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个学会”影响孩子一生

2011-06-22金明华

活力 2011年8期
关键词:生存宽容合作

金明华

[关键词]三个学会;宽容;生存;合作

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一直是值得教师深入研究的课题。在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使我体会到教会学生学会宽容, 学会生存, 学会合作是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关系着学生未来发展的前景。

现阶段班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正是独生子女的政策使中华民族走出人满为患的窘境,使祖国的航船没有被淹没在人的海洋中。“人多力量大”的传统观念正受到冲击。特别是21世纪的今天,在充满挑战、充满竞争、充满机遇的时代,无论是学校、社会,还是家庭的教育,我们都应当努力使人的个性全面而和谐地发展。我们教师应当聚焦在未来人类社会的生存需要和未来社会创造者的发展需要上,对孩子的终身学习、发展负责,对孩子的终身幸福负责。面对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面对父母等“六大员”精心编制的温床,孩子从小就有一种优越感,一切唯我独尊,从而丧失了竞争意识,生存能力每况愈下。面对过分的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孩子们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不会宽容,不会与他人合作,稍不如意就大发雷霆,真可谓脾气大如牛!有些独生子女就连最简单的值日生工作都不会做,不屑去做,又怎么能在与世界接轨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呢?作为教育工作者即使我们为学生付出了很多,甚至一切,而我们的小皇帝们真正所得又有多少呢?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在困惑中开始了摸索。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一条学会宽容,学会生存,学会合作的光明大道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一、教会学生学会宽容

俗话说“心底无私天地宽”。在宽容中长大的孩子最能够理解别人,懂得礼让,学会包容。他们遇事总会设身处地的想想自己,想想他们,想想社会。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孩子们敞开了博大的胸襟,他们丢掉了满腔的怨气,丢掉了愤愤不平,在随后的交往上,他们开始心平气和地做自己喜欢的事。苏霍姆林斯基在《家长教育学》中写道:“人道主义,热情、体贴、富有同情心,这种预防坏事的道德免疫力,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获得——人在童年早期要通过善良的学校、有真正的人的关系的学校,而这种学校只能是美好的家庭。只能是两颗相爱的心的联系。”要想唤起孩子对人们的爱只能用爱心来培育、滋养,不但在童年时代,在青年时代也是如此。在这种充满宽容、充满礼让、充满包容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们心中装的也许就是整个世界,而不再仅仅是自己的狭隘生活圈子。我们班胡艺芃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小女孩,从小就争强好胜,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无论是游戏还是做事情,赢了,他就会沾沾自喜,输了呢,则怨天忧人,一付垂头丧气的样子。为此,我教育她要以一颗平常的心态去对待事物。学会宽容,输了就去寻找不足,赢了也只不过是一次锻炼。当“输”与“赢”的概念在她头脑中逐渐淡化时,她反而能够放手去搏,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如今,年仅八岁的她已经在第一小学二年一班小有名气了,还是个小中队长呢。

1.学会包容。当你善解人意,能够理解别人的同时,以礼让为交际手段,你就学会了包容。包容别人的小小过失,包容他人的无意中的伤害,包容他人的言语失度。但包容绝不是纵容,做人的原则我们决不能改变。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教育孩子以一颗爱心去包容,让一些身边的琐事在包容中烟消云散。在现实生活中,不少成功的教师都努力营造出一个宽松的班级环境,对孩子们多一分宽容,多一些暗示,让孩子们放下包袱,轻装前进。记得在一次语文测验中,我班的小班长穆鑫阳因为马虎没有审好作文题写跑题了。结果只得了80分。看着孩子十分难过的样子,我反过来安慰他:“得多少分没有关系,只要你会做就行。谁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就连主席毛泽东也不例外。”在宽容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开始学会了包容与理解别人,每当发生矛盾时,他们总是先检讨自己的过失,再去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

2.学会礼让。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让是在理解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孔融让梨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人与人相处之时产生矛盾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去激化矛盾还是解决矛盾。成人尚且有压不住火,恶语伤人,甚至大打出手的时候,何況是孩子们。当矛盾发生时,我们应该教育孩子学会礼让。使他们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当双方争执不休时,一方先主动避让,让矛盾在心平气和时再去解决,这时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从小就给孩子们讲让孔融让梨的故事,讲“争着不足,让着有余”的道理。在孩子的心灵里,打下了“谦让”的烙印。在和小朋友相处时,在和同学的交往中,牛禄同学总是礼让三分。有领导和客人来到班级时,他更是表现得彬彬有礼。在大家的一至赞誉中,小牛禄更有礼貌了。

