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与图书馆2.0建设
2011-06-19谢少勇
谢少勇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300)
1 Web2.0
1.1 Web2.0的概念
“Web2.0”这一概念,是由美国 O’Reilly 媒体公司总裁兼CEO提姆·奥莱理在2005年9月首次提出。Blogger Don在他的《Web2.0概念诠释》中写道:“Web2.0是以 Hick、Craigslist等网站为代表。 以 Blog、Tag、SNS、RSS、Wiki等社会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新一代互联网模式”[1]。当前,Web2.0的概念众说纷纭,笔者认为Web2.0是以“以人为本”为出发点,以一种人人参与,人人做主的思想,利用 Blog、Tag、SNS、RSS、Wiki和 IM 等核心技术来构建一个开放的、互动的网络平台。
1.2 Web2.0的核心技术
1.2.1 Blog(博客)
它是以网络作为载体,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简易迅速便捷地发布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再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1.2.2 Tag(分类或标记)
Tag总的来说是一种分类系统,它随着Web2.0、3.0的应用(CSS+DIV+Ajax)才广泛被应用,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显示和突出搜寻的重点关键词或者词条,以便更好地指导用户浏览和索引。Tag的意义不仅在于分类,更在于它可以体现出用户个人的思想、生活和感情。
1.2.3 SNS(社会性网络服务或社交网站)
SNS,全称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它源于六度理论,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基础,扩展自己的人脉。严格讲,国内SNS是指Social NetWork Site(即社交网站)。
1.2.4 RSS(简易信息聚合)
通常在时效性比较强的内容上使用RSS订阅能更快速获取信息,网站提供RSS输出,有利于让用户获取网站内容的最新更新。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定制RSS服务,只要利用RSS阅读器,就可以看到有价值的RSS信息源,接收并获取定制的RSS信息。
1.2.5 Wiki(维基)
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Wiki站点可以有多人(甚至任何访问者)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Wiki系统属于一种人类知识网格系统,它也是一种使用方便并且很开放的系统,人们可以通过它免费共享某领域的知识。
1.2.6 IM(即使通讯)
它是Instant Messaging的缩写,这是一种可以让使用者在网络上建立某种私人聊天环境的实时通讯服务。目前在互联网上受欢迎的即使通讯软件包括百度 Hi、QQ、MSN、飞信等。
2 Web2.0对图书馆2.0建设的影响
2.1 图书馆2.0的涵义
Web2.0的概念出现一年多后,图书馆界将Web2.0的理念和技术引入到图书馆。开启国内图书馆2.0研究之门的应该是2006年1月范并思、胡小菁在《大学图书馆学报》发表的《图书馆2.0:构建新的图书馆服务》,文中提出“图书馆 2.0 是 Web2.0 的技术或服务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2]。在2007年,图书馆2.0已经引起了图书馆学界的高度重视。图书馆系统与服务供应商Talis公司在白皮书中提出了图书馆2.0的四项原则:图书馆无处不在;图书馆没有障碍;图书馆邀请参与;图书馆使用灵活的单项优势系统[3]。
图书馆2.0的核心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变化。这是一种图书馆服务模式,它能够鼓励持续的有意识的变化、邀请用户参与建设他们所需要的实体和虚拟服务,并通过始终如一的服务评估给予支持。同时,图书馆2.0也尝试吸引新用户以及通过改善现有用户驱动的服务和设施更好的服务老用户。
2.2 Web2.0对图书馆2.0建设的影响
2.2.1 理念的创新
