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诊断早期肝硬化的临床分析

2011-06-20郝淑琴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17期
关键词:内径门静脉肝功能

郝淑琴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0

肝硬化是消化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消耗性、弥漫性疾病,在我国多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导致肝细胞的广泛变性和坏死引起。在病理上出现假小叶,对于晚期肝硬化彩超上有典型的影像学改变,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多可明确诊断。由于肝脏代偿能力强,肝脏出现一定程度的病变时肝功能化验可能正常,肝脏活检不易被人接受,但早期肝硬化超声影像学也有改变,且属于无创,容易反复观察,现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年至2010年应用彩超检查的早期肝硬化患者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20—75岁,平均49.5岁,乙型肝炎病毒患者35例,丙型肝炎患者5例,酒精性肝炎患者5例,其他5例。同时选择接受正常健康体检的50例为对照组,均经临床证实无肝炎病史,肝功能正常,乙肝、丙肝均阴性,肝脏影像正常,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使用彩超为美国GE公司生产,探头频率2.5~5.2MHZ,检查者空腹8小时,探头放置在右侧肋间或上腹部,测量门静脉主干和脾静脉内径数值,在图像清晰时冻结图像,测量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记录测量值。并详细观察两组受检者肝脏大小、包膜及肝实质光点等。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组间采用t检验,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早期肝硬化患者与正常体检者相比可见门静脉内径增宽,血流增加,色彩暗淡,可呈双向血流,流速减慢,而对照组血流动力学无变化。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肝硬化是比较严重的疾病,临床上常见的原因是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酒精性及免疫相关性等,在肝硬化早期,即肝功能代偿期,患者的临床表现较轻,肝功能仅仅表现为很轻微的损伤,病理特点是:肝细胞变性坏死。之后可以肝细胞修复及纤维组织再生,从而引起肝脏微循环血流障碍和门静脉血流压力增高,产生门静脉高压征。

早期肝硬化表现为肝脏实质肿大,肝脏增大、增厚,形态失常,表面不平整,肝脏超声图像可表现为多样化,可以为变弱、增强、增粗。光密点也可为增加,减低,光点改变可以为局限性、云雾状。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表现为:肝脏门静脉增宽,门静脉血流增加。早期肝硬化腹腔动、静脉系统血流量较正常人明显稍高。近年来研究证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判断肝脏纤维化的程度是有价值的。能检出和排除早期肝硬化,表现为门静脉、脾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超声指标已经成为诊断肝硬化重要指征[1]

肝硬化时门静脉血流速度降低,血流量增加,导致门静脉内径扩张[2]。早期肝硬化时门静脉系统处于一种阻力增高,高动力循环并存状态,血管越趋向肝脏阻力就越大,血管越远离肝脏高动力循环越明显的规律[3]。

总之,以往对肝硬化早期的诊断主要有病理活检和临床化验手段,病理活检虽然有比较高的诊断率,但为有创伤性的,不易动态观察,且患者不易接受。临床化验对早期肝硬化无特异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效、无创、易重复及简单易行,准确率高,是目前诊断早期肝硬化的一个重要依据。

[1]沈镭,李继强.超声检查对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诊断价值的评估[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2):117-119.

[2]沈柏用,陈曼,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无创诊断[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26(6):611-614.

[3]刘茂霞,等.超声造影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作用[J].胃肠医学和肝病学杂志,2004,24(6):496-949.

猜你喜欢

内径门静脉肝功能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接触式轴承内径检测机检测探头的结构设计
3.0T MR NATIVE True-FISP与VIBE序列在肝脏门静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基于W-Net的肝静脉和肝门静脉全自动分割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
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左心房内径的关系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