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期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2011-06-21黄承夸陆文忠麦荫文华树良苏国生

海南医学 2011年21期
关键词:前路植骨结核

黄承夸,韦 文,陆文忠,麦荫文,华树良,苏国生

(1.百色市人民医院脊柱骨病科,广西 百色 533000 2.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广西 南宁 530023)

胸腰椎结核的传统外科治疗方法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术后患者卧床时间长、结核易复发、脊柱后凸畸形矫正不满意[1-2]。胸腰椎结核好发于脊柱前柱和中柱,引起椎体破坏甚至塌陷,进而发展为脊柱不稳,随疾病进展引起脊柱后凸畸形,部分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甚至瘫痪。脊柱结核是肺外结核的常见部位,由于其部位特殊,致残率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大,治疗颇为棘手。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脊柱结核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应重视脊柱生理弧度和生物力学稳定性的重建,以纠正和降低脊柱畸形的发生率,但对于内固定手术的方式仍然存在争议。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我们应用一期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矫形加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支撑融合治疗胸腰段结核32例,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脊柱结核患者,男性14例,女性18例,年龄29~65岁,平均37岁,病程6个月~3.5年,平均9个月。临床表现为胸腰痛、消瘦、乏力、低热,部分患者有盗汗、贫血及神经根症状。一例出现截瘫。受累节段:胸椎结核10例(T2~10),胸腰段结核14例(T11-L1),腰椎结核8例(L2~5),每例患者平均受累椎体1~3个,最多受累4个椎体。所有患者均行X线片CT和MRI检查,表现为椎体骨质破坏,椎体旁边有脓肿形成,大部分患者有死骨形成,椎间隙明显变窄,部分患者有脊髓受压及后凸畸形,均明确诊断,术前影像见图1~图3,图1、图2见L1椎体下缘及L2椎体上缘椎体破坏,死骨形成,脊髓受压。术前VAS评分[3]平均7.6分,术前脊柱后凸Cobb角平均30.4°,术前Franke1分级见表1[4],A级1例,B级 5例,C级4例,D级16例,E级6例。

VAS是一种简单、有效、疼痛强度最低限值的参与测量方法,它广泛用于临床和研究工作中,可获得疼痛的快速指标,并设计了数量值。最普通的VAS有一条10 cm长的横线或竖线构成,两端分别标有“无疼痛”和“严重的疼痛”(或类似的词语描述语)。患者需要在10 cm长的线上标出其正在感觉到的疼痛强度相对应的点。从VAS低端到患者标出点的厘米距离就作为疼痛严重性的数量指标(无痛为“0”cm评分为0分;最严重的剧痛为“10”cm评为分10分),见表1。

图1 术前腰椎侧位片

图2 术前腰椎正位片

图3 术前胸部正位片

图4 术后腰椎侧位片

图5 术后腰椎正位片

表1 Bradford和McBride截瘫分级标准

1.2 术前治疗和手术治疗 术前治疗:入院常规检查,排除活动性肺结核,给予加强营养,卧床休息。常规用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四联抗结核治疗2~3周。检查血沉<40 mm/h,纠正贫血,如全身状况允许、肝肾及心肺功能正常下,再行一期后路矫形椎弓根钉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支撑融合方式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步骤:患者先取俯卧位,根据术前影像学分析,确定显露病椎及上下正常椎体,以病变椎体为中心,做一正中纵形切口,充分暴露病椎棘突、椎板、关节突及上下正常椎体,在C型臂X线机协助下,跨病椎1~2椎体置入椎弓根钉,利用两根长度合适的纵棒预弯适合前凸,然后应用椎体撑开器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切除病椎椎体棘突,然后将切除的正常骨头进行植骨,放置引流管,缝合肌筋膜,关闭无菌切口。再取侧卧位,根据病变情况采用右侧或左侧卧位,一般取脓肿较多侧入路,一般胸椎结核采用胸膜外入路,胸腰段取经胸腹膜后入路,腰椎病变取肾切口经腹膜后入路,下腰椎采用倒“8”字切口,腹膜外入路。切除与病椎相连的肋骨,以扩大手术视野,彻底吸干净脓液、刮除病变的坏死组织。取肋骨或髂骨作为椎间植骨材料,将骨用骨刀切除病变的椎体,显露健康骨的外观,根据骨缺损的大小及高度选择钛网的大小及高度,弄成颗粒状并填充钛网。反复冲洗创面,椎间用钛网植骨支撑融合。病灶内放入链霉素2.0 g,放置引流后,关闭切口。经胸的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术后影像结果见图4、图5,术后病灶已清除,内固定位置好。手术时间180~250 min,平均200 min,术中出血量为350~1 100 m,平均450 ml。

1.3 术后处理 术后卧床3~4周,进行四肢及腰背肌锻炼,术后3~4周在外支具固定保护下负重站立训练。术后行规则抗结核治疗18~30个月。术后拔除引流管后第复查胸腰椎正侧位片,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血沉,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注意测量术前、术后与随访时后凸角度、植骨融合、神经症状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180~250 min,平均200 min,术中出血量为350~1 100 ml,平均450 ml。无严重手术并发症。32例手术切口及引流管口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随访14~40个月(平均24个月),全部患者均达到植骨融合,术后Cobb角平均为19.4°,除1例局部结核复发外,余31例均治愈。腰背疼痛症状明显改善,VAS评分为2.7分。Frankel分级除1例A级、3例D级外,其余均为E级,神经功能改善明显。

