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雅魅力百年小桥,装点灵秀兆麟公园——记兆麟公园的五座小桥
2011-06-09肖福元
肖福元 肖 华
黑龙江省城哈尔滨市有一座百余年历史的公园,即闻名遐尔的“兆麟公园”。公园位于道里区的东北部,毗邻松花江畔,公园的东面是兆麟小学与地段街,南纵向对着兆麟街,亦是兆麟街的起点路口。西门前是尚志大街,北门面向松花江畔,门前是美丽的友谊路。
兆麟公园早在1906年建成,占地面积8.4万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积0.88万平方米。最初是沙俄红十字会建设的“董事会花园”。1926年曾改名为“道里公园”,后又改称“特别市花园”、“中央公园”、“哈尔滨市第一公园”。几度易名后,1946年3月9日,民族抗日英雄李兆麟在兆麟街(原水道街9号)遇害,安葬在公园内。为了纪念英雄,后经省政府批准,公园重新命名为兆麟公园至今。
公园选址是建在一片榆树林之中,时至今日,树干的胸径在75公分以上、被哈尔滨市政府挂“古树名木”牌予以保护的参天大树在园中亦随处可见。
作为与哈尔滨几乎同龄的百余年的兆麟公园,与哈尔滨人民有着特殊的情感,戚息相关。公园曾接纳和举办过无数次的科技、文艺演出、露天电影、杂技马戏大篷等众多惠及民生的重大活动。亦陪伴着几代的哈尔滨人度过他(她)们纯真而欢乐的童年,恢宏壮丽的青年及充实安逸的晚年生活。更为辉煌的是早在1963年的元宵节,公园首次举办了冰灯游园会,并且诞生了国内第一个雪雕艺术品—“万象更新”。当时展出冰灯、冰雪作品轰动全城。形成万人空巷看冰灯的盛大场景!由此拉开了冰雪艺术活动的序幕。兆麟公园届时成为冰灯、冰雕、雪塑等冰雪活动的首创基地。
这座哈尔滨最早的公园,虽占地面积不大,但却有山有水,还是我国冰灯、冰雪艺术的发祥地,更使其闻名国内外。然而,公园最具魅力、且为公园增添灵秀的,笔者认为还是园内山水岛屿之间,极具人文特征的五座小桥。
从公园南门入园后不远处的河边,第一座即为彩虹桥;此桥为拱形的彩色桥身,通向桥面的是宽平的缓阶梯式台阶,共18级台阶。桥两侧的扶栏下是蓝色的方中字型组成的格栅。2米左右的间隔各一根扶栏柱,柱体与人齐胸高,柱顶端是一朵桃花欲放的造型,粉白色的瓣托着红色的“花蕊”,与桥身和桥面上及桥栏下黄色的菱形镂花栅体相映成辉。舒适的圆形桥栏扶手使人感到轻松、省力、平稳。
下桥后即踏入了湖中的观光岛,岛上有一座方舟桥(亦称方中桥),这是一座带篷的拱桥,但桥面是平的。宽4米、长10米。上桥的两侧的扶栏是圆形绿色的扶手,扶手下是各种几何形图案白色的格栅。当你踏上12个平缓的台阶即来到桥上,桥栏与桥篷为一个半椭圆形的整体。篷顶的檐上是浮雕的叶片和方卷,两向簇拥着正中的一个立体菱形雕刻饰件;这个饰件极似抽象的船帆。桥篷的骨架是铁构件,由镂花、镶嵌编织而成,整体是云白色,既遮光又透明。漫步桥上,犹如在蓝天碧空中乘坐一叶小舟,舒适惬意,浪漫至极。2006年农历七月初七,即中国情人节这天,方舟桥面摆放了8盆大型一品红、桥篷装饰成了花海,桥中央悬挂了一个直径约50公分的绣球,两侧桥栏装扮了浪漫的玫瑰,方舟桥打扮得好似天上鹊桥。无数对有情人在这里促成眷属,方舟桥可谓功不可没。它承载了一次功德无量的善举。方舟桥更是大放异彩。
