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能源开发的西藏无电区农牧民用电策略研究
2011-06-16仁青措姆梁高琪
仁青措姆 张 馨 梁高琪
(华北电力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西藏具有丰富的新型能源可供开发,拥有一定的能源优势。但西藏部分地区仍面临能源供应不足的困境,存在无网无电、有网无电和有网有电但供应不稳定地区,尤其是农牧民用电问题凸显。基于新能源开发可以实现西藏无电区电力供应。
1 西藏无电区能源现状
西藏无电区以阿里、日喀则、墨脱为主。无电区的区位特征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通过传统供电方式无法解决当地电力供应不足问题,必须通过点对点、农户独立供能的方式才能使问题得以解决。
1.1 能源利用困境
西藏地区可利用自然资源呈区域性分布,但受诸多自然和人文因素制约,该地区资源在电力转换方面受到严重阻碍,出现以下三种主要困境。
(1)电网覆盖难,输电成本高
西藏地区人口稀少,分布松散,地形复杂造成电网难以实现全面覆盖,且输电成本高。
(2)电能需求不足且资金缺乏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牧民最迫切解决的是照明和信息用电问题,但现金流入量少,对各种生活及生产用电设备的购买力不足。
(3)牧民用电需求特殊性
西藏牧民没有定居点,用电具有地域随机性。电网供电无法满足牧民需求。牧民急需“马背上的电能”。
1.2 能源利用优势
(1)太阳能
强光照、长日照是西藏太阳能资源的主要特征。当地年日照时间可达1500-3400h,多数地区辐射总量可达6000-8000MJ/m2,其太阳能资源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风能
西藏高原地势高亢开阔,是全国风速分布的高值区之一。在藏北、藏南等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风密度均在50-122w/m2左右,满足风力发电需求。
(3)水能
西藏水资源相对丰富。人均占有水量和亩均占有水量均居全国首位。其中可开发的水能资源为5660万kW,占全国可开发利用水能资源的17.1%,居全国首位。
2 基于新能源的发电设备
2.1 太阳能发电照明设备
目前,太阳能户用电源技术已趋于成熟,并形成了光伏发电产业链。装机容量从户用的几十瓦到大型地面光伏电站的几十、几百兆瓦都能实现,可供应交直流发电,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用电需求。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不同的太阳能设备。目前试验线上的太阳能电池板转换效率已达19.49%,平均转换效率达到18.5%。
2.2 风力发电
利用风力发电年风密度需在50-120w/m2之间。一台小型风力发电机可提供至少1.5kW电能,能满足部分小功率电器设备的运行。
2.3 水轮机发电
水轮机发电量适中,但需要在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才能实现,且受季节影响较大,枯水期将无法正常运作。
2.4 光伏发电站
建立一个5千瓦的太阳能光伏电站需投资40万元左右,且此种电能可实现并网连接,能缓解部分地区火电并网紧缺的局面,还能对我国新能源产业提供极大支持。
3 能源利用选择
3.1 照明
照明所需功率较小,小型太阳能设备即可提供。假设灯功率为30W,给其配置160W的电池板、200Ah的蓄电池、10A的控制器,即可提供稳定电源。按照一天7小时光照,电池板功率转换按18.5%计算,电池板给蓄电池充电一天能储存的功率为160*0.185*7h=207.2W·h,假设开灯时间5h/天,工作天数=27.2/(30*5)=1.4天。这就说明完整一天的充电量可提供1.4天的用电照明。若充电达到饱和状态即可实现3—4天的用电照明。此设备的成本在5000元左右,对于农牧民个人来说价格昂贵,但其符合一次性投入,无电区村民可在社会各部门责任分担下利用此设备实现照明。故此种小型太阳能设备在获得最佳性价比优势的同时能够满足照明需求。
3.2 信息用电
由于信息封闭、对外沟通渠道少,村民整体知识水平低。可通过电视机、手机等方式增加对外沟通。
以西藏拉孜县为例,年平均风密度100w/m2,可以达到风力发电水平,所以该地可以采用小型风力发电实现信息用电。实现电视通讯需如下设施:电视机、小型的风力发电机、电视接收锅、电线等。成本预算如下:电视机约1500元/台,小型风力发电机约1000元/台,电视接收锅约200元/台,电线约300元,其他人力劳务配置可由当地村民自行组织解决。故3000元左右即可解决一处居民点信息用电。
另外,也可采用功率稍大的太阳能发电设备,但需要以增加太阳能集热板面积或安装逆变器为代价。而对于水力资源充沛地区,也可以利用水轮机发电为信息电气设备供能。
3.3 生产用电
对于规模化生产用电可采取集中产业、就进搬迁方式,即将各种产业有规划地集中起来,形成工业城模式,整合利用电站电力资源,进行统一配电。而配电方式除通过国家电网调度外,还可通过建立独立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实现,也可利用水轮机发电来满足家用生产电能需求。
3.4 饮食加热
目前西藏农牧民仍以传统燃料作为饮食加热能源,对厨房电器设备需求不高,且设备功率较大,故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解决饮食加热较难。
4 无电区能源利用方案实施策略
无电区能源供应策略主要实施方包括政府、企业、高校和村民。在无电区实现供能应作为当地实施民生工程、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公共服务。由政府协调各方力量,分担责任实现无电区能源供应。本文提出以政府为主导作用的实施方案。
