通过引导和推动,建成了较为完善的胜利油田企业文化体系。

胜利油田企业文化体系可谓经纬交织,纵横贯通。从纵向上,中石化集团公司文化、胜利油田文化、二级单位企业文化、基层站队文化四个层次上下贯通,一脉相承,构成经线;从横向上,根据胜利油田业务划分,以专业化角度创建勘探开发文化、石油工程铁军文化、强动力服务文化和大本营社区文化四大板块联动,构成纬线。

今年年初,胜利油田为深入推进胜利文化建设,提出坚持六个导向,即坚持文化向战略层面提升,坚持文化向企业管理渗透,坚持文化向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坚持文化向专业化扩展,坚持文化向班组岗位下沉,坚持文化向社区大本营延伸。

胜利油田党委领导认为,文化发挥引领作用,要有前瞻性、规划性,但是说到底,还要贯彻执行到位,不仅长期管用,还要解决现实问题。胜利油田目前已经初步搭建了一个企业文化的立体构架,点线面渠道畅通,在文化建设的路径上就相对容易实现“贯彻-贯通,深化-深入,实效-高效”,真正把理念变成实际的东西,变成职工的一种素养,一种追求,一种自觉,植入人心,融化到血液里。

文化细胞活跃基层

作业519队是胜利油田基层建设“十面红旗”之一,这支平均年龄33岁的一线作业队伍始终传承“为油井负责一辈子”的团队精神,是油田作业战线上的尖兵。近年来,针对 “80后”职工占三分之一的实际情况,519队创新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思路,在保持优良传统的同时,积极开辟新阵地新载体。519队指导员、支部书记王峰告诉记者,油田作业都是三班倒,把大伙儿集中起来搞培训不太现实,影响职工休息,效果也不好。利用电子课堂变换了形式和载体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事半功倍。

看到有些年轻职工喜欢用手机上微博,队里干部产生了利用网络引领主流价值导向的设想。于是开通“旗帜飘扬”微群(微博交流群),并发动大家参与互动。每天队干部从宣教材料中摘出与职工切身相关的重点内容,结合实际细致解读,以此替代厚厚的学习材料,让大家更易学、更愿学。

如果把胜利文化比作一个有生命力的肌体,像519队一样的基层文化就是一个个细胞,饱满而具有活力,这些最实在最管用的文化管理模式恰恰印证了企业文化在基层落地的机理和路径:通过共同价值观凝聚人心调动职工积极性,通过技能和文化培训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通过人的全面提升进而提高企业单元的管理水平。

在石油工程领域,有一支品牌铁军扬名海内外,不仅走出胜利油田,进入国内23个行业市场,开拓了蒙古国、土库曼斯坦的试油、压裂和修井市场,还实现了经济效益连年递增,成为胜利油田强有力的经济增长点——这就是胜利井下作业公司。令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在井下作业公司大修4队办公楼,每一阶楼梯上都写着“进步阶梯”四个字,楼梯两侧贴满从大修4队走出的劳模、标兵的照片,以此激励新员工不断学习进步。这支大修队1993年到大港闯市场,以精湛的修井技术成功修复多口疑难井,一炮打响,不仅成了专治疑难杂症的“油井大夫”,还被当地同行称为“狼来了”,随着外闯市场步伐加大,逐步形成了“坚韧、勇猛、团结、超越”的狼团队文化,叫响了胜利井下铁军品牌。

井下作业公司副经理刘晋禹向记者讲述了当年带领井下作业队开拓土库曼斯坦市场的艰辛历程,1997年刚到“沙漠之国”时,语言不通,信心不足,但凭借胜利井下人敬业、灵活、组织纪律严明的作风和丰富的技术经验,很快打开了局面,攻克了土库曼斯坦40多年未能解决的世界级防砂难题,修井成功率高,口口高产,受到当时土库曼斯坦总统的赞誉,井下作业项目被称为“中土互利合作的典范”。