图书馆2.0要求以Web2.0人人参与、人人做主,开放、互动的理念来建设一个自由开放的知识共享平台,能更多的宽容、尊重读者,与读者进行平等的交流。使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实现个性化和多元化。
2.2.2 资源建设和管理的创新
传统图书馆资源建设是以图书馆地域为中心,围绕图书、期刊、数据库等建设自己的信息资源。读者只能享受已经建好的信息资源,并不能参与资源建设过程,也不能获取更多的资源建设的公开信息。在资源的管理过程中,读者也没有任何的发言权,处于一种弱势地位。如此一来,图书馆和读者的交流受到了阻隔。Web2.0技术为读者提供了参与图书馆资源建设和管理的新途径,读者不仅可以为资源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意见,甚至还可以自己建设资源提供给图书馆,从而达到和读者共享资源。
2.2.3 服务方式和技术的创新
近十年来,图书馆在读者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起到很好的效果。但传统图书馆仍然是注重服务的形式而非实质内容,大部分是通过增加资源数量、延长服务时间为主,等读者上门的服务模式。缺乏主动性的推送服务和吸引读者的服务手段。图书馆2.0引进了 Web2.0 技术(Rss、Blog、SNS、IM),既实现了技术的创新,也实现了服务方式的创新。读者可以通过Rss,享受个性化的推送服务;通过IM享受即时的咨询服务;还能通过Blog、SNS体验到社区服务,在心理上得到极大的满足。
2.2.4 资源整合平台的创新
Web2.0技术使得图书馆2.0在资源整合平台的搭建上,能够更开放、更不受地域的限制。图书馆2.0除了让读者参与到传统的资源建设中来,还能利用Blog、Tag、SNS等技术,通过网络实现各种资源的整合,让大家都处在这个平台之中,实现自由、平等、开放的交流。
图1 图书馆综合社区
3 图书馆2.0的建设
3.1 图书馆2.0综合社区
笔者构想了一个图书馆综合社区(如图1),以社区来命名,是让用户能充分以主人的身份充分参与进来。该综合社区是一个基于Web2.0技术的网络平台,在社区的首页,我们可以看到指引服务、资源服务平台、图书馆交流区、学科学习区、用户交流区和个性化空间6个模块的链接,首页的图文区,则发布最新动态(包括资源、Blog、书评等的最新更新)。
3.2 Web2.0技术在图书馆综合社区中的应用
3.2.1 指引服务
采用IM和Blog两种技术为用户提供图书馆综合社区指引服务。IM即使在线聊天,由图书馆工作人员来承担,如同超市的导购员,为有需要的用户提供即时的指引服务。Blog则是由图书馆工作人员开通的专题博客,为读者提供非即使、互动的指引服务。
3.2.2 资源服务平台
资源服务平台将图书馆的书目、电子资源、光盘数据、Tag分类等整合到一个服务平台,提供图书馆的传统资源的查询、在线阅读和下载服务,并添加了Tag服务这一新技术,使用户可以自己参与到图书馆传统资源以外的资源检索中。
3.2.3 图书馆交流区
图书馆交流区是供用户与图书馆各业务部门进行交流的子社区。各业务部门(资源建设部门、读者服务部门、参考咨询部门等)利用Blog、IM、SNS等方式,接受读者对图书馆资源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建议、倾听用户的需求,并与用户进行及时沟通,讲一些热点问题发布到综合社区首页的最新动态里。
3.2.4 学科学习区
学科学习区供用户进行学科学习和交流的子社区。该社区主要运用 SNS、Blog、VIki技术,邀请学科馆员或者校内外专家开辟自己的专栏博客,按学科来分类,让用户可以和各学科的专家进行直接交流、讨论。可以借助各门户网站来免费开设博客,有条件的图书馆也可以组建自己的Blog服务器。同时,利用SNS开设各学科的专栏,供用户进行学科讨论。还可以利用Viki技术,以多人协同协作的方式,来完成某个学科问题的解决方案。
3.2.5 用户交流区
它是供读者自由交流的一个子社区,区别于学科学习区,它涉及的内容主要为非专业而用户又非常感兴趣的知识,主要采用SNS技术。用户可以在这里发展自己的交友圈子,比较类似于各大网站的论坛或者交友网。
[1]玄伟剑.什么是 Web2.0[J].互联网周刊,2005(40).
[2]范并思,胡小菁.图书馆 2.0:构建新的图书馆服务[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1):2-7.
[3]KenChad,PaulMiller,Dolibrariesmatter?The rise of library2.0[EB/OL][2005-11].http//www.talis.corn.downloads.white-papers/Dolibrariesmatter.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