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睑成形术同期横切法矫治内眦赘皮
2011-06-19傅福仁陈国立
林 立,莆 田,傅福仁,陈国立
(1.莆田海蛱整形美容医院;2.莆田学院医学院美容整形外科教研室,福建莆田351100)
内眦赘皮是指在内眦角前方呈蹼状皮肤皱褶,又称内眦皱襞。一般多由上睑向下延伸,少数由下睑向上伸展引起。内眦赘皮将内眦角及泪阜部分或全部遮掩,两内眦间距加宽呈得两眼笨拙呆板,影响眼部的美观,严重者还遮挡了部分视野。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年10月至2010年2月,莆田海峡整形美容医院共收治要求重睑成形术同期矫正内眦赘皮者62例124只眼,均为女性,年龄16~38岁,随访1~24个月。
1.2 手术方法
1.2.1 定点设计 用甲基紫先画出重睑切口线,重睑线内眦点为O,O点垂直投影点B点应落在泪阜的内侧点,这样去除内眦赘皮后泪阜才能完全暴露;O点画一水平线与内眦赘皮交叉点为A点,△AOB即为横切的横断面;在重睑线上离O点0.5 cm~1.0 cm定点C点,C点就是内眦赘皮在上睑的起点,见图1。
图1 术前设计
1.2.2 操作方法 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后沿重睑线切开OC,从A点用三角刀水平横切△AOB在B点保留1 mm~2 mm皮肤以便与O点缝合,充分分离并离断异位的眼轮匝肌,去除部分肌肉及鼻侧软组织,以达到内眦赘皮处张力最大化松解,此时令患者睁眼可见内眦角已经打开,同时可见赘皮在下睑内眦处出现了小“猫耳”多余皮肤。在睁眼下剪除赘皮AOC三角及BAC三角皮肤,通常BAC三角比AOC三角略小。对缝O点、B点皮肤,缝针深达鼻背筋膜起深部固定作用;OC与BC两边靠拢后间断缝合2~3针,“猫耳”皮肤皱襞按倒三角形修剪法修剪,三角两腰边间断缝合1~2针,使皮肤平整,见图2。重睑术按微创重睑成形术操作[1]。术毕创面涂上红霉素眼膏。术后7 d拆线。
2 结果
本组病例共62例,获得完整随访58例,随访1~24个月,平均半年。其中就医者满意,内眦赘皮消失,泪阜显露适中,内眦间距缩短,重睑形态自然56例,基本满意1例,1例内眦赘皮部分存在,泪阜显露不全,考虑内眦固定不牢靠或早期擦眼致固定线脱落所致,但未行二次手术。16例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有不同程度的内眦瘢痕增生,但术后3~12个月瘢痕增生不明显。
图4 术后即刻
图5 术后三个月
3 讨论
内眦赘皮在东方民族中发生率较高,单睑合并内眦赘皮比例高达70%[2],它是内眦部纵向的皮肤皱褶,将内眦角及泪阜部分或全部遮掩,使两内眦间距加宽,严重影响美观。但部分患者在行重睑成形术时因担忧内眦赘皮矫正术术后留下瘢痕而不愿意接受该手术,结果重睑成形术后效果不佳而再次行内眦赘皮矫正术。因此笔者建议单睑合并内眦赘皮者应在重睑成形术时同期行内眦赘皮矫正术,以达到最佳美容效果。
内眦赘皮的成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公认的有以下三种学说:①水平方向皮肤过剩说。②垂直方向皮肤紧张说。③内眦部眼轮匝肌异常说[3]。根据以上观点,笔者认为内眦赘皮的矫正并不只是简单的去除内眦部“多余”的皮肤,而必须同时去除内眦部错位的部分眼轮匝肌,缓解皮肤张力,从而达到有效地矫治内眦赘皮。笔者应用此法成功地完成62例内眦赘皮的矫正,并获得良好的效果。
以往矫治内眦赘皮的方法很多,其中包括①内眦部皮肤切除法。②皮瓣易位法。③“Y-V”缝合法。④赘皮下眼轮匝肌切除皮肤深固定法。⑤矩形瓣法[4-5]等。手术方法多种多样,各有特色,但这些方法仍有不尽完美之处:①手术设计复杂,操作难度大,初学者难以掌握。②设计的皮瓣小或皮瓣多,容易造成皮瓣部分坏死。③手术创面位于皮肤表面,术后切口瘢痕明显等。
笔者总结了前人的手术经验,根据内眦赘皮的成因,既去除了水平方向多出的皮肤,又去除导致皮肤张力过高的部分内眦部眼轮匝肌,并将内眦点深固定于泪阜的内侧点,从而解决了横向皮肤遮盖内眦角的问题,且横切法矫正赘皮后的切口线就是重睑的切口线,缝合后切口隐藏,外观无瘢痕,只是下睑处的缝合外露,但紧靠下睑边缘又很短(缝合1~2针),愈合后基本看不出来。本法简单易行,术后效果明确,而且皮肤表面瘢痕较少。
[1]傅福仁.微创重睑术的探索[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5,(8):233-235.
[2]宋儒耀,方彰林.美容整形外科学[M].第3版.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603-609.
[3]鲁开化.常用美容手术及并发症修复[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75-83.
[4]Ohmori K.Esthetic surgery in Asian patient[M].In McCarthy JG(Ed),Plastic Surgery.Hiladeophia:Saunder,1990.
[5]Watanabe K.Measurement method of upper blepharoplasty for Orientals[J].Aestetic Plast Surg,1993,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