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平阳秘方对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患者疗效及动态血压的影响*
2011-06-15吴山永张小庆李秋菊俞长春方水林浙江省嘉兴市中医院浙江嘉兴314001
吴山永 张小庆 朱 剑 李秋菊 俞长春 方水林浙江省嘉兴市中医院(浙江嘉兴314001)
近年来高血压病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为了探索中医药对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的治疗效果,笔者选取阴平阳秘方对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患者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高血压病西医诊断标准根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 修订版)[1]制定;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指导原则(试行)》[2]。纳入符合原发性高血压2级中高危诊断,辨证为阴虚阳亢。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心、脑、肺、肝、肾、糖尿病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或影响其生存的疾病如肿瘤或艾滋病等;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者或已知对本课题使用药物成分过敏者;患有精神系统疾病着;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或复查,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影响安全性判断者。
1.2 临床资料选取2008年9月-2009年9月浙江省嘉兴市中医院符合上述标准的住院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男性18例,女性16 例;年龄 38~78 岁,平均(54.60±5.90)岁;病程 2~11年,平均(6.10±1.40)年;症状分级为轻型9例,中型18例,重型7例。对照组34例,男性15例,女性19例;年龄 39~80 岁,平均(53.70±6.20)岁;病程 1.9~12 年,平均(5.80±1.50)年;症状分级为轻型 8例,中型17例,重型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血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每日晨起空腹或餐后半小时服用缬沙坦(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40mg/粒),每次80mg,每日1次;若血压控制不理想者加服苯磺酸氨氯地平 (北京赛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规格5mg/片),每次5mg,每日1次。所有患者嘱低钠饮食、适当锻炼。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阴平阳秘方(组成:天麻9g,石决明 15g,地龙 15g,茺蔚子 15g,夏枯草 9g,葛根 15g,珍珠母 20g,牛膝 15g,杜仲 15g,桑寄生 15g,川芎 12g,麦冬 15g,茯苓 15g,泽泻 15g,生地黄 15g,陈皮 6g),每日 1 剂,水煎 2 次,共取汁360mL,早晚分服。两组均以28d为1疗程。
1.4 观察方法所有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动态血压监测仪袖带固定于右上臂,监测时间昼间08∶00-22∶00,夜间 22∶00 至次日 08∶00,监测 24h,昼间每隔30min测量1次,夜间每隔1小时测量1次。仪器充气测量时患者上臂要保持伸张和静止,记录过程避免剧烈活动及情志刺激,睡眠时避免肢体受压。有效数据必须是有效监测次数≥总血压记录次数的80%,否则予以剔除。监测数据包括:(1)血压负荷值:监测过程中收缩压 >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的次数百分率,包括白昼收缩压负荷值(dSBP负荷)、白昼舒张压负荷值(dDBP负荷)、夜间收缩压负荷值(nSBP负荷)、夜间舒张压负荷值(nDBP负荷);(2)血压收缩压夜间下降百分率 (SBP%)及舒张夜间下降百分率(DBP%):(白昼均值-夜间均值)/白昼均值;(3)夜间(晚间 12∶00至次日上午8∶00)平均收缩压 (nSBP)和舒张压(nDBP);(4)白昼(上午 8∶00-24:00)平均收缩压(dSBP)和舒张压(dDBP);(5)24h 平均收缩压( 24hSBP)和舒张压(24hDBP)。以上数据治疗前后各测1次,比较治疗前后及两组间差异。
1.5 疗效评价标准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尼莫地平积分法,对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的主症、次症采取半定量计分,根据患者症状或体征轻重程度分为正常、轻、中、重4级。主症按正常(0 分)、轻(3 分)、中(6 分)、重(9 分)计分;舌苔脉象按无记0分,有记3分;次症按正常(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计分。 评出治疗前后总积分,疗效指数为n=(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n≥70%。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n≥30%。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n<30%。 加重:症状、体征均有加重,n<0。
1.6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量资料满足正态性及方差齐性采用t检验,不满足正态性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患者疗效比较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2。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证候积分改善更明显(P<0.05)。
表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比较 (分,±s)
表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比较 (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治疗组 34对照组 34治疗前 治疗后21.67±4.64 7.76±2.43*△22.56±8.67 11.65±6.21*△
