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刊概要

2011-06-17

世界知识 2011年12期
关键词:格特父辈爱尔兰

【日】《东洋经济周刊》

2011年5月28日号

美国不会像英帝国一样衰退

约瑟夫·奈(哈佛大学教授)

现在很多专家以新兴国家力量增强与美国在中东影响力衰退为由,认为美国的霸权正被削弱。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二战后具备压倒性优势的美国同样未能在东欧、朝鲜、越南达到目的。将现在的美国与英帝国类比是错误的。美国的军事实力优势比一战前的英国大得多且并无殖民地拖累。英国当年面临俄国与德国等强大邻近国家崛起,如今美国周围却只有海洋和弱小邻国。在美国周期性出现的衰退论与其清教徒式价值观有关。当然,美国必须减少赤字,其财政问题并非无药可救。就在10年前,美国未经历两场战争与经济危机时财政尚有盈余。如今美国的经济竞争力仍然是顶级的,混乱的政治制度也开始加以变革。关于霸权衰退的暧昧言论只能让人对美国产生误解。

(徐永智)

【美】《新闻周刊》

2011年第21期

基辛格:中美需联手,勿对抗

Nail Ferguson(哈佛大学历史与金融教授)

在基辛格新书《论中国》中,其心理学的观点最富洞见:中美之间的矛盾与争斗往往是二者没能有效沟通,错误认知对方发出的信号导致的。而这源于具有2000年历史的中国与只有200年历史的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中美在朝鲜战场的较量,“1989年中国政治风波”后美国对中国的制裁,都是例证。中国倾向于将政治、军事和心理等多种因素组合成一个总体战略进行谈判,而美国的谈判者则喜欢“变通”,觉得有责任用新建议打破僵局,或下意识地为破解新僵局而带出新建议。这宗文化差异使得中国认为西方在遏制中国,而西方则将采取守势的中国视为好斗国家。随着中国崛起,两极格局或将重现,而这可能导致新冷战。基辛格认为,中美都应继续保持冷静:中国坚持走和平崛起的道路,美国则应与中国携手而不是围堵中国。

(王博文)

【美】《彭博商业周刊》

2011年5月2~8日刊

中国耕地短缺助推世界粮价

Michael Forsythe, Luzi Ann Javier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土地沙漠化的扩大和退耕还林工作的进行,中国耕地在过去12年间已减少了830万公顷。蓬勃发展的工业化进程带来的旺盛土地需求更是加剧了与维持粮食自给率决心的冲突。气候温和、适宜作物生长的沿海地区正建起越来越多的工厂,干旱缺水的北方地区被迫承担起更大的粮食生产能力,粮食安全的前景充满不确定性。由于耕地面积的不断缩减,中国农民无法迅速扩大生产以平抑高涨的粮价,不得不转向进口,这将带来世界农产品价格的普遍上涨。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即使是一小点缺口都会导致巨量的进口需求。渣打银行称,如果中国谷物产量出现5%的缺口,这将增加当今世界20%的出口量。2月,由于担心中国干旱导致谷物产量锐减,芝加哥交易所的小麦期货价格升至2008年来的顶点。 (徐刚)

【俄】《分析家》

2011年4月24日

利比亚陷阱

Gevorg Mirzayan

西方发动的名为“奥德赛黎明”的军事行动在利比亚沙漠中打响,连续数周的空中打击挽救了处在失败边缘的反政府军。但连续的轰炸并没有使卡扎菲下台,甚至也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他。忠于卡扎菲的将领们仍然控制着该国西部地区并且正在与反对派展开拉锯战。据资料显示,与战争刚开始时相比,卡扎菲仍然拥有1/4的装甲车和飞机。北约领导人也承认仅仅有空中打击不足以摧毁卡扎菲政权。北约秘书长拉斯姆森称,需要由利比亚人民作出政治决定,北约会结束在这个国家内的暴力,给人民合法权利,和平过渡到民主社会。这与其说是给国际社会一个满意的政治解决方案,在军事打击不断消耗欧洲财政的形势下,不如说最大程度保住北约的“面子”。

(叶天乐)

【美】《福布斯》

2011年5月23日刊

有其父必有其子?

