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协同创新谱写产学研合作新篇章

2011-06-09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

中国科技产业 2011年12期
关键词:明确提出上海交通大学产学研

■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马德秀

当前产学研合作已得到不断深化,呈现出多层次、多方位、多元化的趋势,但同时产学研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特别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这种背景下,解读并探讨当前我国政产学研合作总体情况与前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继往开来,重点突破,产学研合作之路成就与挑战并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产学研合作中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成就。从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的雄心勃勃的科学发展计划,到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明确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我国产学研合作已经逐步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2006年2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全文发布,其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明确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大幅度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科技、经济和教育结合尚不够紧密,产学研合作水平较低。我国创新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效率不高等问题十分突出。大多数产学研合作仍以“短、平、快”的项目合作为主,组织形式松散,创新资源使用低效,合作创新动力不足。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20%,产业化不到5%,而发达国家技术转移高达40%-50%。在众多的产学研结合案例中,各方“各唱各调、同床异梦”的情况很多,从体制机制、法制环境、政策安排上,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

引领科技,协同创新,产学研合作新时代以创新驱动发展

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的主体,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和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之间的产学研结合,需要取得全面的突破。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对高等教育明确提出“协同创新”的新要求。协同创新是第一次对高等教育明确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对高等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提出更高的希望和要求。为此,教育部正在酝酿推出类似于“985工程”的新的计划:“2011计划”,目的要推动以协同创新为目标的战略实施。

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品和技术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新技术的扩散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单纯依靠企业自身力量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变得越来越困难,过去通过引进技术进行模仿创新的方式已不能适应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协同创新”也正日益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美国有协同创新的大企业投资回报率高达30%,有协同创新的小企业投资回报率更是高达44%,而没有协同创新的企业研发投资回报率只有14%。

上海交通大学作为一所把建设世界一流作为战略目标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历来注重产学研合作创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2010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和闵行区政府联合成立了我国第一家以新兴产业为主旨的上海紫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全新的体制机制推动上海产学研合作创新,为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作出有力贡献。

猜你喜欢

明确提出上海交通大学产学研
上海交通大学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上海交通大学参加机器人比赛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简介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四年内全面完成
24省份明确今年脱贫人口目标 11地计划减贫达百万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美丽中国新愿景:天蓝,地绿,水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