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年代久远的“仙蜕”

2011-06-17本刊编辑部

科技视界 2011年7期
关键词:蒲城县古庙蒲城

陕西关中平原北部的蒲城县,是个面积公1584平方千米的小县,别看它地方虽小却历来受人关注。据史料记载,西汉时期,汉武帝派人修建引洛水渠时,曾在此处挖巨型龙骨;唐朝时又挖出状如盘龙的奇怪巨石;1961年考古学家们还在附近挖掘出大荔人化石,古象、古马、三叶虫等动物化石。

更为奇特的是《蒲城县志》曾记载的一次800年前的发现。当时正值金代皇统年间,蒲城遭遇大旱,人们便到附近的尧山古庙里求雨,没想到竟然真下雨了。感恩戴德的蒲城人为了答谢神灵,决定扩建古庙。古庙里有座夫人殿,工匠们为了顺利拓展地基,需要凿去殿旁一块巨石。半个月后,就在巨石被凿开一半时,工匠们发现巨石中有一片蛛网状的小空隙,继续凿开空隙,竟然露出一具“枯骸”。这具“枯骸”端端正正嵌入石中,头、臂、四肢俱全,石骨相合,犹如印模般清晰可见。这块巨石,表面上浑然天成,脉理相连,根本没有半点缝隙断裂的痕迹。

县令马扬是位博学多才之士,听说此事后迅速赶到现场。他拣起一块已凿开的石头,发现断裂处还可以合起。马扬百思不得其解,感叹道:“这石中之骸,不知道是人还是神?”为了不冒犯“神灵”,马扬命令工匠在旧址上方一丈处重凿一处新穴,置入 “枯骸”,再用石块封堵洞口,同时还在石块上题写了“仙蜕”二字与详细的发现经过。

《蒲城县志》记载的这一段史料引起了许多考古学者的注意。20世纪80年代有不少考古学家纷纷到蒲城寻访“仙蜕”下落,但遗憾的是,这处洞口与石块在1976年都被毁去,现场只留下数块刻有记载“仙蜕”的残碑。残碑的存在,证明了《蒲城县志》记载属实。学者们考察了古庙北侧与东西两侧,勘测结果是这里石灰岩质陡崖,水平层理,岩层年龄距今已有4亿年。

众所周知,人类存在的历史只有几百万年,那4亿年前的岩石中怎么会有宛如人状的“仙蜕”?用今人的眼光看来,“仙蜕”是外星人,是地外生命吗?这个问题,现代科学家和800年前的马扬一样,仍然无法解释。

猜你喜欢

蒲城县古庙蒲城
基层组织如何直面乡村现实?——以蒲城县椿林镇为样本
幸福像花一样开放——蒲城县闫家村的金银花海
脚搓木棍读书
南戏《张协状元》中古庙和鬼神的功能探析
那年夏天和蒲城葡萄
执纪监督蒲城破解熟人圈
神秘古庙的门前
人文圣地 魅力蒲城
蒲城酥梨
陕西省蒲城县“仪祉杯”全国征联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