二、教会学生学会生存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世界在日新月异中突飞猛进。今天我们知道的东西,也许明天就会过时。为了让孩子们明天能够屹立于世界之林,我们必须教会孩子生存。在顺境中勇往直前,在逆境中迅速崛起,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具有紧迫感。而在孩子涉世未深的时候,老师家长就应该及时鼓励他们,对他说一声“你能行”,或者竖起大姆指“你真棒”!这些不经意的话语,也许正是孩子们走向成功的阶梯。

1.经常对孩子说:“你能行”。当今中国,压在教师家长心头的一个沉重的话题就是:我们就一个孩子,经不起失败。失败了就意味着全军覆没。中国家长太爱孩子了,爱到恨铁不成钢,甚至反目成仇的地步。哪怕是孩子的一次小小的失败,也会在家里留下一串串震荡的涟漪。即使是一次小测验,做几道小题,写几个错别字也是如此,他们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有丝毫的过失。久而久之,即使最简单的问题,孩子们也不敢去尝试,请各位家长放飞孩子,多说一句“你能行”。让这些雏鹰们在奋飞中去丰满自己的双翼吧!我们班的张嘉慧同学胆子小,平时说话总是小心翼翼的,声音更小得可怜。于是,我就鼓励她,让她大胆去参与一些活动,经常告诉她“你真行”、“你准行”。在一次又一次的“你能行”中孩子开始大胆发言了,逢年过节还能说上几句祝福的话语。有时还会来个小插曲,甚至来段小总结呢。孩子的可塑性最强,当他们遇到困难时,请大家多说几句——“你能行”吧!

2.让“你真棒”伴随着孩子成长。假如你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就请你在孩子做事情结束后说一句“你真棒“!也许你不经意的一句话,要比充满刺激的物质奖励更奏效。人无完人,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手工制作小板凳;数学家陈景润曾是教出来数学不及格的学生;就连大发明家爱迪生不也是被校长和教师骂为“低能儿”吗?我们的孩子并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办到的事,我们的孩子经过努力也能办到,甚至办得更好。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请老师和家长们善于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你真棒”伴随着孩子迅速成长起来。

三、教会学生学会合作

面对当今瞬息万变的形势,如果自己的孩子不会合作,很难适应当今的时代,古代流传的“口口相传,接力棒似的背书”?等教育方式已经渐渐被历史淘汰出局。假如没有高鄂、曹雪芹的合作,我们所看到的《红楼梦》只能是残本;假如没有马克思、恩格斯的亲密合作,惊世之作《资本论》就会流产。历史如此,今天的资源共享更是如此。越来越多的信息使我们的大脑已难负其责,而合作、网上交流则成了一贴灵药。孩子之间的合作学习应当得到家长和老师的保护甚至弘扬。小伙伴们一起做游戏,两个小朋友共同搭积木等都是合作的开始。

1.学会与家长合作。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小的时候多和孩子唠家常,让他与家长一起去购买学习用品,这就是合作意识的开始。在孩子稍大一些时,家长洗衣服,请孩子帮着晾衣服,拿肥皂等也是一种合作,有客人时孩子端茶倒水还是一种默契,别小看这些简单的举动,它将是你的孩子学会合作的开始。

2.学会与他人合作。无论哪位孩子总会走出家庭、走出校门、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去与他人合作,与陌生人交往。今天孩子们在合作交往中积累的经验就是明天与他人合作的基石。

以上是我近几年对学生教育中的几点体会,我坚信,只要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们能够把这些小皇帝们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人,给他们自由,让他们交往,允许他们犯小错误,在自身的言传身教中,不要被过高的期望值冲昏头脑。让孩子们在交往中学会宽容、学会生存、学会合作,我们的“龙”、我们的“凤”一定会展翅腾飞的!□(编辑/刘佳)

猜你喜欢

生存宽容合作
尊重、理解、宽容让他重新起步
我努力读懂“宽容”这首诗
宽容在班集体教育中的作用
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
浅析当下国内类型电影的现状及对策
在劳动中获得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困境中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