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党报与地方营销
2011-06-11刘晖
□刘晖
(闽北日报社,福建 南平353000)
市场经济,竞争无所不在。企业和产品的竞争是争夺消费者,而区域之间的竞争,争夺的是生产要素和市场。进行地方营销,目的就是运用市场营销的方法,对一个区域的各类资源进行系统策划与整合,树立地方品牌,增加其影响范围和吸引力,以广泛吸引更多生产要素,推动地方的良性发展。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的科特勒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地区应当抓住机遇,扬长避短,视本地为“企业”,视地方的未来发展为“有市场潜力的产品”,针对投资者、高素质居民、旅游者、出口市场等目标市场,进行设计、开发、包装和促销。
挖掘地方价值
营销过程,就是价值的包装、推介、交换的过程。地方营销的第一步,是发现地方价值,发现能最大程度地引起目标市场关注的价值。
发现价值,挖掘价值,这正是地市党报在地方营销中可以扮演的第一个角色。相对于其他公共部门而言,媒体传播信息的“职业特点”,如广泛的社会接触面、专业的信息采集队伍等,使其具有独特的优势——拥有大量的信息,对信息价值有敏锐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善于“知人所未知”,“觉人所未觉”。
地方价值是多层次的,优越的区位优势、鲜明的产业特色、完善的基础设施、周到的服务举措、优惠的政策环境、深厚的人文积淀、优美的地理风光、适宜的人居环境等,都是地方营销的内容。不同的目标市场,对地方价值有不同的追求,对旅游者而言,需求的是一个地方的“旅游价值”,如地方的历史、文化、民俗、自然风光乃至于地方风味小吃等;对投资者而言,考量的是一个地方的“投资价值”,如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政策环境是否宽松等;而对居住者而言,地方价值又可能体现为“宜居价值”,即一个地方是否宜居、宜业。“只有搞清楚我是谁之后,才知道我要成为谁,也才知道回避和发掘。”在地方营销中,需要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最有竞争力的价值所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才能明确定位,制定好营销攻略。
目前,政府部门、企业是地方开展营销活动的主要实施者,由于分工不同,各个组织在营销中的目标市场也不同,对地方价值的取舍便有了很大差异,使营销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甚至出现各部门之间说法不一、相互矛盾的现象。党报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对地方价值进行客观细致的评估,认真分析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困难,深入挖掘可能被忽视的价值“宝藏”,寻找最容易吸引眼球的地方魅力或“卖点”,提炼地方独特的文化“个性”,为地方营销的决策者(地方政府)制订战略、利用资源、定位产品、实施规划提供科学参考。
统一形象认知
一个地方品牌的形成,有历史的痕迹,也离不开人为的经营。在诸多环节中,当地居民是地方形象与环境塑造的重要主体。
一方面,居民是地方营销的一支重要力量。每个地方的居民与外界都有着复杂的社会联系,当一个地方的居民在外不断传播自己家乡的正面形象时,往往会取得政府与地方官员难以取得的效果。而居民在参与地方营销时,有必要形成对地方形象的统一认识。作为区域范围内的主流媒体,应该积极参与地方形象设计,对已确立的地方营销策略进行广泛宣传,科学引领,使一个地方的品牌定位、发展优势、发展愿景和目标等深入人心。同样,负面形象传播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一些突发公共事件或腐败案件等,都足以让一个地方在营销中面临巨大的尴尬,背上沉重的包袱,这也需要地市党报进行正确的引导和修正。只有通过科学、系统和充分的宣传推广,使政府与公众形成对地方价值与地方形象的统一认知,才能形成向外推广的强大合力。
另一方面,认识一座城市、一个地方,建筑、历史、文化等是重要的途径,但是,对生活在这座城市、这个地方的人的认识,同样影响着外来者对一座城市、一个地方的印象。正因如此,各地在招商引资中都有一句十分雷同的动员口号:“人人都是环境,人人都是窗口”。科特勒也指出,“在选择目标市场时,一个地区必须考虑本地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本地居民的形象影响着潜在目标客户的兴趣。”地市党报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传播优势,在区域内进行广泛动员,使塑造地方形象成为公民的自觉意识,使推广地方品牌成为区域内的全民共识,使地方营销成为区域内的全民行动。
推介地方品牌
地方营销主要是向外推广,而地市党报的发行主要是在区域范围之内,对外影响力有限。但在推介地方品牌与形象中,地市党报同样可以有所作为。
其一,可以进行地市党报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借助周边地市党报的平台,互相推介,扩大传播范围,提升地方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这方面已有许多的尝试,如地市党报间开展跨区采访、相互交换版面等。2007年12月,首届海峡西岸经济区19个城市20家党报在福州召开会议,决定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党报协作网,形成区域内党报平等合作、互动互惠、资源共享、共同繁荣的活动机制和载体,推动党报事业全面发展。几年来,20家党报借助这一平台,积极推进多元化合作,组织策划区域公共主题和区域特点亮点的宣传报道,在加快推动海西经济区建设中发出了共同的声音,有力地提升了海西宣传的影响力、传播力。
其二,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为地市党报扩大传播半径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地市党报在巩固传统纸媒阵地的同时,纷纷向网络延伸,开办数字报纸、地方新闻网站等。网络的时间与空间优势,使地市党报摆脱了传统发行的束缚,传播范围大大拓展,使推介地方品牌与形象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如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开办的数字报纸,面向遍布全国各地及海外的温州人,在国内10多个大城市和欧洲的一些国家设立了代理分销点,传播范围远远超过传统纸媒,数字报纸的成功发行也成为集团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三,地市党报也可发挥自身新闻策划之长,有意识地选择区外及至国家级媒体感兴趣的内容,向其提供有足够吸引力的新闻“亮点”,以此达到推介地方品牌的目的。
当然,地市党报在进行外向传播的过程中,既要“自我推出”,也要注意“他者引入”,要通过对“他者”成功经验的向内传播,促动地方公众对于本土价值与形象的客观认识,并以此改进外向传播,使地方品牌得到更为广泛的认知并获得欣赏。
参与营销策划
在发挥传播功能的同时,地市党报也可以做更多尝试,在地方产品和地方价值的营销中直接扮演“组织者”和“协调人”的角色。这也是地市党报开辟“第二产业”的一个路径。
2008年,第二届海峡两岸茶叶博览会在武夷山举办,当地主流媒体《闽北日报》承办的闽北文化产品展成为该届茶博会的一大亮点,30多家文化企业向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展示了自己的文化精品,充分显示了闽北文化的魅力和韵味,参展企业也拿到了不少订单。为筹办此次展会,报社经过了三个多月的精心准备与策划组织,积极联系地方文化企业参与。可以说,这是地市党报发挥地方主流媒体作用,对地方营销所作的一次成功尝试。
类似的案例并不少。在一些城市,媒体直接参与城市营销,策划和组织大型展会、体育赛事、民俗活动等,有的在全国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成了城市的一张新名片,有力地促进了地方品牌的推广。
在地方文化形象展示、区域旅游节庆活动、特色博览会、企业品牌推广等策划活动中,地市党报都大有可为。的确,地市党报具有文化策划人才优势,也有丰富的新闻策划经验,在地方营销中可以扮演好文化创意策划这一重要角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