3 讨论

3.1 手术适应证 ①诊断明确且无其他部位的活动性病灶,有明显的死骨或伴有冷脓肿形成。②有神经即脊髓和神经根压迫者。③脊柱后凸畸形明显,有潜在神经压迫者。④排除心、肺、肝、肾禁忌证。本组病例21例伴有明显体重减轻、消瘦、低热,16例椎体明显破坏,有死骨形成以及椎旁有寒性脓肿形成,9例有明显后凸畸形。

3.2 手术时机 明确诊断后,应立即进行正规抗结核治疗2~3周,使得结核病灶处于静止或相对稳定状态。贫血、低蛋白血症的患者,需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等状况,血沉<40 mm/h,血红蛋白(Hb)>100 g/L。对于活动性脊柱结核,应在联合化疗2~3周,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患者全身消耗症状得到改善、病灶界限较清晰、结核中毒症状改善、脓肿未破溃之前、死骨游离之后,血沉控制在40 mm/h以下再行手术。

3.3 胸腰椎前后联合入路的优点 脊柱结核传统的方法是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肋骨或髂骨植骨钛板内固定术。Jin等[1]和张强等[2]认为由于结核杆菌对其粘附能力较弱,不锈钢或铁质内固定材料不影响药物和人体免疫机制对它发挥作用,且在脊柱稳定和矫正畸形方面,前路内固定相比后路更有效。但大量文献报道,传统方法使后方畸形得不到矫正或矫正不佳,病灶不能彻底清除,且卧床时间久[5-8]。目前一期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支撑融合治疗胸腰段结核已取得较好临床疗效,且较传统手术有一定的优势:(1)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可充分暴露椎体,病灶获得彻底清除,椎管充分减压。Sundaraj等[5]应用前路病灶清除加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恢复脊柱稳定性,有效矫正畸形,患者疼痛明显缓解,功能恢复满意。本组患者疼痛评分,Frankel分级。(2)胡朝晖等[6]采用传统一期前路手术,疗效较好,但为使骨块愈合,患者需长期卧床,造成生活质量下降,易发生并发症。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目前广泛应用于脊柱外科,其优势为三柱固定强,可复位并矫正畸形。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后的患者,由于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使其脊柱三柱均得到生物力学上的支撑,可使脊柱稳定,减压彻底,不干扰病灶,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防止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同时可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加快病情恢复。(3)Chen等[5]报道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前路植骨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仅6.5%患者术后发生植骨块相关并发症。本组患者均先行后路椎弓根固定,再行前路减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此手术方式可有效降低术后感染几率,脊柱稳定后病灶清除植骨,可减少因术中体位改变造成的植骨块移位的可能性。本组32例患者除1例复发外,余31例均治愈,未发生内固定感染和钛网骨块移位等并发症。因此,后路内固定可有效防止钛网骨块脱落,塌陷和吸收,降低内固定感染几率,改善植骨患者预后。⑷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可在前路清除病灶的基础上,矫正后凸畸形,恢复椎体高度,使脊柱获得牢固稳定。本组患者32例,术前术后矫正角度11°,椎体高度恢复10.1 mm。

[1]Jin D,Qu D,Chert J,et al.One-stage anterior interbodyautografting and instrumentation in primary surgical management of thoracolumbar spinal tubemulosis[J].Eur Spine J,2004,13(1):114-121.

[2]张 强,洪标辉,李小海,等.一期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相邻多椎体结核[J].中华骨科杂志,2006,26(3):179-182.

[3]蒋协远,王大伟.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3.

[4]Fukuta S,Miyamoto K,Masuda T,et al.Two-stage(posterior andanterior)surgical treatmentusing posterior spinal instrumentation forpyogenie and tuberclotic spondylitis[J].Spine,2003,28(15):302-308.

[5]Sundaraj GD,Behera S,Ravi V,et a1.Role of postrior stablis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tuberculosis of the dorsal and lumbar spine[J].J Bone Joint Surg(Br),2003,85(B):100-106.

[6]胡朝晖,李康华,刘文和,等.胸腰椎结核的手术内固定和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19-23.

[7]Chen WJ,Wu CC,Jung CH,et a1.Combined anterior and posterior surgeries in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tuberculosis spondylitis[J].Clin Orthop and Res,2002,398:50-59.

[8]李展春,刘祖德.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后突畸形[J].临床骨科杂志,2005,8(4):298-300.

猜你喜欢

前路植骨结核
莫愁前路无知己
前路漫长,但值得期待
一度浪漫的结核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逐梦记·马
新型L5/S1前路钢板的生物力学测试
多孔钽棒联合植骨治疗成年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中医辨治思路
一期复合植骨外固定架固定、VSD引流治疗Gustilo-Anderson Ⅲ型骨折的临床观察(附8例报告)
疣状皮肤结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