井下作业公司与土库曼国家康采恩合作已有13年之久,合作签约不断,胜利井下人不仅适应了当地文化,也以“精心研究市场,全力满足用户”的经营理念得到了对方的认同。井下作业公司党委书记来庆良告诉记者,“胜利井下铁军已形成了品牌效应,技术和设备固然重要,但培育文化认同,才是占领市场的长久之道。”

以“钻头文化”闻名的黄河钻井五公司提出围绕“钻头”,抓好“人头”“床头”“灶头”的管理理念,着力改善一线职工的生活工作环境。记者看到,职工食堂里不仅饭菜卫生,空地上还摆放了公司文化理念和典型人物事迹的展板,职工宿舍实行公寓式管理,整洁程度堪比部队,文体活动场所和阅览室应有尽有,职工浴室配有洗衣房,有专人负责清洗工作服。有这样的后勤服务,职工必然在一线一心一意打好“钻头”,涌现出 “耐磨的金刚钻头”王安泰、“永远进取的钻头”周飞、“能征善战的钻头”王义良、“攻坚啃硬的牙轮钻头”刘全江等一大批体现出“钻头精神”的典型集群。

文化管理深耕心田

今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要求,企业是社会化管理的基础单元,社会化管理应遵循的是“以人为本”,而企业文化建设正是企业提高社会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胜利油田自2010年开展的“胜利心田工程”把企业文化的人本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着眼于以文化人,温润心田,积极推进胜利文化的融合与落地,实现“润物细无声”式的文化管理。

当前,受社会转型期价值多元化的影响,在部分职工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物质、轻奉献,重个人、轻集体,重自由、轻纪律”的现象和对企业忠诚度降低、责任心弱化、心理压力加大等问题,需要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胜利油田党委领导认识到技术开发靠人,生产管理靠人,开拓市场靠人,战胜困难靠的是千千万万的职工,只有开发好职工的“心田”,职工才能建设好“油田”,“油田与心田共建,文化与文明共创”的理念应运而生。

如何开发“心田”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企业文化“以文化人”的难点所在。在不断实践和探索中,胜利油田提出了“以价值主导心性、以愿景凝聚心力、以学习开启心智、以情感化解心结、以利益平衡心态、环境塑造心境”的六个着眼点,其目的是增强企业职工的文化认同,强化其对企业的忠诚度,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建设具有强烈归属感和责任感的共有心灵家园,用文化温润心灵、舒缓压力、涵养人生,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的幸福指数。

文化管理是从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入手,培养企业的共同价值和职工的共同情感,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和内在积极性。胜利文化进入 “心田建设”的新阶段,是胜利油田文化管理的实质推进。“心田工程”作为胜利油田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的共同载体、共有平台,一些基层企业从凝聚人心、开发心智、温润心灵三方面入手,纷纷展开实践。

胜利油田供水公司大力建设“心泉”工程,培育健康文化,“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海洋钻井公司建立了“方舟工作室”,探索实施“十心实意”工作法,在“关注心灵,开启心智”中激发职工创新创效热情;临盘采油厂坚持“爱井如子”,在基层广泛开展培养长寿井和“晒晒幸福”活动……

油田职工家属和离退休人员的和谐稳定一直是企业社会化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心田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井下作业公司老年管理中心弘扬孝心文化,确保赴外工作的职工家里老人孩子有人管,组织各类活动替职工尽孝,利用老年大学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体现了 “聚情爱家、聚力建家、聚心和家、聚智兴家”的基层家文化。

今年年初,胜利油田党委进一步明确实施“心田工程”的侧重点在于关注民生民心,坚持把以人为本、人文关怀具体化,认真研究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做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平衡心理、化解矛盾的实事,持续推进职工住房建设、子女就业援助、基层硬件改造、困难群体帮扶等工程,使油田上下更加“心齐、气顺、劲足、家和”,只有这样,“共创百年胜利,共建和谐油田,共享美好生活”的愿景才能得以实现。

猜你喜欢

胜利油田心田胜利
坚持就是胜利
胜利油田:“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庆祝胜利油田发现60周年贺信
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以胜利油田为例
心田上的枣树
坚持
十九大胜利召开
感同身受,让教育浸润心田
心田上的风景
种好心田上的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