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长阶段泰和乌骨鸡体内黑色素含量比较测定
2011-06-08黎观红朱年华瞿明仁宋小珍
潘 珂 黎观红 朱年华 瞿明仁 宋小珍
泰和乌骨鸡又名中国泰和乌骨鸡(Chinese Taihe Chicken),是江西省的一个珍贵地方品种。它因具有保健、美容、防癌三大功效,是我国传统意义上公认的天然药用鸡种,且因具有特殊的药用、营养及观赏价值而受到中外学者所重视。2001年农业部把泰和乌骨鸡列为首批公布确定的11个国家级地方家禽保护品种之一,并曾搭乘“神州3号”宇宙飞船进行空间试验。
乌骨鸡在表型性状上和普通鸡最明显的差异是体内含有大量的黑色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逐渐开展了对乌骨鸡体内化学成分的分析研究工作。徐幸莲等(2000)和胡泗才等(1999)研究表明,泰和乌骨鸡能够显著延长果蝇的平均寿命,并提高果蝇的性活力,显著降低脂褐素的含量,具有一定的延缓衰老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泰和乌骨鸡体内的黑色素是滋补、强身健体、抗衰防老的物质基础,具有抗疲劳、调节机体平衡及抑制流感病毒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乌骨鸡黑色素大量沉积在皮肤、肌肉、骨膜及部分内脏中。据《本草纲目》中记载:泰和乌鸡的入药效果与乌鸡皮、骨、肉中的黑色素的深浅有关,“其颜色愈黑者,入药愈佳”。因此研究泰和乌骨鸡不同部位体内黑色素含量有重要意义。
黑色素的形成是酪氨酸经酪氨酸酶的作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物转化反应而形成的,分真黑素、脱黑素和异黑素三大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需求的提高,泰和乌骨鸡的药用价值进一步凸显。本试验测定了相同营养水平下3个生长阶段的泰和乌骨鸡胸肌、腿肌和皮肤中黑色素含量,皆在为今后的生产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试验设计
选用健康,无病,初生重相近的1日龄泰和乌骨鸡 45 只,随机分为 3 组,每组 15 只。试验分 0~4、5~8、9~12周3个阶段饲养。
1.2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试验日粮分 0~4、5~8、9~12 周龄 3 个阶段。饲料原料营养价值参照《中国饲料数据库》,基础日粮营养水平参照前人研究结果设计。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1.3 饲养管理
试验鸡采取随机分组,分3个阶段饲养。让鸡自由饮水(前3 d饮水中加入0.01%高锰酸钾),自由采食,0~4周龄时用红外灯24 h保温,第1周育雏室室温控制在34~35℃,以后每周下降2℃,5周后保持22~24℃ 。湿度保持在55%~65%。0~2周每日光照24 h,以后每周缩短2 h,6周龄以后改为正常日照时间。按照正常免疫程序进行免疫。饲养期内对试验鸡添加抗虫病的药物。定期清理打扫鸡舍卫生并消毒,保持舍室卫生。
表1 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1 生长性能指标
平均日增重:正式试验后,分别于第 0、2、4、6、8、10、12周末清晨喂料前空腹称重,计算体增重。由末重与始重之差计算各组泰和乌骨鸡的平均日增重。
平均日采食量:分别于试验的第 2、4、6、8、10、12 周末早晨,称量各组的饲料消耗量,计算各组试鸡的日采食量。用投料量减去剩料量即得采食量,算出平均日采食量。
料重比:采食量/体增重。
1.4.2 样本的采集与制备
试验进行至第4、8和12周龄时,分别从每组中选2只平均体重接近的健康乌骨鸡,于清晨空腹称量后,立即放血宰杀,分别取胸肌、腿肌、全身皮肤,置-20℃冰箱中冷藏,待测。
1.4.3 黑色素含量的测定
黑色素的测定根据袁缨等盐酸水解蛋白质法并稍加改进。取出冰冻的胸肌,剔除其肌腱组织、鸡毛及脂肪等,称取一定重量,先用小剪刀剪碎,然后用组织捣碎机捣烂。称取乌骨鸡肌肉50.0 g,先用6 mol/l盐酸溶液200 ml浸泡12 h,将浸泡过肌肉的200 ml盐酸溶液弃去,将肉放入500 ml圆底烧瓶中再加6 mol/l HCl溶液400 ml,装上冷凝管于100℃的水浴中加热1 h,加热完毕后,将圆底烧瓶内的肌肉浸泡液用布氏漏斗抽滤,弃去滤液,保留滤渣。将滤渣用滤纸包好,置于索氏脂肪提取器中,用乙醚在42℃左右的水浴中脱脂,待索氏管中乙醚呈现出澄清状态后,脱脂结束,再将滤纸包取出,在抽滤装置上用蒸馏水反复洗涤多次,最后在80℃恒温干燥箱中烘干,取出黑色素,称重。
腿肌、皮肤黑色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同上(皮肤在脱脂后,除用蒸馏水冲洗外还要用石油醚或氯仿反复洗脱2~3次)。
乌骨鸡胸肌、腿肌、皮肤黑色素含量(占组织鲜重的百分比)计算公式如下:
黑色素含量(%)=黑色素重量(g)/样本重量(g)×100
