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喀斯特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模式
2011-06-23彭晚霞邹冬生林仲桂
杨 宁 彭晚霞 邹冬生 林仲桂
(1.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园林系,湖南衡阳421005;2.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3.湖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410128)
区域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模式实施,是根据区域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等综合因素,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技术以及经济政策和措施,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为基础,种养加结合,产供销配套,正确配置各项措施,使工程措施、林草措施、耕作措施有机结合起来,治理、开发、利用并重,形成多层次、多目标、多功能、高效益的综合配置体系。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寓经济效益于治理措施之中[1-2]。
目前,我国生态经济型开发治理模式主要运用在小型或微型生态系统中,而将其运用在较大区域治理中的经验很少。本文以贵州省喀斯特土石山区为例,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喀斯特生态实验站的部分试验数据,运用现代生态恢复学原理与方法[3-8],在贵州省喀斯特土石山区的急坡地、陡坡地、缓陡坡地3个区域环境尺度范围内,针对性地建立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模式,为促进贵州省喀斯特土石山区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1 区域环境概况
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斜坡上,处于长江和珠江的上游地区,地理坐标为103°36'-109°35'E,24°37 -29°13'N,是中国唯一没有平原的山区省。整个地形由西北部向东、东南、东北、西南倾斜,从西至东分别由高中山、中中山、低中山和低山逐级降低。全省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温暖湿润、雨热同步。多数地区平均降雨量在1 100~1 300 mm之间。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1996年《国土详查》资料表明:贵州省喀斯特地貌面积115万km2,其中农耕面积490.3万hm2,且土层浅薄不连续,可耕地不足10%,坡度16°-25°地耕地 147.0 万 hm2,占农耕地的29.26%,26°- 35°的耕地 76.0 万 hm2,占农耕地的15.10% ,36°以上的耕地 21.3 万 hm2,占农耕地的4.24% 。2000年贵州省的人口密度就超过了200人/km2,超过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68%,并仍呈上升趋势,远远超过了该区的人口容量[9]。这里土地瘠薄,生境脆弱,土地承载力低,人口压力大,人地矛盾尖锐,大多生活贫困。
2 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模式选择
喀斯特是一种易受干扰而遭破坏的脆弱生态环境,对环境因素反映灵敏,生态稳定性差,生物组成与生产力波动较大。同时喀斯特也面临着贫困与环境恶化的双重难题。因此,在贵州喀斯特土石山区开展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模式的研究,从全局性、高效性、可持续性、创新性和多样性的高度选择与该区域相适宜的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模式就愈显得必要性、重要性与紧迫性[10-12]。由于贵州省喀斯特土石山区的急坡地、陡坡地、缓陡坡地的土、水、肥、光、温等生态要素的差异性,因此,可将贵州省喀斯特土石山区分为3个小系统,即:急坡地生态系统、陡坡地生态系统、缓陡坡地生态系统。针对不同系统的生态要素的差异,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理模式,把改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把生态建设与农民的脱贫致富结合起来,以达到喀斯特脆弱生态系统生态治理的目的。于2009-2010年通过对贵州省喀斯特土石山区现行实施的、且具有一定实施规模的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模式进行普查,选出3类共12种模式(见表1、表2、表 3)。
表1 贵州喀斯特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模式-急坡地灌草模式
表2 贵州喀斯特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模式-缓陡坡地林果模式
表3 贵州喀斯特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模式-陡坡地乔灌草模式
3 结语
(1)贵州喀斯特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的综合治理,将区域的生态治理与特色有机结合起来,是发展经济,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走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2)通过区域生态治理和经济开发的有机结合,不仅使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控制,而且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出路,同时也为相似区域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的植被恢复提供可行性模板。
(3)区域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模式,是水土保持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的延续,它突出了区域的生态经济,寻求的是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实现改善生态与发展经济的共赢。但区域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经济特色因地制宜的利用不同模式,创造性地总结与发展各种模式,真正使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江山更加秀美,人民生活逐步富裕。
(编辑:王爱萍)
[1]姚孝友.关于生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设计理念的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08,(7):27 -28.
[2]武广建,田彩军,孙广军.奈曼旗铁匠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治理开发模式[J].现代农业,2004,(5):45 -46.
[3]李洪远,鞠美庭.生态恢复的原则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61.
[4]刘国华,傅伯杰,陈利顶,等.中国生态退化的主要类型、特征及分布[J].生态学报,2000,20(1):13 -19.
[5]李明辉,彭少麟,申卫军,等.景观生态学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J].生态学报,2003,23(8):1622 -1628.
[6]彭少麟,陆宏芳.恢复生态学焦点问题[J].生态学报,2003,23(7):1249-1256.
[7]包维楷,陈庆恒,刘光照.岷江上游山地生态系统退化及其恢复与重建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5,4(3):277 -282.
[8]许再富,刘宏茂.热带雨林退化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消失与修复探讨[J].云南植物研究,1996,18(4):433 -438.
[9]杨汉奎.论喀斯特环境质量变异[A]//谢支鹤,杨明德.人类活动与岩溶环境.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7.
[10]杨宁,邹冬生,李建国,等.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主要植物群落自然恢复演替进程中种群生态位动态[J].水土保持通报,2010,30(4):87 -93.
[11]杨宁,邹冬生,李建国.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土壤水分变化动态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9,16(6):16 -21.
[12]杨宁,邹冬生,李建国.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恢复模式建设[J].草业科学,2010,27(10):10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