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基层图书馆如何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2011-06-22王年陈宁

活力 2011年8期
关键词:新农村图书馆服务

王年 陈宁

[关键词]图书馆;新农村;服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广泛参与。其中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基层图书馆应该依托其强大的信息资源、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社会各界形成合力,积极主动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树立科学发展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提高城乡居民文化素质的作用,为构建学习型、和谐发展的社会做出巨大努力,共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一、基层图书馆要加强馆藏文献资源体系的建设

馆藏文献是图书馆服务的基础,也是吸引读者利用图书馆的一个有力保障。 基层图书馆应该在了解农村经济发展概况、居民的年龄、文化程度等情况的基础上,根据针对性和实用性原则,补充文献资源。如为年轻人提供求职、求学、技术培训等书籍;为种养户购买养殖、种植的书籍;为企业管理者购买企业经营、发展的书籍;为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提供课外阅读书籍;为妇女推荐烹饪、子女教育等家庭型用书;同时还要购买报纸、期刊等浏览量大的资源,以满足农村群众获取最新科技、经济和文化信息的需求。

二、基层图书馆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信息资源服务

首先,基层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要将农村市场需求放在第一位。要适当打破原有的工作程序和思维模式,即要先搞清信息需求,再收集信息,进而开展服务。图书馆可以在浩如煙海的信息中,针对市场热点和用户需求广泛收集、有机选择和组合,提供实用性强的信息。不要单纯追求信息服务的形式,而要注重信息的实际应用,切实有效地为农村经济服务。

其次,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准确率高,实用性强。图书馆信息来源渠道正规,如政府文件、专业的报纸期刊、成熟的科技成果书籍等,其中蕴涵的政策信息、科技信息、致富经验、市场动态等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同时,图书馆拥有高层次的人才,都受过专业培训,可以在庞杂的各类信息中识别和提炼最有价值的信息,分类、编目、组织、整理,有的放矢地进行推荐和传播。

再次,信息服务要突出“快”字。信息区别文献的重要特征就是它的时效性。基础层图书馆的农村信息服务要根据本身的特点,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必须要加快信息收集、加工、整理、传递等工序运行速度,将各种有价值的信息直接分送到广大农户手中,还要把农户找上门查询信息与图书馆工作人员走到田间地头送去急用信息结合起来,使信息的供求直接见面,以较快的速度投入农业生产。

三、基层图书馆完善服务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我国自古是农业大国,农业方面的资料浩繁无比。随着出版载体的不断演变,已由过去的图书、报刊发展到声像资料、缩微资料、计算机光盘等多种载体,加上我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各种综合与专业信息网络的建立和完善,为图书馆全方位掌握和运用信息,弥补馆藏资源不足提供了条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农业的革命,而且也是一场对基层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过去,由于运行机制、技术和设施等因素制约,使得图书馆为农村的一些服务,只能仅仅依靠单个图书馆来做,其服务质量不高,普及面不广。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服务新农村建设理念的加强、数字化网络化的普及,以及图书馆服务的建立,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要加强各类图书馆之间以及社会力量之间的联合与协作,树立“大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实现资源、技术、人员、服务等共享。

四、基层图书馆应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多领域、有针对性的优质服务

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开展各种馆内阅读活动,培养农民的阅读兴趣,把农民读者吸引到图书馆来。结合时事需要,拓展教育职能。为提高农民的生存能力,使他们掌握一门技术,提高就业竞争力,举办各种培训班;为配合共享工程的实施,依据需求不同、人员层次不同,举办各种计算机操作技能培训班,以提高广大农民网上浏览、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能力;通过课题服务、成果展览、宣传窗等方式,以及通过课题服务人员随同技术人员到实地进行新技术示范表演等方式,向广大农民宣传信息服务的作用和成果。

五、基层图书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特色农业建设服务

由于农村地域广阔,居住分散,所以只靠一个图书馆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各级党委和政府及社会力量,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服务“三农”作用。基层图书馆应深入乡镇村庄,调查了解农民对科技的需求情况,认真听取他们的反映,征询意见,积极考虑他们的建议,然后归纳整理,每年确定一定数量的农业课题项目,采取跟踪服务的方式,负责到底。

利用带有盲目性的现象,图书馆可以直接面向农民群众,宣传国家农业政策、产品需求的信息以及国际市场变化等,帮助农民尽量按市场需求和国际质量标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档次。这是一种为供需双方牵线搭桥并使产品价值在流通领域得以实现的“中介”性质的服务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农民群众广泛接受信息、开拓视野,增长科技知识和生产技能,使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生活观念逐步得以改善和更新,让广大农民生产有方、销售有路、致富有门;另一方面可以使农民和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实践中碰到科技难题和困难时,由图书馆将其传送到农民和专家手中,由专家亲自帮助解决问题,答疑解惑。

六、利用资源优势,开展多种信息服务和文化活动

应该发挥基层图书馆社会功能,开展多样文化活动。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因地制宜地实施文化扶贫,引导农民自主自强,崇尚科学,诚信友爱,知法守法,将“送文化”和“种文化”有机地结合,这些都是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之所在。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农民需求,组织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

总之,在国家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作为文化的殿堂、知识的海洋的图书馆,更应该责无旁贷地参与其中,特别是图书馆要积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走到农村和农民中间,充分利用图书馆现有资源,为新农村的经济和文化科技服务,同时也借助于新农村建设的契机,不断完善自我,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适应农村社会文化的发展繁荣尽一份图书馆的职责。□(编辑/穆杨)

猜你喜欢

新农村图书馆服务
图书馆
创新民间美术传承模式 生态式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去图书馆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