1.5 数据处理
对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结果以X±S.D.表示,试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利用SAS 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黑色素结果采用F检验有重复的交叉二因子分析法,并用SSR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长阶段泰和乌骨鸡体重测定(见表2)
表2 泰和乌骨鸡各生长阶段体重测定(g)
从表2看出,泰和乌骨鸡的体重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加,2周龄前生长缓慢,2周以后开始加速,8周龄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生长曲线呈现出先慢—后快—再慢的“S”型趋势。其体重的增长趋势符合泰和乌骨鸡的生长规律。
2.2 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见表3)
表3 泰和乌骨鸡日增重、日采食量及料重比
从表3看出,在8周龄以后虽然平均日采食量在增加但平均日增重却逐渐减少,因此料重比明显增加,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它符合先慢—后快—再慢的生长规律。
2.3 同阶段泰和乌骨鸡不同组织黑色素含量的测定
从表4看出,同一生长阶段,泰和乌骨鸡体内不同组织黑色素含量各不相同。在4周龄和8周龄时,泰和乌骨鸡腿肌与皮肤中黑色素含量基本相同,要明显高于胸肌中黑色素的含量。但在12周龄时皮肤中黑色素含量显著下降,胸肌中黑色素含量与8周龄的黑色素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同周龄不同组织泰和乌骨鸡黑色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2.4 不同阶段泰和乌骨鸡组织的黑色素含量的测定
从表4看出,无论是胸肌、腿肌还是皮肤,随着日龄的增加黑色素含量都逐渐减少,但差异不显著(P>0.05)。
表4 泰和乌骨鸡不同阶段组织中黑色素含量测定(%)
3 讨论
3.1 泰和乌骨鸡的生产性能
泰和乌骨鸡作为江西地方特色品种,成鸡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患病较少,但幼雏体小,体质弱,抗逆性差。其生长速度相对较慢,但从不同生长阶段的体重、日增重、日采食量、料重比的测定结果来看其生长符合先慢—后快—再慢的规律。
泰和乌骨鸡内含丰富的黑色素、蛋白质、B族维生素等18种氨基酸和18种微量元素。其中维生素E、烟酸、磷、钾、铁的含量均高于普通鸡肉。胆固醇和脂肪含量却很低,是营养价值极高的滋补品。
3.2 同阶段的泰和乌骨鸡各组织中黑色素的影响
从试验结果来看,同阶段的泰和乌骨鸡各组织中黑色素的含量为腿肌>皮肤>胸肌,这与耿拓宇等(2000)和Muroya等(2000)的研究结果一致,耿拓宇等研究发现,就个体而言,胸肌黑度明显淡于腿肌。
黑色素的生成是黑素细胞的一个复杂生化过程,由酪氨酸经酪氨酸酶的作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物转化反应而形成。有许多因素影响其生成速度及种类,如体内的各种激素、细胞因子、黑素细胞周围环境的物理化学性质改变均明显影响黑色素的生物合成。
3.3 不同生长阶段同组织中乌骨鸡黑色素含量的变化
从试验结果来看,随着周龄的增加,泰和乌骨鸡体内黑色素含量逐渐减少,这也与耿拓宇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即随着日龄的增大泰和乌骨鸡体内乌度变浅。这可能是黑色素转氨酶的活性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减弱造成的。同时,刘向萍等在对乌骨鸡黑色素在体内的沉积中发现:黑色素的沉积因年龄、性别有差异,不同日龄之间肝脏、颈部肌肉中黑色素差异极显著(P<0.01),腓骨、肌骨、龙骨、肉垂、皮肤羽区和气管上沉积差异显著(P<0.05)。
试验结果还显示,对不同周龄的泰和乌骨鸡黑色素含量的测定,腿肌中的黑色素含量均要高于皮肤,与胡泗才等的骨膜>皮肤>肌肉>内脏测定结果不尽相同。这是否是因品种差异造成了黑色素沉积部位的改变还需进一步探讨。
总的来说,本试验中得出同阶段的泰和乌骨鸡各组织中黑色素含量不同,同组织中不同生长阶段泰和乌骨鸡黑色素含量也不同,但它们差异都不显著。但刘向萍等对泰和乌骨鸡各组织器官黑色素沉积的研究发现泰和乌骨鸡各组织器官黑色素沉积含量差异都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这可能是因为鸡的品种不同和试验误差等造成的。
4 小结
随着日龄的增加,无论是腿肌,还是皮肤和胸肌,泰和乌骨鸡组织黑色素的含量逐渐减少。不同周龄的泰和乌骨鸡各组织中黑色素含量不同,腿肌中的黑色素含量最高,皮肤次之,胸肌最少,但差异不显著。
17篇,刊略,需者可函索)