在方舟桥下,不远处有一座已经107岁高龄的俄罗斯小木屋,小木屋的门前有一座“渡涧桥”。此桥10级台阶,桥身长7米,宽4米。桥两侧有厚重的方柱形桥栏和扶手,扶手下面的格栅亦是由木方条构成,横的为绿色,竖的为白色,均由桥栏方柱支撑与连接着,非常坚固。方柱的顶端是平顶式的桥篷。共有5根方柱,柱体是白色,每个柱顶与桥篷的结合部位,均有一组黄色芯、红色的瓣、绿色的托叶所构成的半圆形下垂体式雕刻组合件。柱体的上半部的三个立面皆有几何花瓶形状的立体装饰浮雕,凸显深厚的艺术造诣。此桥更是被周边的参天大树遮盖着。游人只能看到枝繁叶茂的葱笼绿色和桥下的流水。置身桥上犹如身处大自然的山涧中的栈道、涧桥之上的感觉。只是少一分惊险,多一分宁静。
在位于园中湖心小广场与公园的东部,人工河的最窄处有一座“踏溪桥”。此桥构造独特、简单,桥面与地平面水平结合,无阶梯,桥栏低矮,游人通行便捷。
除以上4桥外,公园的北部还有一座著名且美伦美奂的“跨虹桥”。这座桥的设计出自俄罗斯著名的建筑设计师符·阿·拉苏申之手。该桥建成后不久,曾被印在哈尔滨的风光明信片上广为流传。一个世纪过去了,这座桥仍如一幅绚丽的图画,似一弯雨后彩虹凝固在那里,靓丽多彩,熠熠生辉。跨虹桥桥身为拱形铁制而成,登桥的19级台阶及宽3米、长2.8米的桥面均由6公分厚的(俗称寸板)木板铺就而成。彰显了其厚重典雅、韵味十足。这座桥现在仍是兆麟公园的一张艺术名片。在许多资料、报刊、画册之中都能见到她的倩照丽影。
跨虹桥的两侧桥栏为铁制镶嵌构件,玲珑剔透。每侧的桥栏格栅都在均称的间隔之中镶嵌着6个舰船上的船锚、船舵组合的缩微模型,以蓝、白、黄三种颜色覆盖。桥栏柱是菱方形绿色的,柱的顶端是一个红色的圆球体,有“绿映红”的效果,突出了方圆色彩,给人以明快且增强了赏心悦目的感觉。行在桥上,俯瞰远景,手扶桥栏,宛如驾驭一艘观光揽胜的游艇,使人心旷神怡。
兆麟公园里的五座小桥,虽然造型各异,但其设计建筑风格上均融入了欧陆风情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特色,中西合璧、使其完美,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景观。犹如配上了凝固的音乐,给公园增添灵秀,这是兆麟独具的一大特点。堪称园林艺术的瑰宝。
时光荏苒,沧桑巨变。一个多世纪前的沙俄“董事会花园”,几经更迭易名后,又经过了哈尔滨几代人的改造、建设,特别是近几年,又对5座小桥进行了加固维修,形成了现在的园中有水,水中有岛,岛上有桥。有了这5座小桥,使园内处处曲径通幽。早在1964年的冰灯游园会上曾出现过一座12米长的冰桥,作为冰雕的艺术作品,展示给观众,增加了亮点。从那以后,每年的冰灯游园会都在5座小桥上装点着各种艺术的冰灯,又使其成为冰灯之桥。
如今,已处于道里区商业圈中心、闹中取静的兆麟公园,无论是盛夏酷暑中的小憩圣地,还是隆冬时节观赏冰灯美景,5座小桥皆承载着其各种功能和完善,为公园增添灵秀的比重,愿小桥永葆其独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