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怀柔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对策研究

2011-06-12郭宏兵

中国水利 2011年21期
关键词:怀柔区怀柔水源

郭宏兵

(北京市怀柔区水务局,101400,怀柔)

一、怀柔区水资源现状

1.水资源总体情况

怀柔区是北京市重要水源地,水源保护区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97.1%。全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56亿m3,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总量1.63亿m3,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为6 920万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11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 200 m3,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2。

(1)地表水

怀柔区有四级以上河流17条,大中小型水库16座。近10年降雨量在375.8~652.9mm之间。全区地表水质量达到国家饮用水Ⅱ级标准。

(2)地下水

全区平原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属山前富水区。由于连续干旱和北京城区大量取水,地下水补给严重不足,造成地下水水位明显下降,平原地区平均水位已由2003年的17.67 m下降到2010年的33.64m。

(3)中水利用

2000年开始,怀柔区污水处理厂及渤海、北房、桥梓、汤河口等镇乡重点地区污水处理设施相继建成运行,污水处理率达到了65%。2010年,全区利用中水1840万m3,约占用水总量的23.3%。

2.水资源利用情况

(1)怀柔区自用水情况

2003—2010年,怀柔区工业、农业用水量逐年递减,居民家庭生活用水量和公共服务用水量逐年增加。2003年,怀柔区总用水量12 828万m3,其中工业用水2 921万m3,农业用水7387万m3,居民生活和公共服务用水2 520万m3。2010年,怀柔区总用水量7 899万m3,其中工业用水550 万 m3,农业用水 3 255 万 m3,居民生活和公共服务用水4094万m3。

(2)为北京城区供水情况

怀柔是北京市水源八厂的主要补水区,水源九厂取水口所在地。

2002年8月,怀柔区北台上水库和大水峪水库划归市里统一调度,直接为北京城区供水。

2003年年初,北京怀柔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成,打井42眼,以每天33.3万m3、每年1.2亿 m3的供水规模为北京供水,目前日供水量为10.3万m3。截至2011年8月,此项工程已经累计为北京供水8.15亿m3。

2007—2008年,北京市政府在潮白河沿岸建设奥运水源工程,打机井28眼,目前已累计为北京供水1.15亿m3。

3.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情况

在怀柔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为确保全区生产生活用水和首都人民用水,区水务、环保、农林等有关部门在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措施,加强区域内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为怀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及首都市民用水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一是2001年年底基本实现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二是推行了节水政策,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作用,全面征收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在山区实施退稻还林;在城乡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实施大规模山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水利富民工程。三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治理水污染,积极构建四级治污网络,加强水环境监管,不断提升污水处理能力,保证区内水质主要指标符合水环境功能区标准;以区政府名义下发文件,严禁销售和使用含磷洗涤用品;建成了京郊首座中水利用公园——世妇会纪念公园。四是成立了水务执法队等专职水资源保护执法机构和村级管水员队伍,大力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工作,确保了怀柔水资源安全并发挥最大效益。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资源日益紧缺

(1)水量减少,供水任务十分艰巨

怀柔水资源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水资源紧缺将是一个长期存在且日益突出的问题。

1999—2010年连续12年干旱,加剧了怀柔区缺水状况。目前怀柔区城乡居民饮用水还没有实现全部达标,干旱少雨年份,农村地区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大旱之年,农村灌溉用水严重不足,有效灌溉面积中有近一半浇不上水。

2003年以来,怀柔一直为北京城区供水,年均供水2亿m3左右。南水北调工程引长江水入京将推迟至2014年,由此可预测至少今后4年内怀柔将继续承担为北京供水的任务。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受人口增长、生活质量提高、旅游人数上升等因素影响,怀柔区生活用水将逐年增长。同时,随着区内产业升级扩大,数量增加,其用水总量也会不断攀升。