Susan Adams

究竟有哪些因素影响富豪子女的创业天分?是染色体、养育方式,抑或两者兼而有之?从现今成功的“富二代”来看,父辈的精神支持和物质资助同样重要。成功的富豪家庭內部通常充满竞争,子女大多不安分守旧,对父辈抱着尊敬和反抗的双重心理。父辈经常在家庭聚会上对子女提出事业上的建议和忠告,并提供启动资金帮助子女将“点子”化为现实。一些子女也曾在家族企业中工作,但当老板爸爸觉得他们不成器或应当独立发展时,就会将他们赶出公司。在成长过程中,子女可从父辈商业经历中学到各种经验和教训,例如经营要顺势而为,不走极端;要从容面对风险,决策果断;不惧怕失败,时时刻刻自我反省;拥抱新想法,不因循守旧等等。从基因角度来看,“富二代”们最多只能继承父辈60%的“基因财富”,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更多是成长环境的作用。一个聪明的富爸爸不会把孩子的日程排得太满,而应当给他们留出空间和时间来实现自己的想法,以便他们开扩新视野。与其如何避免“富不过三代”,不如让后代成为新的“富一代”。 (李峥)

【英】《经济学家》5月21日刊

英爱关系渐趋良好

5月17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应邀抵达都柏林开始为期四天的访爱尔兰行程,成为1921年爱尔兰独立以来第一位到访的英国王室首脑。都柏林当局出动8500名警察,并封锁了市中心几乎所有街道以保证女王安全。2007年,在克鲁克公园体育场(1920年英军枪杀爱尔兰平民旧址)一场英国队对爱尔兰队的橄榄球赛上,英国国歌被奏响,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解冻;此次女王访问则表明英爱两国在北爱和平进程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两国关系渐趋良好。事实上,英爱两国联系颇为紧密。据估计,约600万英国人父辈或祖辈为爱尔兰人。爱为英国第五大出口市场。去年,爱尔兰深陷债务危机之时,英国响应欧盟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救助计划,虽面临应对不良资产的风险,银行业仍向爱尔兰提供32亿英镑贷款,此举显示出爱尔兰作为英国重要贸易伙伴不可或缺的地位及二者唇亡齿寒的经济关系。大多数爱尔兰国民对英国此举评价积极,认为与迫使爱尔兰接受救助计划并提高企业税率的欧元区伙伴比起来,英国显然更为慷慨。

(李超)

【英】《非洲商务》

2011年4月号

Aliko Dangote

阿里科·丹格特

3月9日,2011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在纽约发布。全部1210位富豪中,非洲富豪仅占14席,其中有八位来自埃及,四位来自南非。两位来自尼日利亚。尼日利亚巨贾阿里科·丹格特名列第51位,成为非洲首富。过去一年,他的财富大幅增长557%,达到138亿美元。

丹格特现年54岁,毕业于埃及阿兹哈尔大学商学科。年仅21岁时,他就向充满传奇色彩的舅舅乌斯曼·丹塔塔借钱,开始从事商品贸易。此后不久,他的公司很快发展成为大型企业集团,经营范围涵盖糖类、面粉和水泥。目前,丹格特在尼日利亚拥有三个水泥工厂以及两个港口。同时,他还寻求在今年晚些时候将其最大的一块资产、非洲最大的水泥制造厂——丹格特水泥公司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

尽管如此,丹格特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他开始向非洲其他国家投资,并将商业触角伸到纺织业、房地产和油气等诸多领域,业务范围遍及利比里亚、赞比亚、坦桑尼亚、刚果、埃塞俄比亚、喀麦隆、塞拉利昂和科特迪瓦等国。 (杨之桄)

猜你喜欢

格特父辈爱尔兰
父辈们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My Country, My Parents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鬼斧神工!爱尔兰巨人之路
辛德勒名单(节选)
辛德勒名单(节选)①
爱尔兰睡眠学会
接过父辈的旗帜
捷太格特(JTEKT) 成功开发“电机用新陶瓷球轴承” 并实现量产
爱尔兰:小岛屿,大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