“以农牧民为资助主体”方案:
本方案核心是 “以农牧民为资助主体”,即企业自主开发,政府补贴支持,村民集中购买,高校人才输送。企业自主加入援藏事业,生产符合西藏农牧民消费特点的发电设备,并以薄利方式销售,通过国家补贴获得利益。国家统筹调控,出台针对解决西藏无电区供能问题的相关政策,确保中央、各省以及西藏当地政府给予的援藏项目及援藏资金资助到户。同时,农牧民是供电实现的直接受益者,应鼓励其响应国家政策,积极购买相关供能设备。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应以多种形式担负起为国家建设输送人才的社会重任。
4.1 资金筹集及分配
目前,电网覆盖受自然条件限制,存在效率低、不稳定、成本高的劣势,无法为解决无电区供能问题提供最优方案,进而需要转型为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投入方式。结合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及民族政策,可采用如下资金来源:国家及当地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各省援藏资金及援藏项目投入。同时,应确保资金落实到户,摒弃逐级下发方式,实现专款专用。
对于无电区农牧民供能设备入户,要充分利用专项资金,合理分配资金承担比例,根据实际情况确立补贴额度,并允许存在补贴梯度。由于当地农牧民收入偏低,无法一次性承担过高支出,因而在其购买设备时应只花费全部费用的50%左右(总消费控制在600元以内)即可。另外的50%由国家、各省援藏资金会及西藏当地资金会给予补贴:其中国家补贴份额为60%、各省援藏资金会补贴份额为20%、另外20%由西藏当地资金会支出。同时,可根据村级委员会对农牧民经济状况的评定将补贴额度上下浮动一至两个百分点。对于特殊贫困农牧民,补贴可做特殊处理。
4.2 方案落实措施
(1)农牧民资金补贴
本方案提出销售网点代办申领、当地乡镇财政所审核确认并兑付的补贴领取方式。农牧民持有效证件到指定销售网点购买,补贴资金申领手续由销售网点代为办理;销售网点审核其身份,并将相关信息备案记录,开具发票,整理资料,汇总信息填写申请表格并向当地乡镇财政所提交申领补贴资料;乡镇财政所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通知金融机构兑付补贴资金。由于该项政策是对无电区农牧民的专项补贴,故需严格限制资金补贴地域。
(2)三网合一销售策略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后,企业参与政府投标、新能源设备开发和销售工作。企业自主调研,制定符合需求的产品标准,研发高质量低成本供能设备,建立适合无电区消费特点的生产和流通体系,扩宽市场。鉴于无电区经济落后、交易市场终端销售网络不健全,企业可进行市场网格化建设,以更优方式实现能源设备配送到户。
网格化建设内涵:企业经地方政府授权,对市场进行区域化管理,按西藏无电区市场容量和目标份额确定市场的销售目标,选择合适的渠道和平台,搭建营销网、服务网和物流网三位一体的网络体系。
企业方案网格化建设模式图
“深入到村”的营销网是指:建立以县网为核心的营销网络,以县辐射到乡镇,进而辐射到村,建立村级联络站,并设立联络员将能源设备直接销售到村,使农牧民无需出村即可购买。“送货到家”的物流网是指:根据西藏无电区交易市场特点划分为有序的、最快到达用户手中的、端到端的三种货物流通平台;依据货物配送性质划分为到店的销售平台、到区域的理货平台,实现对客户的货物流通构架网。“服务到户”的服务网是指:结合供电公司对户用设备提供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
企业对西藏无电区市场进行网格化建设的支撑点:
(1)流程控制。围绕端到端的流程控制,实现单线货物流动控制及人员管理,完成到店的信息化数据考核,并通过当地供电部门对安全供能实现统筹管理。
(2)政策保证。企业提出相应产品的目标政策。实现产品网格化目标与区域网格化目标协同一致,避免各自为政。
(3)支持平台。主要包括售后平台、人力资源平台、市场控制平台、物流配送平台等。
4.3 方案后期保障
(1)人才保障
中央、国家机关应以多种方式帮助西藏无电区培养人才,有计划地从中央、国家机关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和技术人员到西藏无电区任职。以市、县级为主体开展技术交流培训,通过星状辐射方式展开逐级培训,从而提高地市级及以下农电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高校可有计划的开展“高校新能源人才援藏”活动,并结合大学生暑期实践及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进行大力推广。或从高校选调优秀应届毕业生到无电地区工作锻炼,确保国家电力建设投资发挥长期效益。
(2)部件保障
由于当地自然环境恶劣、人口分布稀疏,为减少部件维护成本,应在县处级建立企业联合维修点,负责对设备进行专业维修及管理。并在乡科级建立技术办事处,负责对设备进行基本故障排查和异常问题统计,对常用易损零部件进行一定数量的备用保存和发放管理,避免因无法排查简单故障而返厂造成的成本提升。
本方案,政府、企业、高校履行社会责任,无电区农牧民切实受益。企业作为能源入户的主导力量,在政府政策支持和农牧民积极配合下,必将实现西藏无电区户户通电目标。
5 结束语
西藏因受当地经济、地理等条件的限制,以电网覆盖实现户户通电成为困难。基于新能源的调查研究,以新能源及其设备选择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 “以农牧民为资助主体”的实施方案将解决这一困难,给西藏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并为全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