(2)水质下降,水污染及潜在问题日益突显

地表水水质呈下降趋势。全区地表水总体水质虽保持基本稳定,但目前主要河流断面总氮仍超过所属功能区标准。

水资源保护区存在严重污染隐患。目前怀河水质不符合相应的Ⅲ类水环境功能区标准,且水质不能稳定达标,对周边的北京应急备用水源保护区和水源八厂补给区饮用水水源构成了潜在威胁。

怀柔水库一、二级保护区内的违法建设逐年增多,保护区内各村畜禽散养增加,对水源地表水形成污染隐患;怀沙河、怀九河等河流上游虹鳟鱼、鲟鱼养殖发展迅速,其管理、水污染治理不规范,部分养鱼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

2.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1)水资源管理存在盲区

怀柔区水资源统一管理保护体制还不尽完善,“一龙管水”的局面没有真正实现,还不能完全适应水资源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水源、供水、排水、回用的管理部门和单位之间条块分割现象仍然存在,管理工作衔接不紧密;另一方面,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对个别用水单位(历史原因权属变更)的监管难以到位。

1.2.5 严格控制碘的摄入量 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来说,如果摄入碘过量会导致其临床症状加重,不仅如此,碘摄入还会对采取131I治疗患者的疗效产生抑制作用。因此,护理人员要严格控制患者的碘摄入量,并指导患者掌握碘含量较高食物的识别方法,并介绍常见的碘含量较高的食物,如海带、海鱼、海虾、海白菜、甘蓝、海藻、卷白菜、昆布、大头菜等。

(2)相关部门间尚未形成有效的统筹协调机制

区水务、环保、规划、工商、城管、农林等有关部门对一些涉水项目尚未做到联合审批。

(3)涉水管理部门能力建设不足

随着北京市水资源管理保护工作监察标准不断提高,水资源保护工作任务不断加大,客观上对水务、环保等直接涉水部门的管理、执法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些部门现有的管理力量、硬件设施建设与所承担的任务相比还有明显差距。

(4)水污染治理设施不完善,运转率低

有不少具备条件的企业及单位尚未及时将污水并入污水管网集中处理,农村部分小型智能污水处理设施运转率低或闲置现象较普遍。全区污水处理率65%,距实现90%污水处理率、80%中水循环再利用率的理想目标相差甚远。

3.水资源利用不尽合理,污水资源化程度低

一、二、三产业的节水措施还很不完善,万元GDP耗水量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重点行业和规模企业节水减排还未达标。农业大水漫灌现象仍存在。工业生产耗水总量虽然逐年有所下降,但一些企业低效率用水状况没有大的改观。第三产业中洗浴、洗车等行业不合理用水问题日益突出。

降雨、地表水的收集利用还很不到位,雨洪蓄集利用还有很大空间。居民家庭生活、建筑工程等用水仍然全部使用新鲜水。

4.水资源浪费现象仍然存在

5.鱼类养殖和餐饮业给水资源保护带来压力

近年,怀柔区虹鳟鱼、鲟鱼养殖业和餐饮业发展迅猛,虹鳟鱼已经成为京郊美食的知名品牌,但在鱼类养殖、垂钓、餐饮、住宿等经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污水,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日趋加重。

三、强化水资源保护对策建议

1.解决好水资源紧缺与发展的矛盾,统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针对怀柔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当前要解决好水资源总量与产业发展需求问题,科学调整产业结构。要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发展饮料、酒类等直接涉水经济,控制洗浴、洗车等高耗水和高污染行业的发展规模与速度。高度重视鱼类养殖、餐饮业等对水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正确引导当地农民合理发展养殖、餐饮业,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水环境安全。大力发展低耗水、低污染、高效益的行业和产品,加大力度引进符合生态涵养区要求的高新技术企业,从源头上解决水资源消耗量大、污染控制难度大的问题。加快推进现有高耗水企业的技改、转产,督促企业尽早实现节水减排目标,使水资源的利用更趋合理高效。