2.3 两组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收缩压监测各指标比较见表 3。 治疗组治疗后 24h SBP、dSBP、nSBP、dSBP负荷、nSBP负荷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5或0.01);SBP%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24h SBP、dSBP、dSBP负荷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1),对照组治疗后nSBP、SBP%、nSBP负荷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两组动态血压监测收缩压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监测舒张压各指标比较见表 4。 治疗组治疗后 24hDBP、dDBP、nDBP负荷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 (P<0.05);对照组nDB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仅n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收缩压各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收缩压各指标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下同。
nSBP负荷(%)治疗组(n=34)组别 24hSBP(mmHg)dSBP(mmHg)nSBP(mmHg)SBP%(%)dSBP负荷(%)治疗前 147.50±13.60 148.60±13.40 146.80±20.80 2.48±2.32 66.10±23.1087.30±27.20治疗后 123.70±9.40*126.30±6.30*116.50±11.90**8.07±1.38*48.20±20.20*71.80±27.30**对照组(n=34)治疗前 151.60±14.60 152.90±14.20 146.30±13.30 3.41±1.82 65.70±27.6085.30±26.60治疗后 125.50±7.30**130.0±6.10**122.80±7.70 7.14±1.31 55.40±25.70**78.20±21.40
表4 两组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收缩压各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收缩压各指标比较(±s)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nDBP负荷(%)治疗组(n=34)组别 24hDBP(mmHg)dDBP(mmHg)nDBP(mmHg)DBP%(%)dDBP负荷(%)治疗前 81.10±8.20 83.60±7.50 82.10±9.401.38±2.21 33.70±28.90 75.70±24.10治疗后 77.50±7.40*81.00±6.70*75.50±8.80*3.20±1.48 31.00±26.70 63.80±27.10*对照组(n=34)治疗前 85.10±8.60 86.50±8.50 82.60±11.40 3.67±1.38 31.60±25.60 70.50±25.70治疗后 82.30±7.50 84.50±6.7 75.30±7.70*△ 7.05±1.31 30.10±24.50 70.70±20.80
3 讨 论
高血压病归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中风”等范畴,《内经》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记载,认为眩晕与肝脏有密切的联系。 高血压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高血压病的病位主要在肝、肾两脏。体质的阴虚阳亢是本病的基本病机之一,肝肾阴阳失调,气机升降失常是本病的主要病机。肝属风木,主升主动,阳亢风动,风火上扰清窍,故眩晕,头胀且痛。肝火扰乱心神,故烦躁易怒,恼怒则引动肝阳,故眩晕常因烦劳或恼怒而诱发或加重。任敏之等[3]回顾研究554例住院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肝肾阴虚,阴虚阳亢是高血压病的重要发病机制。
本研究所用的阴平阳秘方是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基于中医学肝肾阴虚、阴虚阳亢理论,具有平肝潜阳、活血通络、佐以健脾利水的功效。方中天麻为君药,性味甘平,归肝经,功能息风止痉、平抑肝阳,《本草纲目》云“天麻,乃肝经气分之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降低外周血管、脑血管和冠状血管阻力,降低血压、减慢心率等作用[4]。石决明平肝潜阳,有显著的利尿和较久的降压作用,牛膝归肝肾经,《本草经疏》曰其“走而能补,性善下行”,入血分,用之引血下行,并有补益肝肾、活血利水之效;夏枯草性味苦寒,归肝胆经,药理研究表明其茎、叶、果穗及全草均有降压作用。以上为臣药。茺蔚子、珍珠母均佐君臣药发挥平肝潜阳的作用。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以治本;葛根轻扬升散、解肌退热。药理研究表明其主要含黄酮类物质,如大豆苷、葛根素、葛根醇等,对微循环障碍者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颈项强痛、头痛、耳鸣和眩晕等症状。阳亢最易耗阴劫液,故用麦冬、生地黄滋阴柔肝;久病必成积瘀、积痰、积水,故加用地龙、川芎、茯苓、泽泻、陈皮活血化瘀、祛痰、利水。综观全方,以平肝潜阳为主,配伍滋阴、化痰、通络、利水之品,标本兼治,而以治标为主。
动态血压监测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无创的监测血压方法,能够客观地反映患者24h的血压实际水平,揭示日常生活及全天的昼夜变化的客观规律,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能够根据血压昼夜变化规律,以判断靶器官的损害程度以及预测高血压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发展。也可通过监测心率和血压的变化,以指导临床降压药的运用以及服药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阴平阳秘方可有效降低辨证属阴虚阳亢的高血压患者的白昼和夜间血压,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逆转了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使高血压患者受益。
笔者认为阴平阳秘方在治疗高血压方面,不但降低血压改善了患者的症状,也起到了减少靶器官损害的作用,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副作用少。邓铁涛教授也指出,“西药疗效快,但作用不持久;中药疗效慢,但能治本,比较巩固,可以因势先后结合使用”[5]。本观察再次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是可行的。
在此向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李秋菊副主任医师,浙江省嘉兴市名中医俞长春主任医师,浙江省名中医方水林主任医师的指导致谢。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7,85.
[3]任敏之,符德玉,颜乾麟.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与靶器官损害关系的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06,31(9):47-48.
[4]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草药现代研究[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143.
[5]邓铁涛.高血压病辨证论治的体会[C].全国名老中医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讲义汇编,2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