2.优化管理体制和措施,提升水资源保护实效

优化体制,健全机制,做到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无盲区、全覆盖。进一步整合涉水部门职能,实行城乡全方位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按照水资源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统一配置水权,监督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有效保护,按照《怀柔区“十二五”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规划》及《怀柔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水务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统筹全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

加大并联审批和综合执法力度。实行最严格的控制制度,由区政府主管领导牵头,建立涉水项目审批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实现共同审批。同时,组织有关部门对未批先建、手续不全等违法涉水设施进行强制拆除,确保水行政执法管理有效到位。

建立水资源管理保护工作长效机制。统筹水务、环保、城管等部门以及镇(乡)、村水资源管理力量,进一步明确职责,协调配置,共同承担全区水资源管理保护工作。

3.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和雨洪利用工程建设力度

建议北京市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速怀柔区污水管网建设速度,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率。加快雁栖工业开发区、凤翔开发区、经纬开发区、庙城镇等地未入网企业和城区污水入网步伐。研究解决建成区主干道的分支路段和小街小巷雨污混流问题,早日实现雨污分离,加快推进建成区污水全部入网集中处理,全部达标排放。重点加快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监管,使全区污水处理率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明显提高。将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费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转。

最大限度地利用中水和雨洪资源,减少新水使用量。水景工程全部使用中水,基建施工要推广使用中水。加大雨洪利用力度,在条件成熟时新建住宅小区、企业、大型公共建筑应增加雨水收集利用设施。

4.高度重视水源涵养,强化水土保持工作

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首先要做好水的涵养与保护。要进一步强化各部门的政策宣传、技术指导、监督管理和联合执法;要加大处罚力度,强化水保方案实施;要合理支持和保障生态水保工程的建设与维护,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加强协调服务,指导绿化林木和农村果树种植方式、技术的改进,减少由此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抓住市政府实施 《关于促进生态涵养发展区协调发展的意见》的有利契机,围绕生态建设和水源涵养工作,大力争取市政府生态涵养区专项资金和环境要素补贴支持,保障保护区内农民实施生态搬迁或经济收入不受大的影响,调动农民保护水资源的积极性,推进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可持续进行。

5.建立水资源补偿机制

从怀柔区抽取的地下水和从北台上水库、大水峪水库调出的水都已经变成商品,由北京市自来水公司出售给了北京市民,作为水源供应地的怀柔,应按市发改委新规定的水费标准得到补偿。同时建议将每年从怀柔区征收的水资源费全额返还,用于本区水资源保护工程建设。

6.加大生态涵养发展区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由于水源保护区内不能建设有污染的项目,限制了保护区经济的发展,应加快发展能够与保护区相协调的产业,加大水源保护区内生产、生活、生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拓宽改造怀丰、怀九、怀沙、范崎公路,提高公路等级,对保护区内建设集中供水、污水治理、垃圾处理、水土保持、节水灌溉等保护水源工程给予重点扶持,以加大保护区内民俗旅游、观光等无污染项目的开发建设力度,加快保护区城市化建设进程,拓宽农民致富渠道。

7.制定优惠政策,促进生态涵养发展区的经济发展

经严格审查,对水源保护区内申请建设的一些没有污染或经过治理达到污染零排放的项目,应准予立项建设;在不能发展二产的地区,要对发展一、三产业予以大力扶持,给予贷款贴息、税收返还等优惠政策,提高镇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

[1]程静.为首都建设提供坚实的水务保障[J].中国水利,2010(24).

猜你喜欢

怀柔区怀柔水源
怀柔区总工会依托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怀柔区工会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
保护水源
北京怀柔:工会工会动员干部职工参与消费扶贫
南水源头清如许
北京怀柔科学城创新小镇投用
怀柔区2015年专项奖励资金正式兑现
寻找水源
战略思维提升咨询服务价值——以怀柔雁栖湖国际会都项目为例
徐弘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